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之安居乐业_黑刀【完结】(478)

  陆青城听得苦笑不已,大明是依法治国没错,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滥杀,这也没错,但天子毕竟是国君,特权还是有的,天子要杀人,只要不违背《大明律》,谁还能制止?何况,即使不被天子下令处死,光削去官爵就够受的了,谁也不想奋斗十几年地成果一转眼就没了。大明宫中各人各有各的思量,一时无语。

  却听林靖文道:“叛乱四起么?《大明律》是如何规定的?凡叛乱者皆诛,从者同,蛊惑他人叛乱者株连亲族,儒生叛乱罪加三等,碟,夷十族,连坐一千步,由枢密院下令平叛吧,按律办事即可。”

  “还有,寡人今日正式颁布法令,焚书坑儒。”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三十八章 焚书坑儒,反叛四起

  建州城下,无数黑衣黑甲的明军将小小的建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远处的大凌河上数百艘船只还在源源不断地卸下军士,一门门火炮被推上来,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建州那不高的城墙。

  城墙之上,那些叛军看得心惊胆战,被鼓动起来的叛军士卒,那些几天之前还是农牧民的草头百姓,哪里见过这阵势,一个个看得腿肚子发软,勇气全无。

  耶律殇面沉如水,从表情上看不出喜怒,不过就跟他手下的将领军士一样,这会儿他们的肚子里都憋着一肚子气。

  火炮已经就位,士兵们也准备好了,耶律殇正准备下令进攻,却见建州城那边出了变故。

  只见一群穿着辽军制式铠甲模样的人冲上城墙,对着城墙上的叛军一阵砍杀,叛军猝不及防,一时间阵脚大乱。

  城门这个时候也被打开了,数个骑兵朝明军方向本来,边跑还边大喊着:“不要放箭,我是建州千夫长萧若望,今为内应迎接大军入城。”

  “不要放箭,我是建州千夫长萧若望。”

  耶律殇旁边的副将解释道:“萧若望乃是降于兴中府守将宗泽万户,听说他也是参与了此次叛乱的,不过现在看来,这里面还有别的原因。”又低声道:“侯爷,耶律余睹将军原是辽军南路兵马都统制,以前就驻守在兴中府,这个萧若望原是耶律将军麾下。”这个副将小心地看了看四周,见士兵们都没注意这边,遂道:“此人一惯是效忠于晋王府的,殿下何不趁这个机会将其纳入麾下?”

  耶律殇听得心中一动,他现在可不是什么晋王了,以前的手下现在一个都没有。更缺少心腹……

  片刻,萧若望跑到明军阵前,随之被带到耶律殇面前。

  萧若望一见明军主帅居然是耶律殇,大喜,立马就拜了下去。“原来是晋王驾到……呃,原来是辽侯,属下萧若望拜见侯爷。”

  耶律殇一听“晋王”二字就觉得靠谱,上前扶起萧若望,却见其面貌有些熟悉,不禁问道:“将军有些面熟啊,未知将

  萧若望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答道:“末将之父乃是晋王舍人萧老干。”

  那就是熟人了,怪不得面熟,萧老干以前可是天天在耶律殇面前晃荡。**这萧若望长得有些象他的父亲,眼熟是正常。

  不过现在可不是拉关系的时候。

  建州城墙上此时喊杀声震天。叛军还分出了一部分人手来争夺城门,萧若望的手下不多,虽然他的部下都是辽军正规军,战斗力不错,但架不住叛军人多啊,他们也有些支持不住了。正节节败退。可这个时候城外地明军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萧若望的手下节节败退,既不支援也不攻城,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城头变换大王旗。

  萧若望大急,“侯爷,原建州知州发起叛乱的时候属下见叛贼势大,只得虚与委蛇,现天军到来。属下遂带领麾下将士打开城门以迎天军……还请侯爷即刻挥军攻城为上,属下麾下兵少,怕是支持不了多长时间。”

  实际上,此时萧若望的手下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所剩不多的军士都退到了城门口,死死守住城门。城墙之上已经没有多少厮杀。

  耶律殇先前是怕上当。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很明朗,建州地叛军不可能舍弃上千精兵来做戏。更有甚者,此时的城门还是大开着呢,萧若望看来是真的来降,耶律殇遂下令攻城。

  早已准备好的火炮开始轰炸城墙,黑压压一大片的明军逼近城门,弓弩手开始压制城墙。叛军没有几个正规士兵,都是鼓动的一些农牧民而已,就连仅有的萧若望手下那一千兵马,此时也反水,数千叛军,还不如说是数千乱民,靠这些没有受过丁点训练的乱民来抵抗精锐明军?

  明军的重步兵冲进城门,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建州叛乱平息,粮道通畅。

  按照《大明律》,耶律殇将发起叛乱的人,连同其家人,全部处死,主犯之人株连十族。本来,按照《大明律》,原建州知州等儒士叛乱是要罪加三等地,按律当处以凌迟,株连十族,其家所在周围的一千步距离之内地人家全部都得连坐,不过,天子刚刚颁布了《焚书坑儒令》,对这些儒生则有另外的刑罚。

  《焚书坑儒令》一经颁布,举国哗然。

  大明的百姓不是原汉人奴隶就是归化的各部落之民,若非大明十年如一日的大兴教育,这些人连字都不识几个,可是大明的教育教地是什么?法家学问、墨家学问、农家学问……诸子百家,只要其经典现在还有流传的,在大明的公共学堂里都能学到,独独在中原只手遮天的儒家学问大明朝一个字一本书都不教。《大明律》明文规定,抄录、印刷、贩卖《论语》等儒家典籍为非法,传播儒学更是禁忌。儒学,在大明朝是禁忌之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