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准备在京城做何生意。”看到沈园不知道怎么回答,张信也不想继续追问下去,反正他也觉得经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京城乃是天下商物集散之地,衣食住行应有尽有,鄙人考查半个月,还是拿不准。”沈园脸上带着苦恼之色。
“你在湖广的产业不是还在吗?把湖广的特产运到京城来出售不就可以了吗。”张信微笑的提议道,互通有无是商业活动的最基本条件,沈园不可能没有想到过,肯定是因为什么原因所以才决定不这样做的。
“大人高见。”沈园恭敬的奉承道,随即说道:“只不过湖广离京城路途遥远,费时许久而且只有微薄之利。”
沈园已经习惯在湖广做生意时每天日进斗金的日子,忽然要他做些利润微薄的生意,沈园还是不怎么情愿,况且湖广并不是沈园一个商人,肯定也有其他商人会想到把货物从湖广运到京城销售的,如果沈园真的这样做,怎么能和其他商人竞争,毕竟人家在混久了,势力肯定在京城里扎根发展,沈园算是初涉这行业,一切都是从新开始,前景还真难料啊。
“说的也是,那还不如回湖广继续经营商会呢。”每月都有千、万银子的进帐。现在只有一点利润,张信非常理解沈园的心情,微笑询问道:“那你有什么想法吗?说来听听,只要有前途,我肯定会支持你的。”
做生意如果没有一点官府权贵背景。怎么可能做大做强,张信也不等沈园开口相求。^^^^干脆自己先表明态势。
“谢谢大人。”沈园连忙起身感激,然后露出苦笑道:“京城实在是太繁华了,鄙人到现在都没有想到以后做什么营生才好。”
“不必着急,你才到京城几天啊。”张信笑道:“这种事情也急不来的,回去后要仔细观察。慢慢的研究,总会找到适合你发展地商机的。”
“大人教训的是。”沈园一脸苦意的说道,其实他故意在张信面前诉苦,就是希望张信能给他出个主意,没有想到张信居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沈园考虑片刻之后,准备厚着脸皮向张信开口请求,没有想到却被张信抢先了。
“计时器地销量不是很好吗?你可以考虑在京城建个作坊生产经营啊。”其实张信有几分明白沈园的意思,所以再次提议道。
“大人,京城现在已经有几家作坊生产这个了。无论是做工还是精巧程度都与我们别无二致,如果再开个作坊恐怕得不偿失。”沈园解释道,京城地地方贵且不说,单是要向官府交纳的开作坊费用就是一大笔钱。还有聘请工匠师父的薪俸,就怕作坊弄好之后生产经营的利润,还不够填补其中的亏损。
“这也是个问题啊。”张信摇头叹气起来,再次感慨古代没有专利法真是不方便啊,发明点什么东西,马上就有人理所当然地仿制出来,而且没有半点愧疚之心。
“还请大人帮忙出个主意。”沈园终于开口说出在心里憋了好久的话,神情诚恳带着期待。眼睛透出闪亮之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对京城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如何给你支招啊。”张信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什么商业奇才。在湖广之所以这样成功,全是因为有沈园这么好的执行者,能快速领会自己的意思,然后灵活运用在商业里面,如果真是由自己经营商会的话,张信非常确定商会肯定会濒临倒闭。转 载 自 ^^^^
张信确信无疑像沈园这样的人才,放到后世肯定就是某集团的老总,或者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传说中的商界精英,同时张信也认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沈园想成为大明名商的愿望应该不成问题。
“大人您过谦了。”对于张信地话,沈园一点也不相信,在湖广的时候也没有见张信特意的调查研究,不是照样想出奇妙无比的经营之策来。
看着沈园充满期待地目光,张信心中也泛起一个念头来,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与了解,张信也对沈园有一定的认知,觉得他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
“其实主意到是有一个,不过……”张信故作沉吟,然后看向沈园。
“还请大人赐教。”沈园心中一喜忙恭敬的请教道。
“我手里有一个古方,可以把普通的酒水变成上等的佳酿。”张信微微笑道,做蒸馏酒的念头张信一直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以前是没有本钱,而且张信也不愿意这么轻易地拿出来,他还想把这个当成发家致辞富地最后底牌呢。
现在张信可以确定,以后自己应该是要在官场上混了,以后更加不可能再经营商铺,与其浪费这么好的方法,还不如与沈园合作,北方天气严寒地时间长,蒸馏酒的市场肯定非常的广阔,那财源岂不是滚滚而来。
“大人,此话当真?”沈园激动的叫了起来,一个成功的商人,眼光一定要毒辣,能看出一样新事物是否有市场价值,值不值得生产经营,自从杜康了明了酒之后,千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断绝过对酒的追求。
酒已经与柴米油盐一样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百姓家中做菜吃饭离不开它、文人赏风吟月也不可缺少它、权贵宴请宾客少了它也不成席,无论是走夫贩卒还是上层权贵之家,酒永远是少不了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