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王李祎,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之孙,孝顺继母,让王爵于其弟,品行高尚,多历边事,晓畅军机,是大唐宗室的一员名将。
他的话提醒了皇帝,要想围歼十几万吐蕃军,河西陇右的兵力不够,皇帝李隆基,当即问道:“信安王李祎,你能调动多少朔方精骑?”
皇帝要我参战?李祎心中一阵狂喜,朗声奏道:“臣可率两万朔方精骑参战!”
“好,立即传旨,调朔方军参加会战,让朔方精骑倍道兼程,在陇右首府鄯州集结,信安王李祎,你立即动身,快骑赶往鄯州,尽早掌握前线军情,有什么事直接上奏”皇帝李隆基也深受李岩感染,决策明快果决。
太子李瑛身体微微一抖,幸好我们前日就给皇甫惟明去了信,安排了应对,李岩年少成名,得让他受点挫折。
身兼兵部,工部侍郎的李林甫出列激动地奏道:“启奏圣人,军需粮草一直在源源不断供应河西,微臣亲自盯着,不会出半点岔子。”
李林甫眼中只有河西,陇右还有数万大军,侍中李适之手持玉笏,盯着李林甫,大声道:“李侍郎,河西固然重要,但小李将军占了湟水谷地,大掠青海湖,还缺粮草吗?你断不可厚此薄彼,陇右诸军,还有朔方精骑,也得粮草军需的支持。”
你怎么知道我厚此薄彼?李适之的话毒啊,让李林甫猝不及防,噎得他说不出话来。
同一个阵营的户部侍郎宇文融连忙出面解围:“圣人,青海大战,可彻底扭转大唐吐蕃的攻守之势,移民充边,民族同化,才是长治久安之策,这事朝中重臣也可提出议议,小李将军曾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已经说到战后安抚大计了,左骁卫将军葛福顺听到这儿,瞧着眼热,出列急急奏道:“圣人,北门四军都是天子亲军,也该拉到青海战场练练,免得在富贵乡温柔窝中消磨了英雄气,北门四军中的劲军悍卒愿为国效死。”
太子李瑛,霍国公,左骁卫大将军王毛仲脸上都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
大唐与吐蕃的青海大战,变局多,小李节帅,仗要你打,能活下来,还得自求多福,嘿嘿,功劳却是我们***的。
第三卷 河西大将 184.议和派185.失陷雪山堡
※叨天到了。巳到了天寒地冻的时节,黄十冻得硬抑 场大雪,似给山川道路披了一身妖娆的白狐裘,一群唐军越骑半卷着红旗从驿道驰过,赶路赶得急,战马踏冰溅雪,一路声势不
一位拢袖缩脖的大唐边民见势赶紧避让到路边,转头瞧见为首的骑将雄毅勇悍,又瞥见他身后旗帜上的字,眼睛一亮,赞道:“威成军使,左威卫郎将王忠嗣,果然好人物,威风得紧!”
讹河的水流甚急,还未封冻。一座雄城座落在佻河东岸,王忠嗣松了缰绳,减了马速。扬鞭道:“临施,古称秋道,自古为西北名邑,大唐陇右重要边镇,谁来说说古。”
一名参军策马上前,摇头晃脑道:“临佻历来为控抚陇蜀的战略要地。秦筑长城以制胡马南牧之患。三国蜀汉大将姜维。出秋道以扰关陇,魏军据秋道,使姜维不能得志。”
哈哈!”王忠嗣爆发出一阵大笑,浑身豪情四溢:小李节帅在大斗拔谷全歼十一万吐蕃大军,从澶水谷地智取石堡城。强袭哈城,断了吐蕃军的粮草后路,对岸的吐蕃军已是瓮中之鳖。”
那名参军拱手恭维道:“王郎将与小李节帅同是大唐军神李卫公的传人,可见军神一系,是我大唐传世的国之瑰宝。”
摇了摇头,王忠嗣自承不如:“以弱胜强,还能全歼吐蕃大军,我是拍马难追。”
但他心里所想,也是口中这般自谦吗?战机已现,少年就领军突袭大非川,让吐蕃赞普吓得屁滚尿流,那场战事突然涌入王忠嗣的脑中,激起胸腔一股子英雄气来。
小李节帅,你前面的仗打得不错,这接下来的活儿,就交到我的手里,瞧瞧我王忠嗣是否浪得虚名?
陇右各军驻扎临滋,城里安顿不下,依城下营,连绵数里,红旗猎猎,号角声在佻河两岸回荡不绝,大战来临的紧张氛围让人呼吸一紧。
王忠嗣一行经过城门的盘查。缓驰进了城。直接到了临涨军军衙。
这儿已成为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的临时军机节堂。
守门的牙军旅帅瞧见了王忠嗣,赶紧过来给他牵住马:“就等王郎将,临佻军,河源军,白水军,安人军等陇右前线诸军的大将都在,等着你议事。”
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左威卫羽林骑和威成军驻扎都城,与大非岭上的吐蕃军对峙,乃是陇右的头号战将,牙军旅帅自然认得。
军衙内外,俱是顶盔贯甲的军士,王忠嗣瞧着心喜,皇甫节帅也明白,几十年都难得的战机啊?
进了节堂,王忠嗣上前见礼,与周围的众将拱手道:“抱歉,都城军务多,累诸位久等。”
节堂上,一张黑漆翘头案后,坐着一位相貌儒雅,神态谦和的中年人,只是他的目光有几分阴冷,着一身唐军的新式棉甲,微笑地瞧着堂下众将。
正是陇右节帅皇甫惟明。
“王郎将也来了,那我就说说前线战事吧!”皇甫惟明收起笑容,换了副脸色,冷峻地扫了堂下众将一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