大殿上的几盏宫灯发出幽幽的光芒,仿若鬼火,两个值勤的锦衣卫笔直站在哪里,一动不动,周围是一种可怕的宁静。
崇祯今天特别不耐烦:“小徐子,点灯,点灯,把所有灯都点上。”
徐高应了一声:“是,万岁爷。”
徐高的眼睛有点发酸,国库越来越吃紧,皇帝在宫中的用度也是一减再减,平时皇帝往往最早来到金銮殿,连灯也舍不得多点,可是这样一个皇帝,国事怎会到如此地步。
徐高不是不知道,这点灯省下的钱也会全落到大内总管王之心手中,王之心各样用度比皇帝还奢华,他的家财足有数十万两之多,可是他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说王之心的坏话,王之心是崇祯在信王府的老人,得宠了十几年,他虽然是新贵,还是不可能憾动那些老人的地位,皇帝只会认为他是争宠。
看来皇上识人有问题啊,徐高一边点亮灯火,一边在为崇祯叹息。
整个乾清宫亮堂起来,崇祯微闭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光明,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已到辰时了,天已大亮,往日早已是熙熙攘攘的朝堂此刻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崇祯大为生气:“王承恩,传令上朝!”
王承恩扯开了喉咙:“上朝!上朝!上朝噢!”
上朝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回响,依然是没有一个人影,崇祯心里一阵悲哀,看来那些往常唯唯诺诺的大臣今日是不会来了:“不,朕还没有死,勤王的兵马快要到了,朕一定会保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
崇祯腾的起身,他亲自来到了景阳钟前,将景阳钟一遍遍的撞击,钟声悠悠扬扬的传了出去,这个大钟,轻易不会动用,一旦响起,文武百官须立即上朝,否则轻则免职,重则抄家。
可今天这钟声不停的响起,依然是没有一个人影,崇祯颓废的坐在地上,贼军还没有攻城,可是朕手下的文武百官呢,寡人,寡人,原来这就是孤家寡人的滋味。
远处传来了一连串的脚步声,崇祯心里一振:“王承恩,王承恩,快扶朕到龙椅上。”
门外闪过了一个人影,那是襄国伯李国祯:“皇上,不好了,李虎,王耀他们打开了城门,唐贼进城了。”
崇祯呆若木鸡,没想到等了半天,进来一个人却带给他如此消息,后面又有几个太监连滚带爬的走了上来:“皇上,不好了,贼军进城了。”
南城的城门大开,唐军从崇文门和宣武门汹涌的朝里面进入内城,数万神枢营、勇卫营的官兵已得到命令,向唐军投诚,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用打仗最好。
傅宗龙正带人在巡视城墙,听到城门大开唐军进城的消息,大吃一惊,他带着身边仅有的数十名亲兵赶到了南城门,看着源源不断的唐军骑兵冲进了城,他身后的亲兵都吓得脸色苍白。
傅宗龙拨出长刀:“今日有死而矣,冲!”
最先进城的正是唐军的近卫军,他们每人都装备一把短枪,见一小队明军向自己冲来,领头的唐军想也不想,举枪就射,刹时间枪声大作,傅宗龙还没有接近唐军的身边就身中数十弹,颓然倒地,他身后的亲兵也全部死于非命。
旁边立着不动的神枢营、勇卫营官兵看得心惊胆战,暗暗感激上司的英明,一万名近卫军过去后,又是各路野战军,数万匹战马踏在永定门的街道上,整个京师仿佛抖动起来。
唐军进城的消息很快到处散开,街上的人群慌乱起来,他们纷纷躲进自己家中,点上香火,向过往的各路神明许愿,希望能平安无事的躲过这场兵祸。
这更适合唐军骑兵的纵横驰骋,明朝的文武官员多是学一般百姓躲在家中嗦嗦发抖,也有一些人带着家丁,拿着简陋的武器想档住唐军的前进。
户部尚书倪元,左都御史李邦华,兵部侍郎张缙彦,兵料给事中金弦等人或带着数十,或带着数百家兵想反抗,他们的反抗犹如螳臂当车般无助,多数人连唐军的近前都接近不了,就被唐军的火枪射中,倒在了血泊中。连稍微拖延一下唐军进军的速度都办不到。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三十章 崇祯被俘
各门守城的兵丁太监原本是防着城外的唐军,唐军从身后突然杀到,一个个都吓破了胆,纷纷投降,东直门、朝阳门、卓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几乎都是唐军一到,守城的士兵就投降,内城九门已完全控制在唐军手中。
唐军留下守门的人马后,开始从城门向里搜寻,抓捕消灭还敢顽抗的明军和大臣。
李过带着近卫军到了皇城面前。皇城正面为三重大门,依次为大明门、承天门、端门,过了三门,才是大明的皇宫紫禁城,此刻眼前的大明门看不到一个人影,厚实而沉重的大明门紧紧关闭。
李过手一挥:“攻。”
数十名近卫军抬着一根大木呐喊着朝大明门撞去,“咚“的一声,整个大明门除了“唆,唆“往下掉的灰尘,纹丝不动。
李过叹了一声:“可惜,皇上不让用大炮,否则只须数炮,这个门就会稀烂,就是用火药炸一下,也一定能炸开。”
抬着大木的近卫军毫不气馁,分成两队,轮流对着大明门撞去,“咚,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皇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