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惊讶!没想到这郑永圣还是个忠臣啊!先前还想的是拜他为主,助其夺得江山。这可大大出乎贾诩意料之外。不过永圣竟然说了,贾诩也不敢回绝,他虽然不知道永圣有什么神通,但是能杀得了董卓与吕布两人,以五千人马,在十万铁骑中取李傕郭汜的头颅,如若拒绝,那他的下场就是脑袋不保。贾诩立即答应道:“贾诩定听太师调遣!”
第二日,永圣上报朝廷西凉军已降,表奏高顺等人官职与刘辩,又表贾诩为御史大夫。刘辩看也不看,直接应允,让小黄门下旨。
群臣惶恐,这也太草率了吧!军权大事文官们无权过问,太尉马日磾这位大汉忠臣,掌管军事要务,但是他也是个老好人,见永圣没走出什么危害大汉社稷的事来他也不想多说什么。可司徒王允不干了,这军事他管不着,可却这御史大夫可是要职啊!掌监察、执法,虽然管不了什么大事,可这位置决定满朝文武的身家性命啊,要是犯法被抓到把柄,往皇帝那一摆,皇帝要是看你不顺眼,那就是轻则罢免官职,重则家破人亡啊!这贾诩王允可没听过是什么人,但是他是郑永圣表奏的,那八成是那郑永圣的亲信,王允可得出来说说,要不然郑永圣又将是另外一个董卓了。
王允出列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刘辩见有人出来反对自己师父,他可不高兴了。最近的事都是永圣摆平的,这让刘辩放心不少,况且永圣答应刘慕的事刘辩也知道。清楚永圣是为了那个承诺而帮助自己治理天下,让大汉中兴。这王允反对郑永圣,也就是妨碍大汉中兴了。刘辩知道王允是个忠臣,诛杀董卓那会,他还站出来保护自己,刘辩心中虽然不高兴,但也和颜悦色地问道:“王司徒不知有何异议?”
王允整了整面容道:“陛下!御史大夫一职,关系重大切不可如此轻率啊!”永圣在刘辩旁边听王允如此说,反驳道:“御史大夫一职的确关系重大,但贾诩此人机智有大才,当任此职怎会轻率呢?”
刘辩也附和道:“太师所言甚是,朕虽未见过贾诩此人,但能得太师如此赞赏之人,定有大才!”
王允道:“陛下怎能如此相信太师呢?若太师言过其实呢?”永圣闻言,心中好笑,我好心好意为我徒弟网罗人才,王允你倒好,百般阻挠。也不知道说你是忠臣好呢?还是无知之人好呀!永圣摇摇头,笑道:“司徒大人,你怎能如此说话?我身为帝师理当为陛下推荐有用之才,让其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我何必要言过其实呢?”
王允哼了一声道:“汝个区区少年,虽诛董卓有功,但此等国家大事怎能听你一人之言呢?莫不是你又是另外一个董卓乎?”
王允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蔡邕出来劝道:“太师息怒啊!王司徒也只是一时糊涂说出此等言语,太师莫要往心里去啊!”永圣压根就没有生气,他帮助刘辩,就注定会被人说三道四,他无所谓,他有自己的立场,别人也有别人的立场,被人说两句又能损失点什么呢?
永圣不生气,但不代表刘辩不生气,如此说自己的师父,就是对他这个皇帝的不敬,刘辩难得发怒道:“王司徒,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太师乃朕的老师!他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朕好!你莫要认为朕少威即可胡乱言语不成!”
蔡邕见永圣没发怒,但这皇帝却是勃然大怒,立马劝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王司徒只是一时戏言当不得真啊!”群臣也皆出来劝慰刘辩。刘辩哼了一声,他平常就不是容易发脾气的人,被众大臣一劝怒气也就消了一半,又见永圣不计较,那也不追究了,当下言道:“贾诩任御史大夫一职,朕意已决,诸位勿须再言!”
王允见刘辩如此坚决,他也不敢触霉头,西凉军已经解决,就得说说这董卓的事了,又言道:“陛下!西凉军已降,董卓罪状可定矣!”
刘辩不耐烦地说道:“这事交给廷尉处理就是!”王允道:“廷尉已被董卓害死,还请陛下决断董卓之罪!”
刘辩问永圣该如何是好,永圣朗声道:“董卓一事虽是篡逆谋反,但其未遂,现人已伏诛,西凉军刚降不宜多生事端,以至军中将士惶恐。依我之见,董卓一事从简处理即可!不必诛其九族。”
王允又反对道:“不可!董卓、吕布犯上作乱,必诛其九族!方可表圣上之威严!”蔡邕这次可不帮王允说话了,说道:“陛下,臣同意太师的意见,洛阳人心初定却是不宜再多生事端,董卓一事还是从简处理为好!”
马日磾也道:“为大汉社稷着想,董卓一事还是从简处理为妙啊!”荀攸也发表自己的观点道:“陛下,若诛董卓九族,恐西凉军有变,而远在长安的牛辅若闻陛下只追究董卓一人,必感激陛下恩德,效忠于陛下,董卓之婿李儒若闻陛下不再追究[奇*书*网-整*理*提*供],必为陛下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从简处理董卓之事,有百利而无一害啊!陛下!”
荀攸这话永圣喜欢听,当下看了荀攸一眼,荀攸发觉永圣的目光对永圣点头致意。永圣点点头道:“请陛下决断!”
刘辩见大臣们都这样说,只有王允不合群,当下道:“就依诸位大臣之言,来人下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