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王论_[意]马基雅维利【完结】(6)

  [10]原文:“di godere el benefizio del tempo”,是当时意大利和法国流行的谚语。

  [11]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1462—1515),下同。

  [12]指法国国王查理八世(1470—1498),下同。

  [13]查理八世于1494年9月2日侵入意大利,相当迅速地占据那波利王国,但于1495年10月随即丧失。其后路易十二世攻占意大利北部,自1499—1512年,时期较长。

  [14]查理八世于1494年进攻意大利,一度成为那波利的主宰,至1496年完全失败;但查理的远征已成为外族入侵意大利时期的开始。

  [15]曼托瓦侯爵(Marchese di Mantova )即詹弗朗切斯科·贡扎加(Gianfrancesco Gonzaga,1484—1519)。

  [16]本蒂沃利奥(Giovanni Bentiv oglio)是博洛尼亚的统治者(Signore di Bologna)。

  [17]富尔利夫人(Madonna di Furli)是富尔利的女统治者(Signora di Furli)卡德林娜·斯福尔扎(Caterina Sforza,1463—1509)。

  [18]法恩扎的统治者(Signore di Faenza)是阿斯托雷·曼弗雷迪(A storre M anfredi)。

  [19]佩萨罗(Pesaro)的统治者是潘多尔科·马拉泰斯塔(Pandòlqo M alatesta)。

  [20]里米尼和卡梅里诺(Rimini e Camerino)的统治者是朱利奥·切萨雷·瓦拉诺(Giulio Cesare Varano)。

  [21]皮奥姆比诺(Piombino)的统治者是贾科莫·德·阿皮亚诺(Giacomo d' Appiano),雇佣军队长。

  [22]罗马教廷和威尼斯在十四世纪末叶,通过势力扩张,变成意大利的两个最大的强国。

  [23]教皇亚历山大,原名罗德里戈·博尔贾(Rodrigo Borgia,1431—1503),通过贿赂当选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Alesandro Ⅵ,在位:1492—1503),使教皇政权日益世俗化;他还通过其私生子切萨雷·博尔贾(即著名的瓦伦蒂诺公爵)以教廷保护人的资格,把意大利的罗马尼阿(Romagna)置于教廷的直接统治之下。但事实上,瓦伦蒂诺公爵企图将它变为自己的国家。

  [24]路易十二世于1502年7月回到意大利,一部分原因是制止瓦伦蒂诺公爵继续向托斯卡纳扩张,同时也为了准备征服那波利王国。

  [25]1500年11月路易十二世同西班牙国王“天主教徒费尔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 Ⅱ il Cattolico,1452—1516)缔结格拉纳达(Granata)条约,商定把那波利夺取过来,法国和西班牙瓜分了那波利,但是后来两个国王分裂,路易十二世战败,法国人于1504年从所占领的那波利部分领土上被赶走。

  [26]纳贡的人(Pensionario)或作“臣服的人”解,此指那波利的阿拉冈国王费代里科一世(FedericoⅠ)。

  [27]指号称“天主教徒费尔迪南多”的西班牙国王费尔迪南多二世。

  [28]路易十二世取得教皇亚历山大的认可,同其妻焦万娜(路易十一世之女、查理八世的姊妹)离婚,以便于1499年同查理八世的遗孀(布列塔尼的安妮皇后)结婚,从而取得布列塔尼亚公国的统治权,并由教皇同意罗阿诺(Roano,1460—1510),即“国王顾问”乔治·达布瓦斯(Giorgi d' Amboise)由鲁恩总主教升任枢机主教。另一方面,路易十二世则支持教皇对罗马尼阿的攻取。

  [29]切萨雷·博尔贾(Cesare Borgia,1475或1476—1507),是罗德里戈·博尔贾(后任教皇,称亚历山大六世)和罗马妇女万诺扎·代·卡塔内(Vannozza dei Cattanei)的私生子,后在亚历山大六世的支持下,1493年任西班牙瓦伦西亚的枢机主教,1499年由法国国王授予瓦伦蒂诺公爵。

  [30]1500年马基雅维里第一次出使法国宫廷,有机会同罗阿诺枢机主教(cardinale di Roano)晤谈。

  第四章 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有些人在考虑保有一个新获得的国家而存在的困难时,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1]在几年间变成了亚洲的主宰,而且在他还没有完全征服亚洲的时候就死了,这样一来,全国发生叛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了,可是亚历山大的后继者们却继续保住江山,而且除了由于他们自己的野心在他们当中出现困难之外[2],他们并没有遭遇到其他困难。对此,我回答说:有史以来的君主国都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统治的:一种是由一位君主以及一群臣仆统治——后者是承蒙君主的恩宠和钦许,作为大臣辅助君主统治王国;另一种是由君主和诸侯统治——后者拥有那种地位并不是由于君主的恩宠而是由于古老的世系得来的。这种诸侯拥有他们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臣民。这些臣民把诸侯奉为主子,而且对他们有着自然的爱戴。至于那些由一位君主及其臣仆统治的国家,对他们的君主就更加尊敬了,因为人们认为在全国只有他是至尊无上的。如果他们服从其他任何人,他们只是把此人看作是代理人和官员,对他并不特别爱戴。

  在我们的时代里,关于这两种不同政体的例子就是土耳其皇帝和法兰西国王。土耳其皇帝的君主国是由一位主子统治的,其余的人都是他的臣仆。土耳其皇帝把他的王国划分为若干“州”[3],他派遣各种行政官员到那里去,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或者撤换他们。但是法兰西国王却处在古来就有的一大群贵族当中,这些贵族又为他们的臣民所公认和爱戴,这些贵族又都拥有各自的特权。国王除非自己冒险行事,否则是不能够剥夺这些特权的。因此,一个人如果考察这两个国家,就会认识到要占领土耳其皇帝的国家是困难的,但是如果一旦予以征服,保有这个国家却是很容易的。反之,事实证明:从某些方面来说,占领法兰西这个国家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保有它却是困难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