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生教诲。”张信崩紧的心也暗暗放松下来,说话了那就好办多了。
“年轻气盛,鲁莽无知。匹夫之勇。”莫学正严厉批评道。这让张信心中一惊,暗暗寻思莫学正这话是不是意有所指。
“还请先生明示。”张信恭敬的说道。
“还不明白?”莫学正气道:“别以为袁宗皋帮你圆谎老夫就不知道。你此去南昌虽然有惊无险,但总归是冲动无知地行为,险象环生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
“学生知道自己错了,先生息怒。“张信乖乖认错,随后露出疑惑的表情,是谁泄露这个秘密的,就算莫学正消息灵通,知道自己不在王府,但是他怎么知道自己去南昌啊。
莫学正哪里看不出张信的疑虑,叹息说道:“兴王与老夫交情深厚,得知他蒙难的消息后,老夫深感悲痛,可惜当时被俗事纠缠,脱身不得,过后这才上门哀悼。”
之后不用说了,肯定是发现自己不在王府,威胁利诱之下,袁宗皋就透露实情,怪不得一个月来没有见张胜、袁方、孙进这些人的来信,原来是给莫学正给隐瞒过去了,张信暗暗感激莫学正,不然以后都不知道怎么向他们解释这失踪一个月的事情呢。
“烦劳先生为弟子操心了。”张信郑重向莫学正谢道。
“唉,事已发生,多说无益,幸好你能及时回来,不然老夫也不知如何是好。”莫学正叹气说道:“老夫与州学众人说你在王府正潜心修学,你以后就这样应付他们的询问吧。”
“先生,怎么州学空荡荡地,其他人呢。”张信猜测道:“他们都去武昌了?”
“前两天出发,现在应该到武昌了吧。”莫学正抚须微微笑着,没有透露实情说道:“这会没准正在找客栈投宿呢。”
“谢谢先生关爱之情。”张信再次感谢道,前几天莫学正就知道自己已经回到王府,却吩咐自己这个时候前来书院,可见是莫学正希望自己能在王府安心休养,全心全意为这次乡试做好最后的准备。
“今晚你且在学院休息,明早你就起程赶赴武昌吧。”莫学正有些无奈说道:“希望你没有被这次南昌之行把学业给耽误了。”
“请先生放心,学生这次非常有信心能在榜上有名。”张信誓言旦旦说道。
“有信心是好事,但不要骄傲自满,心态须放宽,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莫学正指点说道。
“谢谢先生教诲。”张信恭敬说道。
“说不上教诲,不过是些经验之谈,你还要注意……。”莫学正淡然说道,随即悉心指点着乡试各方面的禁忌以及要注意的地方,莫学正叙说得非常详细,让张信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总算是长见识了,没有想到这普通乡试还有这么多地避讳讲究。
当然也只有张信才不拿乡试当回事,其他学子秀才为了这次考试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含辛茹苦的学习还不是为了能在乡试中高中举人,中了举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那就算半只脚踏入官场了,如何不让万千士子秀才趋之若鹜。
“……,此些种种缘由,你要切记。”最后莫学正总结说道。
“请先生放心,学生深记于心。”张信正经严肃说道,这个时候体会出莫学正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之情,他怎么能淡然处之。
“夜已深了,你先回去休息,有何疑惑之处,明日再来问老夫。”莫学正知道一时之间张信不可能把这些信息吸收完成,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消化。
第八十三章 相聚
翌日清晨,张信告别莫学正,从州学从发,在附近地区找到一个渡口,与船家谈好价钱与去向,载着客船飘流而去,客船顺水而行,加上船家经验丰富,初三子夜时分到达武昌城,因为宵禁,张信也只有在船上再睡一宿,等待武昌城门开启。
武昌一词,发源于东汉末年,时值汉丞相曹操率军讨伐东南的地方诸侯孙权,双方在长江中游两岸形成气氛十分紧张的军事对峙,孙权为抵抗曹操的军事打击,在长江江汉平原段的南岸严密布兵,随后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因驻扎有大型军事基地而逐渐商贾聚集,形成集市,当地因武而昌,故时名武昌,还有一种说法,是孙权给武昌命名,意为武运昌盛,武昌与鄂州这两个名称在历史上多次交换,到元朝开始定为现在所见的地名。
清晨,张信被船家唤醒,武昌已经大开城门,允许过往行人客商进城,付过船资后,把行李寄放好,张信也随着进城的人流慢慢通过城防口,检查路引交纳进城税之后,张信总算正式进入武昌府了,武昌不愧是省会,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转弯抹角不下数次之后,气喘吁吁的张信终于按照莫学正给他的地址找到袁方他们居住的地方啦,是一家较为整洁清雅的客栈,听说这是莫学正提前近个月前来预定地。如果是像张信这个时候前来武昌,城内肯定没有居住的地方啦,只有在城外借宿。
乡试之期。武昌城内前来赴考的秀才学子不下数千人,有经验地学子会提前到来,没有任何经验而且又没有得到别人提醒的只能在城内转了一天,毫无所获之下出城在附近的百姓家借住,因为城内已经人满为患,且不提客栈,就连道观、寺院都挤满了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