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散头垂得低低的,不敢看林靖文地脸色,虽然林靖文的脸色看起来很正常,“臣等不敢欺君,事实正是如此。”
王散的消息肯定是正确的,第一,以他的胆子还做不出欺君地事来,第二。林靖文自然不可能听风就是雨,西厂和东厂还有锦衣卫的职权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就对内这一块来说,不但西厂能查出郑之原的事,东厂和锦衣卫肯定也会有记录,林靖文只要命人一查两方的资料就知道了----林靖文已经偷偷命太监传令去查了。
很快。消息传来:一切属实。
“那么。传旨,削去御史台左制御史郑之原顶戴袍服。贬为庶民,流放中原。”林靖文叹了口气,道:“既然他心系中原,那么寡人就如他所愿。”
“大王圣断。”既然掌握情报的王散表示了支持,那么林靖文仅仅依据一句话一个消息作出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并不是冤枉人的臆断。不过王散还有后话:“不过大王,郑之原之妹该如何处置?”
“郑之原之妹?”林靖文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爱卿是说郑六娘吧,一起流放便是。”
“可是大王,王后娘娘为大王选秀,这郑六娘也在其中,而且深得娘娘喜爱,娘娘已有选其入宫地打算,这个……”
选秀一说林靖文倒是想起来了,韩玉容嫁给林靖文也有几年了,可是一直没有生育,甚至连怀孕都没有,以前还不怎么样,林靖文夫妇二人都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现在嘛……君王不可无后,韩玉容只得为林靖文多选些妃嫔了,只是没想到这郑六娘也在其中。
说起这个林靖文就郁闷,他可是挺正常的一个大老爷们,后世的多次体检证明寡人有疾之类的事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难道说韩玉容先天不育?或者说他林靖文跟项少龙前辈碰到了同一件事?他林某人不可能背到那份上吧,几年下来一炮不中?
林大官人十分郁闷,大手一挥,“美人多的是,不差郑六娘一个,放逐。”
“喏!”
这边郑皇后跟韩玉容正聊的欢,却不想太监突然跑进来:“娘娘,大王诏令到。”
韩玉容正准备接诏,太监却道:“娘娘不必如此,大王地诏令是下给郑姑娘地。”
“郑姑娘?”
郑六娘正在旁边坐着呢,林靖文来的时候看到一大一小两个美女,大地是郑皇后。小地就是郑六娘了,可惜他贵人事忙,把人家一个大美人给忘了,不过也是,古代的礼法限制,他不可能死盯着一个大姑娘看,本事就对郑六娘的样貌只是有些印象,时间长了加上一直这么忙,忘了也是正常。
郑六娘不敢怠慢,连忙屈膝接诏。
宣读诏令的是大纳言李公则。
“维秦元1341年。岁次庚申,六月丁酉朔,七日乙亥,大王诏曰,寡人执象御民,稽古布度,顾幅员之至广,常临履以自持,莫不顺人之心,奉天之道………”(古文很难编啊。偶编不出来,凑了两句意思一下算了)
圣旨这玩意儿就这样,拖拖拉拉一大篇,中心意思很简单。要么升你的官要么降你的职,但七扯八扯就是能说上一大堆。郑六娘听得晕晕乎乎,最后总算是明白了,唐王将她的哥哥放逐到中原,她也跟着被放逐了。
李公则冷着个脸。道:“郑姑娘,大王洪恩,念在尔兄为朝廷效力有年功劳卓著,故而不加诛戮,你这便回去收拾一下回中原去吧。”
郑之原的事郑六娘多少知道一些,本来她就提心吊胆的,这种事放在古代那可是大罪,严重点说就是谋逆,说轻点至少也是个欺君。依唐王一贯的行事作风杀头还是轻地,弄个株连连坐十分有可能,现在却仅仅只是被放逐……一时间她还真不知道是该庆幸呢还是表示一下悲哀,整个人显得有些呆木。
而郑皇后心里就复杂多了,刚开始她就一个想法:事发了,可后来听着听着。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嘛。总算是松了口气。在她想来,被放逐就被放逐吧。郑之原兄妹本就是宋人,而且她也知道郑之原的心思,郑之原根本没想过做唐臣,功名富贵每个男人都想,但郑之原想的更多的却是宋朝的功名富贵,可没唐国什么事……结局还算圆满,这么想着郑皇后反而是有些高兴,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事对两国的结盟有没有影响,按照历史上的惯例,影响那是大大的。
不过发生了这样的事总是让人尴尬地,聊天也聊不下去了,郑皇后趁机告辞,连忙拉着郑六娘闪人。
是夜,林靖文在御花园设宴款待郑皇后一行,宴席间谈笑风生,一点也不象是要与大宋交恶的样子,郑皇后这才松了口气。
休息两日----主要是林靖文要休息----双方正式商谈盟约。
对林靖文来说,郑之原的事虽然不是小事,但还没到影响他的战略布局地地步,不可能说为了一点意气就到更改国策的地步,与宋和解是他早就定下的计划,多一个郑之原少一个郑之原没有区别,这就是政治。
不过么,宋人,具体的说是儒家盛行的古人,根本没有这样地政治素养,换作赵佶肯定是因为意气之争而放弃国家利益,对他们来说,面子大于一切,或者说是所谓的大义大于国家。因此来说,郑皇后心中就感觉像是欠了林靖文什么似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