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生指南_白竹猪【完结】(227)

  到了大堂门前,守门的卫士长戟一摆,拦住了戏志才的去路,瞪大了双眼,大声喝令道:

  “来者何人?报名而入!”

  “哈哈哈……”

  戏志才仰天大笑。“报名而入”自然是一种羞辱,戏志才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韩馥这人实在不是什么人物,难道这样做作,便能撇清与青州的关系了;还是真以为撇清了,别人便会放过他;殊不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此行径,徒然惹人发笑而已,

  “青州别驾戏志才来访!”

  戏志才大笑了好一会儿,才昂首阔步,高声报名而入。直听得韩馥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戏志才满不在乎地行礼过后,立刻便有人发难了。

  “想不到戏别驾还有一副好嗓子……嘿嘿~”

  说完后,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意思,冷笑两声。戏志才闻声一打量,发现此人不认识,便行礼问道:

  “戏某眼拙,这位是……”

  “郭图郭公则!”

  见戏志才行礼,郭图满不在乎地回了一礼,言简意赅。

  “哦,我说呢,原来是袁绍的门下客……”

  戏志才“扑呲”一声笑了,轻蔑之意难以言表。

  “大胆!”

  郭图大怒,袁绍是他的主公,戏志才直呼其名,是极大的侮辱。戏志才漫不经心的掸了掸袖子:

  “戏某久闻入乡随俗,入华夏当行华夏礼,入狄夷则行狄夷礼。想不到,戏某人一月未至,冀州竟已经要行这样的礼节了……”

  这话说的厉害,骂人不带脏字。戏志才环视一周,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和数名从事,都侧过脸低头不语。对戏志才,众人对他都是有好感的。戏志才与刘子惠也就是认识,并没有深交,如今刘子惠倒霉了,戏志才并没有收买他的意思,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只是依然如故。在座的几人自然敬重他的人品。

  “原来是不忠不孝,天下祸首袁本初……”

  郭图气的浑身发抖,戳手而立,指着戏志才大骂起来,言中对张涵的罪恶行径进行了详细的暴光,说来说去,无非是张涵阿附宦官,讨好灵帝,与董卓勾结,擅自出兵攻占泰山云云。

  “不忠不孝,天下祸首”,这话是有来历的。

  张涵攻占泰山郡,直接在背后挖兖州的墙角。兖州刺史刘岱是关东会盟者之一,袁绍身为盟主,是不能不出头的。袁绍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指责张涵擅自出兵攻打泰山,图谋不轨,要求青州军即刻退出泰山云云。关东群雄云集麾下,袁绍手握雄兵二十万众,正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之时,口气十分不客气。

  袁绍万万没有想到,张涵早已把他当成了敌人,毫不犹豫就应战了。张涵亲自操刀,以类似大字报的文体,写了一篇文章——《答袁本初书》,并通过种种途径将其散布天下。

  在文章里,张涵提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董卓能为祸雒阳,皆起于袁绍提议召集四方猛将豪杰。文章引用了曹操的话——“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一狱吏足矣”,称宦官势大,不过是皇帝纵容的结果,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随时随地都可以拿下十常侍。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四方兵将未至,宦官都已经被杀光了。袁绍是不明白这一点,还是另有图谋?

  不管袁绍如何反驳,是思虑不周,还是其它,“天下祸首”之名,他都难以洗清。

  第二,董卓妄行废立,非人臣之所为——张涵严厉地批判了这一点,这是立场问题,一定不能犯错误。然后,张涵笔锋一转,开始置疑群雄讨伐董卓一事的合理性。一句话,投鼠忌器。少帝刘辨被废了,还在董卓之手,袁绍起兵之时,有没有考虑过少帝的安危?有没有策划过营救少帝?张涵接连用了几个疑问句,便直接将少帝刘辨之死,半数归罪于董卓,半数归罪于袁绍了。

  董卓废了少帝,所以才攻击他。现在袁绍害死了少帝刘辨,至少“不忠”这个罪名是难逃脱掉。

  第三点就是攻击袁绍的个人品行了。袁绍的叔叔和堂兄遭难,满门被董卓处死,天下都很同情他。张涵在这里便提出了疑问,为何袁绍一家安然无恙,安居在渤海南皮,而袁隗和袁基满门具死,袁绍图谋起兵已久,难道他在起兵之前,都没有想起来通知叔兄一声吗?张涵在后面用了很多赞美,来赞誉袁绍大义凛然、大公无私云云。讽刺之意,言溢于表。

  第四点,张涵指出,袁绍将兵数十万众,屯兵关外数月之久,未尝前进一步,空耗国帑,不知是何居心?然而,张涵开始给曹操上眼药,盛赞曹操以五千兵,奋力向前,与凉州军大战的情形。张涵在这里修改了好几遍,最后只用了八句话四十个字,便将酸枣众人的观望,与曹操的孤身奋战描绘的栩栩如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传诵一时。

  正在家乡休整募兵的曹操,读到此处,又是赞叹,又是恼怒,恨不得连桌子都拍烂了——张涵这一手太狠毒了。曹操与袁绍从小一起长大,袁绍是什么样的人,曹操太清楚了。张涵这哪里是在夸他,分明是在害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