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王李自成新传_老茅【完结】(870)

  方以智忙道:“高将军,这是汽油味。”

  高杰一呆:“汽油是什么东西?”

  在李鸿基身后的人,随便一个就是二、三品的大员,最小也是四品,对高杰的问话,方以智也不敢忽视,忙解释:“汽油是从石油中提出来的一个油,特点是轻,比较容易挥发,而且极易燃烧。”

  高杰听得一脸茫然,石油又是什么他更是不知道,却不好再问,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其实石油在中国的使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认识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液水可燃”。

  高奴县即陕西延安一带,消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

  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则是在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今甘肃省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而把这种不可食,可燃之物命名为石油,则是宋代的科学家沈括,他在《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石油”一词,首用于此,沿用至今。沈括曾于1080-1082年任延路经略使,对延安、延长县一带的石油资源亲自作了考察,还第一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黑色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节省林业资源。他首创的用石油炭黑制作的墨,久负盛名,被誉为“延州石液”。

  而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更是把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石油的开采工艺作了系统的叙述。书中记载了古代石油开采的许多技术环节和技术项目,这些技术数百年后还领先于西方,如1000米以上的深井技术。

  如今宋应星就在商洛,方以智这里有汽油也毫不奇怪,令李鸿基感兴趣的是方以智到底想用汽油干什么。

  第九卷 帝国 第十二章 祸天之物

  “那方院士用这个……这个”

  “汽油。”方以智连忙接口。

  “对,用这个汽油干什么?”李鸿基还没发问,高杰已抢先问了出来。

  方以智一脸恭敬的向李鸿基道:“微臣曾在皇上的笔记中发现了内燃机的记载,据皇上所言,内燃机的效力远胜于蒸汽机,臣想把他研制到来,到时不但钢铁厂的生产可以快上数倍,火车可以用比现在快数倍的速度行驶。”

  听到可以快上数倍的速度,唐军的重臣眼睛都快要瞪出来,火车的速度现在就已经比马快上许多了,有了电灯的话还可以在晚上行驶,速度比现在快几倍,那一日夜间岂不是可以行进数千里。

  内燃机,李鸿基呆了一下,方以智还真是敢想啊,自己对内燃机可以说完全不了解,只是知道汽车的几个缸而已,粗粗描述了一下,方以智就想凭此做出内燃机来,难道可想而知。

  他脑中转了数个念头,纵然方以智才知再高,内燃机的研究也非是短时间可行,就是研究出来了,要到可以超过蒸汽机达到可使用的程度更是困难重重。

  蒸汽机现在大有可为,要让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投入到或许要穷毕业精力才可能达到成果的研究当中去,是不是太浪费了,正想规劝他时,李鸿基转念一想,蒸汽机之后肯定就是内燃机,既然别人能在发明蒸汽机地基础上发明内燃机。自己手下的人又不差,为什么不可以马上就研发内燃机。

  这等于是自己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内燃机相当于蒸汽机的好处显而易见口内燃机地热效要比蒸汽机高得许多,而蒸汽机那个巨大的锅炉不知会限制死多少机械的应用,至少没有内燃机。小汽车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李鸿基转而笑容满面道:“好。现在进展如何?”

  方以智地神情有点沮丧:“回禀万岁。现在还毫无进展。”转眼方以智地神情却坚定起来:“不过,微臣一定会研制出真正地内燃机出来。”

  方以智说出这话的时候,他还不知会为这个内燃机付出多大的代价,以后唐军的数十年里,蒸汽机大行其道,推动着大唐的工业滚滚向前发展。参与蒸汽机改进的人都获得了非凡地荣誉,财富,甚至还有两人还因此封侯。

  而作为当初继孙元化之后第二个评为院士的人,数十年却陷在内燃机的研究上毫无建树。还浪费了无数的研究经费,惹得别人对他议论纷纷,并嘲笑他是痴心妄想,若非皇帝一直支持他地研究,方以智的内燃机就要胎死腹中。

  直到李鸿基去世数年后,方以智已垂垂老矣,他才一举研究出可以使用的内燃机,内燃机一出世,就以其重量轻,体积小热效率高和操作灵活等优点,在各方面逐渐取代蒸汽机。

  方以智在内燃机上的成就一举奠定了他成为里程碑式的人员,在内燃机取得一个个成功后,朝庭因方以智的杰出贡献,一举册封他为国公,封地一百万顷,仅次于亲王,方以智接到这份封赏时,到李鸿基的坟前大哭,可惜一直支持他研究的太祖皇帝看不到他的成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