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大唐朝,我家大王一手建立的王朝。”赵这个时候十分平静,既不发怒,更不激动,只是平静地道:“大唐兵锋所指无有不从者,出了大唐本土,在辽国,在女直,在高丽,在扶桑,包括在你们宋国,本官可以堂堂正正地大声喊:我是唐人。可是本官从没敢大声喊我是宋人,本官愿意做堂堂正正的唐人,却不愿意做卑躬屈膝的宋人。”
(经常听人说,出国之后很多人都不说自己是中国人,而假装成韩国人甚至日本人,实在是……中国被人瞧不起啊,被欺负国家根本不会为你出头,谨以此文表示一下悲哀,我们可真是草民,一群草而已,悲哀啊!)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五章 大声喊:我是唐人(下)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汉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胡虏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慷慨雄壮的歌声由城外唐兵的军营传遍四方,这些兵马是赵带来的护卫兵马,现在他们在作常规操练。
上次赵出使却被宋人囚禁,结果引得唐军二伐中原,这次赵足足带了三千兵马过来,其中还有林靖文特别派遣的一千宿卫军。想来,以宋军的懦弱,三千精锐足以震慑他们了。当然,以赵佶的昏聩也不敢再做囚禁使节的事,一次就丢了江南半壁江山,再来一次他这个皇帝就不要做了。
听着熟悉的歌声,赵的心情越发的好了起来,叫上冲德,他二人又急忙忙地赶往皇宫。
“大哥,这么着急拉我去哪儿啊?”
赵很兴奋,道:“小妹,父皇妥协了,我们这是去拜见娘亲。”
宋皇宫很大,远比唐王宫大多了,赵兄妹在这儿长大在这儿生活了十几年也没能完全熟悉这么大的皇宫,差点都找不到孟贵妃所在地宫殿。当然,因为他们兄妹二人的缘故,孟贵妃差不多相当于被打入冷宫,已经换了宫殿居住,他们兄妹更是找不到。
七扭八拐的,在太监的带领下赵二人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娘亲。
这里太冷清了,在皇宫极其偏僻的角落里不说。看这座宫殿里的宫女太监也不多,偌大地地方就那么几个人,赵兄妹看得有些心酸。
见到孟贵妃,二人更加难过。时已入夏,天天逐渐变热,按照常规,妃嫔们正是享受冰镇甜汤的时候,可看看他们的娘亲喝的是什么,虽然不是白水。但冰块是见不到了,天气正热,这么大一碗汤喝下去怕不是马上一身汗。
赵再也忍不住,伏地大哭:“娘亲受苦了。”
啪!孟贵妃手一抖,上好的青瓷碗摔得四裂,“我儿,是你们回来了吗?”
“娘亲!”
时至今日,叫母妃显然不合适,也只能叫娘亲了。
母子三人抱头痛哭不已,一旁仅有的几个太监宫女也跟着抹了不少眼泪。
半晌。三人才止住眼泪,孟贵妃刚想拉着兄妹二人好好端详一番,却想起了什么,一把推开二人,神色颇为焦急:“你们快走,被你们父皇知道就糟了。赵擦掉眼泪,却道:“父皇已经知道了,却也没怎么糟糕。娘亲放心。儿这次是作为使节出使大宋,父皇也不敢怎么样。”
“你上次还不是使节,还不是被你父皇囚禁起来,要不是满朝大臣求情。我儿早就……你们还是快走吧,娘亲好的很。”
一旁的冲德抱住孟贵妃,安慰道:“不用担心,娘亲,上次父皇囚禁大哥,我家大王一怒之下发兵征讨,这次父皇不敢乱来的。不然可就不是征讨这么简单了。我们二人也不是无根地浮萍任由父皇想怎样便怎样。”
“是啊,娘亲。”赵也连忙道:“儿身后可是有大唐百万铁甲,没人敢把儿怎样的,娘亲宽心。”
孟贵妃其实是个小家碧玉,因机缘做了贵妃,见识气度方面却不如刘贵妃那样的世族出身,不过听自己的儿子女子都这么说,她大致上也知道没什么问题了,便稍稍放下心来,连忙拉着兄妹二人细加端详,却越看眼睛越亮,非常满足。“我儿长大了。”
一旁的冲德连忙叫道:“还有我呢,娘,我也长大了。”边说便抱着孟贵妃连连撒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姑娘而已。
“是是,冲德也长大了,呵呵!”
赵举目四顾,却看得一阵心酸,这么冷清,直相当于冷宫了,自家娘亲的遭遇完全是由他造成了,真是不孝啊!赵佶他是影响不到,想父皇对娘亲好点那是没什么可能了,只有自己多尽孝道才是
“娘亲,儿在大唐有爵位在身,不如娘亲跟儿去大唐吧,让儿好好孝敬您!”
冲德也连连点头,“是啊,娘,女儿是大唐的长公主,娘亲不如去女儿的采邑吧,女儿也给娘亲建造一座宫殿。”
“采邑?”孟贵妃愣住了,“就是长公主也没有采邑吧?”
冲德连忙解释:“我大唐的规矩跟大宋不一样的,女儿身为长公主是有封地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