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兵锋时刻_南海十三郎【完结】(25)

  袁世江一听拍着脑袋说:“子强到底是见过市面的啊。”抬头看见见郎亦文站在那里发愣,就问:“你怎么还不去办事儿,咱们可没什么时间了。”

  郎亦文期期艾艾地说:“少校,还有件事儿。早上倭子把镇子祸害了一遍,杀了20多个老百姓。把几个大姑娘小媳妇也糟蹋了。刚才咱们不是抓了几个东洋女人吗?有几个兄弟气不过,就那个……那个了一下……”

  袁世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只是笑道:“你是宪兵啊,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郎亦文为难地说:“就是不好处理啊,按说即使是东洋女人,咱们不能干违反军人荣誉的事儿,可是咱现在用人之际……那几个兄弟打仗还不错……”

  袁世江转身问程子强说说:“你们原来怎么处理这事儿?”

  程子强笑道:“这事儿我还真没遇到过,还是营座把握大局吧。”

  袁世江想了几秒钟一挥手说:“算啦算啦,安排他们去当尖兵或者搁到第一道战壕里,能活下来就免了他们的罪,立了功也不给奖励,就这么定啦。”

  郎亦文笑着敬了个礼转身办事去了,走时心里说:“遇到这种左右为难的事情,还就得找这种头脑简单的家伙想办法。

  郎亦文一走,程子强笑着对袁世江说:“还真有你的,这办法我就想不出来。”

  袁世江也笑着说:“把82MM炮弹磨成81MM的,这主意我也想不出来……不过这真行吗?”

  程子强肯定地点头说:“可以的,欧战的时候我们这么干过,就是磨过的炮弹精度差点。”

  袁世江:“差就差点吧,比没有的好……那炸桥的事……”

  程子强说:“交给我,只是少校你要把现在所有当过工兵的和懂炸弹的士兵全派给我,我来具体操作。”

  袁世江说:“没问题,我马上给你挑人。”

  第十章有路可逃

  其实在东阳桥附近除了袁世江的队伍外,还有数量达千余人的华夏军和逃难的老百姓聚集在桥北的某处。其主体正是陆军第十七师师部和直属队。而吉田小队遭遇的那股华夏军队正是十七师师部的后卫营。

  在得知后卫营被击溃的消息后,十七师师部乱做一团,他们也不敢前进,因为东阳桥上也发现了倭军。其实东阳桥上的倭军侨民义勇队只有十七个人,可就是这十七个人居然弄的整个十七师师部不敢向前,真是成了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成了华夏军的奇耻大辱。

  陆军十七师师长孙元国也不是没想过突围,其实用一千来人去冲不到二十人守卫的桥,就是赤手空拳也冲的过去,可问题在于军心散了,士气散了,军官失去了威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奇+_+书*_*网|谁愿意冲在第一个去吃枪子儿呢?

  前去无路,后有追兵。他眼睁睁的看着好多军官都开始换上普通士兵或者老百姓的衣服准备逃跑,而无力制止。正心急上火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个窈窕的身影,正悠然自得的四下东游西逛,心中顿时燃起一团希望。那个人是丑基尼的一个军事观察员。

  孙元国压制着心中的不安,清清嗓子,作出一副镇静的样子上前说:“艾娃女士,呵呵,我这真是兵败如山啊。”原本他想在语气里带一点自嘲的口吻,没想到惊慌失措的心理状态顺着话音往外冒,任凭谁也听的出。

  艾娃女士对着他嫣然一笑,稳着不说话。

  孙元国此刻也顾不上面子了,直接请求说:“艾娃女士,您给拿个主意吧。”

  艾娃女士不紧不慢地说:“我的身份只是观察员,如果给你出了主意那就成了参战人员了,我个人如果被俘是不能享受战俘待遇的,还不包括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

  孙元国气急败坏地说:“都这时候了,您就帮帮忙吧。”

  艾娃女士看着正在溃散的队伍说:“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部队主官都不能控制队伍,我一个外国人又能做什么呢?实在不行你就投降吧,你好歹也是个高级军官,倭国军队历来有武士之风,应该不会难为你。”

  “投降?”孙元国不是没想过,可是自己整整一个师还没怎么打就溃退的一塌糊涂,这已经够丢脸了,要是再投降……而且现在形势不明,万一投降后发现这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武装冲突,那以后自己的前途……

  思来想去,孙元国的脑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不由得把帐全算到这个艾娃女士身上了:枉我天天设宴招待你,吃的住的哪样都是最好的,现在我遭了难,你连个屁也不放!什么顾问观察员,全是白眼儿狼。敢情你有外交法规保护着,全不管我下油锅啊。

  正烦恼间,他最得宠的三姨太哭哭啼啼地跑过来,拽着他的袖子说:“元国,怎么办啊,勤务兵小张也跑的不见了……”

  孙元国这时正上着火,反手就给了三姨太一耳光,打的三姨太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当下拍着大腿哭着叫起天屈来。

  孙元国给他吵的烦了,顿时骂道:“哭哭哭,哭个屁啊,要抹脖子要上吊赶紧去!要不我现在就成全了你。”说着拔出手枪哗啦一下就上了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