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明军将领到了唐军跟前,忍不住向中军的大炮看去,心中暗暗庆幸不已,吴三桂和祖大寿走在最前头,目不斜视,祖大寿成名数十年,相貌堂堂,一张国字脸,颌下短而硬的胡须已经半白,头戴铁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显得宝刀未老,端是一员悍将。
唐军的目光却多数集中在年轻的吴三桂身上,少年的武状元,率五十骑孤骑救父,十九岁成为大明辽东的总兵官,英俊的相貌,有人写诗赞他白皙通候最少年,延陵将军美丰姿,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这样一个人,不知是多少深闺少女的梦中情人,多少有为少年的英雄形象,如果要追星,吴三桂无疑是大明最具人气的偶像明星,如今他要投降唐军了,唐军中的士兵却没有一个人看不起他。反而大多带着敬仰,羡慕的眼神。他进了唐军,马上就会成为二十六岁的三品高官,在唐军中这个年轻的团体也是罕见。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三十七章 收心
离皇帝还有十几米的距离,祖大寿和吴三桂凡带着一众明将跪了下来,“罪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三桂跪了半响却没有听见什么声音,他不由偷偷抬头向李鸿基看去,见李鸿基的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他,吴三桂忙伏下了头,一动也不敢动。
看着吴三桂英俊的面容,李鸿基不由有点羡慕,他脸上的那道疤痕丝毫没有破坏他的面容,反而使他面上更显几份硬朗,否则便是太过脂粉气,这个人便是使汉人为奴数百年的最大罪人,可是在之前他却是一直抵御鞑靼人的英雄,难怪古人一直要说盖棺论定。
吴三桂无疑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可是野心同样也大,自己该怎样用他,还是冷藏,或者以后干脆找个借口处死他。
吴三桂仿佛感觉到了李鸿基不善的目光,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杜郧一到就投降好了,没来由的白白惹起皇帝的猜测,只是此时人为刀诅,他为鱼肉,唯有深深的伏下头,显得更加恭敬。
“吴总兵,你架子不小啊,非要朕亲自来你才肯降。”
“臣该死,劳动皇上御驾亲征,臣以前是猪油蒙了心,不知皇上心意,不敢降,自从家父来到臣军中,臣才知皇上海纳百川,胸怀广大,不以臣逆而加罪于家父,如今番然悔悟,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哼。海纳百川,胸怀广大,你倒是知道捧高帽。若不是大军压境,你不得不降,会有如此痛快吗。”李鸿基对吴三桂地心事心知肚明。只是不便拆穿。也罢。有野心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自己已了解他,就不怕他会翻了天。
“即如此,朕的话也算数,来人,拟旨。原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深明大义,弃暗投明,率关宁铁骑加入我军,功不可没。加封为威卫大将军,原辽东总督祖大寿加封为领军大将军,其余各人,待核实名单后各有封赏。”
“臣谢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十个声音一起喊了下去,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吴爱卿,你已是朕地三品重臣,你们也都是朕的臣子,平身吧!”
吴三桂一点也不敢放松,磕过头后才敢站起,垂手站在一旁。
“祖爱卿,你们祖家一门英烈,子弟多有抗拒鞑靼人而死,朕一直对祖家敬佩不已,如今卿能成为朕的臣子,朕非常高兴。”
祖大寿两次降清,都是在万不得已地情况下才降,第一次事实上是欺骗了皇太极,偷偷返回辽东,又重新抗清,第二次降清后,大明已实在救无可救,可是他在清营中也有点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地意思,根本没有为灭明效过力,不象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一旦降清,马上成为灭明地急先锋。李鸿基对祖大寿确实有敬仰之心。
“臣当不得万岁如此赞溢,臣降过鞑靼人,又降万岁,早已不忠,臣已无颜立于朝堂,请万岁允许臣辞官归隐。”听到皇帝称赞,祖大寿没有半分得色,反而要辞起官来。
李鸿基大感意外,不过,如果祖大寿一走,关宁铁骑基本上成了吴三桂的私家军,在没有将关宁铁骑全部分化瓦解之前,李鸿基是绝不会让祖大寿走的:“爱卿降鞑靼人也是逼不得已,如今鞑靼人已被朕所灭,爱卿就不必在意了,朕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倚仗爱卿,辞官之事再也休提。”
祖大寿无奈,皇帝要你做官,不做也得做,明初朱元璋征辟各地名士为官,有不来者全家抄斩,李鸿基也是开国帝皇,若是拒绝,焉知不会学朱元璋。
关宁铁骑即已投降,那么数十万辽东居民也没有必要迁移,李鸿基派人传旨,让高立功放开各处关隘,让这数十万人重回辽东。
同时吴三桂新招的四万余人,有二万名步兵,这些步兵成军不久,李鸿基素性吩咐解散,补充为辽东的劳力,另外六万关宁铁骑也汰弱留强,凡十八岁以下三十岁以上或身体有残疾者,全部遣散回家,每名遣散人员根据军龄,每年可得四枚银元的补助。
残疾者则根据伤残程度,别外加五十枚到二百枚银元不等,回到辽东地军士每人可以申请二十亩粮田耕种,若是愿意去沈阳,或者更北的吉林,哈尔滨等地,他们可申请一百亩到数百亩地不等,越往北,能申请的田亩数越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