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臣_烛【完结】(341)

  “朕决定清量天下田地,重新编造鱼鳞图册,以后就按图册征税。”朱厚语气坚定说道,清查出被隐瞒住的额田。这样地话虽然赋税减半,但是实际的收上来的粮银不会少,而且后明再征收,国库岂不是充裕起来。

  “儿,这样做恐怕很难。”蒋后沉吟片刻,最后才叹气说道:“我虽然不懂治国之道。但是也明白你这样做,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的。恐怕也包括各地的宗室。”

  “这与宗室有什么关系?”朱厚疑惑问道,现在的朱厚因为执政日短,还没有完全清楚自己这么做会产生什么样地影响,若是再过几年,他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听信张信地话。而是和几个内阁学士一样,要等考虑周详之后再做决定。

  “胆敢隐瞒额田,而当地官衙却不敢追究的,恐怕不是宗室,就是当地的豪门大族,或者就是权贵勋爵。”蒋后苦笑叹道:“民间百姓哪里敢如此做啊。”

  “什么!”朱厚怒目圆睁。片刻之后勉强冷静下来,咬牙切齿说道:“看来是朕稍欠考虑了,怪不得几个大学士这么为难,原来如此啊。”

  “那儿你打算怎么办?”蒋后劝慰几句后,询问起来。

  “国库每年支出一千万石税粮供养他们,他们难道还不满足吗?”朱厚怒道,却没有想过宗室子弟这么多,而且都过着奢华的生活,一千万石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没有得多少,哪里能满足他们的奢侈之欲啊。

  “儿不要动气,小心伤身。”看到朱厚这个模样,蒋后心痛起来,哪里还顾及什么宗室勋爵,连忙说道:“既然是他们不对在先,儿你就下旨清查吧。”经过蒋后安抚之后,朱厚心中地怒火慢慢的散去。

  “如果内阁不同意,朕下旨有何用啊。”朱厚恨恨说道,圣旨多次被封驳之后。朱厚也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很憋屈。

  “听儿刚才所言。几位大学士并非是反对,只是觉得事情关系重大。不敢轻易决定而已,儿可以再和他们商议一下。”蒋后提议道,虽然不满几人反驳自己的仪注问题,但是她也明白朱厚想处理好朝廷政事,肯定离不开他们。

  “如果他们还是不同意呢?”朱厚问道,显然是对几个大学士没有信心。

  “那你去问张信,看他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蒋后眼睛一转,轻轻笑道:“如果他想不出来,那就把他留在宫里不准回家,直到他想出为止。”

  “母后说的是。”朱厚也露出笑容。

  “如果再想不出来,那我就把绿绮接进宫去住几天,看他怎么办。”蒋后笑道,显然对自己的主意非常有信心。

  “母后,朕想安排张侍读进六部历练一段时间,您觉得如何?”朱厚轻轻地笑了起来,然后对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儿的决定不错,张信确实是应该好好的历练下了,免得总是待在家中无所事事,惹人非议。”蒋后点头同意道。

  “那您觉得把张侍读安排进哪部好?”朱厚问道,这个问题困扰他一段时间了。

  “儿,这事你可以问下张信自己的意思,或者你也要询问六部尚书,看他们部下是否有空缺。”蒋后微笑提醒道。

  “谢谢母后提醒,是朕一时糊涂。”朱厚微笑起来,眼中尽是孺慕之色。

  从清宁宫离开之后,朱厚经过坤宁宫之时,心中一动,吩咐内侍宫女直接进去,虽然张太后对自己还是这么冷淡,但是也不妨碍朱厚心里的感激,闲暇之余,摆驾坤宁宫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起来,对张太后的态度也恭敬有礼。

  从坤宁宫返回之后,朱厚再次召见几位内阁学士,向他们阐明自己的决心,表示自己已经明白这件事情其中地困难,但是为了社稷和百姓,希望几位大学士可以支持自己。

  “既然皇上明白,那也应该知道,此事若是处理不当,会闹出动乱来的。”看到少年皇帝眼中的坚毅,杨廷和心中暗暗叹气,站了出来说道。

  “杨学士所言极是,各地的情况错综复杂,若是全面清量,费时费力不说。可能还会有人趁机扰民啊。”蒋冕担心说道。

  “事情不宜操之过急,还须从长计议啊。”费宏也点头赞成说道。

  “老臣是赞成皇上主张地,但这件事情只可缓缓图之,或者与朝廷百官商议,集思广益,听取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吧。”毛纪提议道。

  “既然几位学士都认为事情不可过急。那就暂且放下吧,日后再召集百官廷议。”朱厚平静点头说道。

  “皇上英明。”几个大学士欣慰朱厚能听从他们的意见。没有像正德皇帝一样急躁,只有杨廷和眼睛闪过一丝疑虑,这可不像皇帝的风格啊。

  “诸位学士先回去吧,朕还要批阅奏折,此事以后再议。”朱厚说道。脸上淡定从容,根本看不出什么异样之色来。

  “臣等告退。”几位大臣依令起身告辞,身为阁臣,他们手头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的。

  “黄锦,让人把事情告诉张侍读。朕希望听到他的好消息。”待几个阁臣走后,朱厚脸色一沉,放下手中地朱笔,对身旁地黄锦吩咐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