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天帅_永灵天尊【完结】(47)

  刘辩只有妥协道:“让开。”王允出列道:“陛下不能放过董卓啊!若他出去,那西凉军定将洛阳夷为平地啊!”

  刘辩也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董卓此刻大吼:“都给我让开!”

  虎贲中郎将李肃叫道:“董卓束手就擒吧!你已经无路可逃了。”董卓见这李肃,顿时火冒三丈,吼道:“你这叛徒!老子待你不薄啊!你为何如此!你这匹夫!”

  李肃笑了笑,道:“董卓,你大势已去,我乃汉臣,食汉禄,自然要效忠陛下!何来叛徒之说?”

  董卓还欲叫骂,就见一翎箭飞速蹦董卓眉心而去,待董卓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翎箭狠狠地穿透了董卓的头颅!董卓缓缓倒下,手中的长剑苍茫落地,刘协两眼翻白,显然被吓得不清。满朝文武反应过来后,皆把目光投向羽箭的出处只见郑永圣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貌若天神,手持黄金长弓,一脸冷酷地站在五十步开外。

  ★★★★★★★★★★★★★★★★★

  诸位书友不好意思,天尊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把吕布给整死了!吕奉先!你安息吧!~~~天尊之前说过会写出不一样的三国故事的!大家期待着后面的故事吧!天尊信奉战争是没有正义的!请书友们多多支持!天尊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一章 再废皇帝

  董卓被永圣用箭射死在德阳殿上,满朝文武皆是大松一口气,西凉军士个个如狼似虎,皆是杀人不眨眼之辈,若董卓不死,被他逃出德阳殿带着这群兵马杀尽皇宫的话,那么死的就是他们了。

  接下来,李肃表现得尤为积极,让小黄门打扫德阳殿,将受伤的人员带下治疗,又叫小黄门将吕布与董卓的尸首带下去,趁着这空隙永圣被几位忠汉的大臣拉去聊了一会儿,互相交换了下姓名,粗略的认识一番。事情完毕后。永圣请人为刘辩拿来皇袍,叫道:“来人将陈留王带下殿去!”刘协刚刚从恐惧中恢复,闻言,颇具天子威仪朗声说道:“朕乃天子!汝是何人,为何要下殿?”

  何太后从小就看刘协不顺眼,听刘协说出这话,立即质问道:“你是天子!那我皇儿就是天子了吗?”刘协胆子也大,看着自己立在殿下的杀母仇人,说道:“皇兄乃弘农王,前些天董卓已将其废了。”何太后闻言气急败坏。刘慕也极为生气,这小弟弟怎么这么大逆不道,叫道:“刘协!董卓乃篡逆之辈!汝莫不是与他狼狈为奸?”

  刘协道:“我有父皇遗诏,父皇本是立我为帝,可何进与太后强行立皇兄!我本来就是天子!诸位大臣以为是否?”大臣们面面相视,不知如何是好,这董卓刚刚死去,现在又碰上这皇位之争,一个是废帝,一个是现任皇帝,皇家之事还是少管为妙,免得惹来一身骚,于是乎满朝文武皆是闭口不语。

  永圣出来说道:“汝是董卓而立,董卓匹夫乃篡逆之辈,废立之事乃诸位大臣被董卓所逼迫而行之,自然算不得真,而所谓先皇遗诏自然可以伪造,为何当初不见拿出?虎贲中郎将李肃!”

  李肃见刚刚杀了自己老乡与自己老板的永圣吩咐,他岂敢不听?难道嫌自己命长些吗?当下应道:“下官在!”“将陈留王请回寝宫!”李肃立即应是,叫两小黄门将刘协架走,刘协乃手无缚鸡之力的九岁孩童,能否反抗得了小黄门的力量,就这样被架走了,刘协大喊大叫,刘辩在旁看到刘协如此有些不忍,欲开口说话,但被何太后瞪了一眼,刘辩无法,只能看着弟弟被架走。他明白皇位的诱惑性有多大,永圣也告诉他过,当皇帝就不能心软,刘辩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为君者定要为权而不择手段”这是永圣告诉刘辩的,虽然刘辩不认为当皇帝必须得这样,但是对于永圣所教的为君之道,他还是虚心接受了。

  刘慕看着小弟被架走,心中竟然没有丝毫心痛感,她越来越讨厌这个弟弟,若不是因为他,自己奶奶也不会死,若不是因为他,董卓也不会废帝,就更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随后刘辩重登大宝,何太后垂帘听政,百官跪拜,唯有永圣站立,百官诧异。当下刘辩宣布封郑永圣为大将军,领太师衔,怀侯,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永圣做做样子谢过刘辩后,提议道:“皇上,重登大宝定要分封有功之臣。”刘辩道:“一切听从太师安排!”永圣应道:“可表马日磾为太尉,王允为司徒,蔡邕为太常,卢植为少府、荀攸为尚书令,李肃为执金吾,至于司空荀爽则封个县侯,以表其功。”

  刘辩点头道:“准太师所奏!”

  当下诸人纷纷拜谢!黄琬、杨彪二人唏嘘那时候为什么不出来撑撑场面,现在自己的三公之职被免只有赋闲家中了,后悔莫及啊!

  待诸人拜谢完后,永圣开口说道:“现董卓、吕布虽除,但其部下人多势重,洛阳又无太多可用之兵,我欲派一人去说降,不知何人愿往?”

  刚刚升官的李肃出来说道:“某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董卓吕布旧部!”

  王允反对道:“不可不可!李肃乃董卓旧部,他若去说降,恐生有变啊!”李肃知道自己刚刚从董卓那方叛逃,根本不会得到太多的信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