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之安居乐业_黑刀【完结】(149)

  林靖文高兴到看着陆青城,他跟陆青城交往了几年多,当然清楚陆青城并不是表面上表忠心背地里又是另一番想法的人,他这么说肯定就是这么想的。“顾忌你的想法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我林家确实是需要在中原找个合作伙伴,陆家势力强,跟陆家合作是符合林家的利益的。”

  “可是,主公,陆家与林家是敌非友啊,而且,陆家那样的世家是不会有什么信义忠诚之类的,跟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殊不可取。山东豪强林立,恪守信义的比比皆是,与那些豪强合作才可靠。望主公三思。”

  一番话说的林靖文颇为意动,那些世家的确是视信义如无物,背叛盟约并不比吃饭更难,和陆家合作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卖了,可是,跟实力不高的豪强合作也不是个事啊,说不定陆家迁怒之下就将合作伙伴给灭了。

  难办啊,真的很难选择。

  陆青城也皱着个眉头想了半天,渐渐地,眼前一亮,道:“有了。主公,山东还有一个豪强可以选择。”

  “不可能吧,区区一个山东能养得下两个世家吗?”林靖文感到不可思议。

  “不是世家,实际上中原的世家并不多,也就那么少数的几个而已,大多只能称作地方豪强。属下想推荐给主公的正是一个地方豪强。”陆青城兴奋地道:“河北东路河间府的鲁家,这鲁家只不过是这两代人兴起的,代代在河北禁军为将,虽然都不曾做得高官大将,但久处军中,跟军中将领兵士关系都很好,可以说在军中很能说得上话。这鲁家当代的家主鲁成戎不过四十许年纪,曾在河北禁军为将,现在罢官在家,却跟军中旧识多有来往,还算有些势力。最重要的是,这鲁家世代为将,为人很守信义,名声很好,值得合作。”

  林靖文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河间府却是在宋辽边境上,虽然离黄河不算太远,但此时还没有元朝把大运河往北延伸到北京去,因此无法出海,完全就是一个陆地城市。不过,林大官人心中一动,靠近边境,好啊!

  考虑一番,林靖文做了决定,“好了青城,跟陆家的合作就算了,你先去跟唐家交涉一下,唐家虽然也不是什么守信义的家族,但地处江南,而且跟我林家合作三年多以来都不曾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还是可以合作的,只是,你注意观察一下,要是唐家有什么大的计划,比如说,唐家准备抛开我林家自己单干之类的,那就算了。这河北鲁家却是重点,你跟他们好好联系。”

  “对了,你是怎么知道鲁家的?不可能你们陆家对各地势力都有关注吧?”

  “这倒不是,鲁家只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小豪强而已,还不值得陆家那样的大家族关注。”陆青城解释道:“只是以前陆家曾因走私跟鲁家起了点冲突,没想到鲁家那样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敢冒犯势力庞大的陆家,所以陆家才收集了一下鲁家的情报。”

  “哦,鲁家不会这么没有自知之明吧?怎么惹上的陆家?”

  陆青城苦笑不已,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陆家跟辽国贵族有交往,往北辽走私货物,只是这货物中有女子。南方汉人女子很受契丹人欢迎,契丹贵族通常喜欢买些汉人女奴,陆家也贩卖女子去辽国,不想却被当时还在军中任职的鲁成戎发现了,走私的货物倒是没动,但把被贩卖的女子都给放了,还骂陆家私通夷狄残害同胞。当时双方起了很大的冲突,要不是这鲁家在军中的确很有些脸面,只怕后果就不是罢官这么简单了。”

  林靖文大怒:“贩卖女子?你确定?”

  陆青城愕然,不解地问道:“主公,这贩卖女子在大宋实在算不得什么,官府也是允许的,主公为何如此动怒?”

  稍微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气,林靖文冷冷地道:“贩卖女子是算不得什么,我林家治下也允许,但将汉人女子贩卖给异族却是万万不能,陆家此举实与汉奸无异,陆家之人已不配做汉人。想不到陆家还做出如此犯忌的事,以后有机会的话,青城,丑话我先说在前头,到时候你别怪我心狠。”

  陆青城望去,自家主公眼中却是杀气凛然,心中大吃一惊,这却是不好,看来还得提醒一下陆家才是,毕竟那是自己的家族亲人。

  “好了,就这样吧,你去联系唐家和鲁家。”

  “喏!”

  第四卷 谁说草莽无豪杰 第一章 北地庄园

  与鲁家的交涉很顺利。

  河间府本属于高定军路,真宗年间改为从属于瀛州,改府为县,却是个相当于府的大县,后来又重新改为府,但因靠近宋辽边境,离最边境的霸州不过就是百来里的路程,契丹人年年跑来打草谷,这样的情况下,河间府也就渐渐没落下去。

  《水浒》里有个很出名的曾头市,施老儿花了很大的笔墨来描写了一个几乎相当于独立王国的曾家庄园。虽然《水浒》相对于历史的严谨性来说根本就是不堪推敲,很多东西都是那个施的老头胡编乱造的,但怎么说《水浒》里的东西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曾头市这种相当于地方武装割据式的豪强力量在北宋的时候的确真实存在。

  北京大名府以北的各个州府因为离辽国太近了,以契丹人的劫掠成性和宋朝的懦弱,契丹人完全把大名府以北各州府当作了自己的后花园,觉得缺点什么了就呼啦一帮人跑来抢,每年秋收更是固定地南下打草谷。真定、莫州、瀛州、广信军、安肃军无不饱受劫掠,特别是霸州和宁州,离边境不过是数十里,以契丹骑兵的脚力还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些地方萧条得不象话,别说趋利的商人不爱来,就是贫民都不爱呆在这么个危险的地方,但这么大的一块地皮总不可能空着,宋朝廷没办法,只能以极其优惠的政策吸引地主和贫民,这才有了一批胆大的肯留下来,但契丹人年年劫掠,无奈之下,官府默许了这些北地豪强修建堡垒招募私兵。其实修建堡垒招募私兵在大宋全国都很普遍,但在其它地方这么做需要偷偷摸摸,但在北地,豪强们可以合理甚至合法地明着这么干,因为这些都是官府允许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