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这话我可不爱听。”林靖文吩咐卫兵磨墨铺纸,却道:“李大人一心为民尚可说得过去,这一心为国、一心为朝廷却是大有不妥。大人身为汉人,却为何一心为异族?一心为辽国?大人也知道,辽国视我汉民为猪狗,肆意羞辱欺凌甚至是屠杀,大人若是一心为辽国,岂不是帮助异族凌虐我汉家同胞?若大人当真如此想,我当下令将大人的想法广而告之公诸天下百姓,然后——将你当众处以焚刑。”
林靖文说地轻描淡写,但李善长听得却是目瞪口呆,他倒不是害怕声败名裂,也不害怕被当众烧死,而是——
”以前李某只记得圣人言,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李某挖空心思报效辽国异族,却不曾想过此举却是背弃了我汉家同胞,真是愧煞我也!“李善长既然为了百姓都敢大肆查抄辽国官吏贵族,当然不是只知升官发财或者只为自家利益而出卖民族国家地汉奸之流。
李善长越想越悔,文人就是这样,他们钻地就是牛角尖,争权夺利如此,占什么大义如此,现在李善长也是如此,一想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虎作伥,一想到百姓在背后指着他的脊梁骨骂他投效异族,李善长眼前一黑,却是昏了过去。
韩卫大惊,快步上前扶住他,连连摇晃,且掐上了人中。
林靖文理都没理,只顾写他地东西。
被韩卫一刺激,李善长悠悠转醒,一醒来就大叫道:“愧煞我也!”
韩卫在一旁劝解:“先生又何必如此?先生所为虽然于辽国异族有利,对百姓却更加有利。先生想想看,以前兴中府官吏贵族肆虐,民不聊生,先生却是大肆查抄杀戮那些官吏贵族,护得一府百姓,经过先生的治理,兴中府数十万百姓比之以前好上不知繁几,如此大善先生又何必自愧。”
“可是李某终归是在为异族效力,实在……”
林靖文这会儿已经写好了一张纸,拿起来风干后交给孙泽,吩咐道:“派人将这封文书交给耶律将军,让他射入辽军大营。”
“喏!”
见次,李善长也不好意思继续呆了,“此间事了,且容下官告辞。”
“告辞,你告辞到哪里去?”林靖文一笑,道:“你若是走了,我又到哪里去找辽阳尹?”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二七章 谁说袭营是背信
辽阳尹?”李善长一愣,随即大喜,当下也不矫情,下去,口中直呼:“多谢大王,臣定誓死以报。”
“你不必谢我,”林靖文摆摆手,道:“辽东律法森严,特别是对于官吏来说更严,官吏触犯律法量刑十倍于平民。《行政法》有规定,官吏贪墨一百银币以下斩,贪墨一百至一千银币剥皮实草,贪墨千币以上者罪及亲族,贪墨万币以上者夷三族,若是以权谋私则全家贬为奴隶,若是施政不当以致百姓怨声载道者夷十族……刑罚很重,若是你不能为官清正须怪不得律法无情。”
李善长听得打了个寒颤,直接处死还是最轻的,动辄酷刑连坐,如此森严的律法他别说听,就是史书上也没哪个朝代有这样严酷的律法。
“不过为官俸禄福利还有赏赐也丰厚,辽阳实行月俸制,一个里正月俸都有五个金币,让一家五口人舒舒服服地过一个月完全没问题,加上官吏可由官府授予房屋以及各种补贴,一个里正的生活比有数十头牛数百只羊的牧场主都不差。另外,官吏任期结束之后,官府会根据他的政绩授予等级、银钱、土地乃至爵位的赏赐——可以说,辽阳官吏的待遇十倍于辽国。”
一巴掌再加一个甜枣,或者说胡萝卜加大棒,这种方法不论什么时候都算得上经典。
说实话,李善长刚才还真被吓住了,不过转眼一想,他自问不会贪墨或者以权谋私再或者胡乱施政,只要是真心为民。总不至于被不罪而诛吧?
“微臣省得。”李善长转眼就说起了辽国方面的情报,当真是个明白人。“待属下说与大王知晓辽国的局势。”
“现在的辽国,不,是一直以来辽国都是内部纷争不止,从辽太祖时代直到现在,契丹人的皇族和后族之争从未停止过,这是辽国最大地弊病所在。就好比现在,现在辽国外有金国还有……大王……两个外患,南面还有世敌宋国,内部更是纷争不休。然,辽国的那些大臣贵族对此视而不见,依然是整天勾心斗角不止。”
“以兰陵王萧奉先为首的后族和以耶律余睹和耶律挞曷里为代表的皇族整日忙着争权夺利。萧奉先现在是全力压制皇族,中京传闻,萧奉先惧怕其侄秦王不得立,正在想办法打击耶律余睹和耶律挞曷里,好借机废除晋王,一旦萧奉先谋划成功,则辽国不亚于自断臂膀。而且,双方在军中争夺兵权。以致辽国兵士将领无所适从,混乱不堪。大王。此次中京出兵十万来跟大王相对,虽说有粮草不足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却是其它兵将无法在皇族和后族之间作出选择,兵马不听调遣,而且士兵的叛乱和潜逃一日胜过一日,只要大王击败眼前的耶律阿古只这十万骑,辽国是没有能力继续出兵的,大王甚至可以直驱中京城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