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理完为数不多的装甲力量之后,那些成群结队游荡的武装直升机悻悻的脱离纵深攻击,转回前沿,用密集而下的火箭弹雨洗礼着被炸成一片狼藉的日军防线,或是用劈头盖脸的机炮弹幕耕犁着满是弹坑的地面。追逐扫射着四窜逃避的日本人。
随着几架‘强-10’攻击机的到来,来自空中的杀戮再一次的掀起新的高潮。双发双垂尾、机腹、发动机等关键地区裹着厚厚防护装甲的‘强-10’就如同咆哮着的空中坦克一般,无情的撕扯着日军的防线。拥有相当防护力的‘强-10’攻击机丝毫不在意那些零星窜动上来的小口径厄里孔高射炮火的轰击。在漫天飞舞的曳光弹雨中,这些喷吐着火舌的碾磨还不留情的将不知死活的对空射击的防空阵地连人带炮炸成一片火海。
无论是这六架来自嘉手纳基地的‘强-10’攻击机、还是南线作战中,编属于第9陆航团的那八架‘武直-14’攻击直升机,中国军方在对日作战中,投入了相当一批新型技术武器。
这种将战场作为最好的新武器试验场的做法和美国人一样,为的就是在战争中能够真实的检验武器性能、发现问题、并改进这些问题,因为只有经过战火考验的武器才是最好的武器、才是士兵们身边最为信赖的伙伴。
当然了,在战争中检验的并不仅仅只有武器装备,还有部队的战斗力以及新战术的使用。毕竟中国军队能够得到战火锻炼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之前的卫国战争中,正是由于太久的和平时期麻痹了意志、放松了警惕,才使得中国军队在联军的突袭中措手不及。东海舰队在联军突然袭击下全军覆灭、南京战区空军也遭到毁灭性打击,数十万联军作战部队登陆沿海。如果不是依靠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以及中国军人那钢铁般的意志,或许战争的结局也不是那样了。
发动起来的战争机器不会那样轻易的停止,在将战火燃烧到邪恶的宿敌-日本的本土的时候,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毫无疑问了。一些新的战术正被投入到战争中。正如远征军司令员、对日作战前委总指挥-雷石中将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改变中国军队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我们不要仅仅做到天下第一陆军,我们还需要有强大的海空军。因为战争不仅仅依靠陆军、靠步兵去拼杀,还有空军、还有海军、还有太空部队,我们不仅仅做到陆海空三维,还需要制电磁、制太空。新时期的中国军队应该是一支合成化的新型军队,是一支有着强大海、空、天军作为坚实后盾的无敌陆军。”
在中央军委的授权下,卫国战争后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被迅速的装备到部队、并很快形成战斗力。这些新装备不仅仅是在重武器上,很多单兵个人装备也被迅速的下发到作战部队的手里。防刺战斗靴、携行装具、战术背心、防弹衣、数码迷彩作战服装、数字化单兵通讯装备、能够抵抗子弹直射的防护头盔,还有看似小小的背负式饮水包和野战急救包,这些都是部队人性化、新型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缺少统一携行装具、浑身上下如同蜘蛛网样背负着水壶、手榴弹弹、弹药包等等大小包袱、穿着解放鞋、头顶老式钢盔的中国军队焕然一新。
在面对敌人猛烈的阻击火力时,勇猛无敌的中国陆军作战部队也不再靠着战士们用生命、鲜血去人工爆破、炸毁碉堡火力点。装备到班、排各级基层甚至个人的数字化通讯电台可以随时呼叫炮火或是陆航直升机、乃至空军,用炮火、航空炸弹扫清进攻途中的障碍。
中国军队并没有因为空地一体化火力的拥有就陷入美军那样的危险思维,动不动就呼叫炮火、召唤空军的做法不是中国陆军的习惯,更多的时候,勇往之前、无所畏惧的中国士兵们还是用他们的智慧在战胜着敌人
第三十九章节
成群的战机狂暴的轰炸着日军的防线,雨点样的炸弹掀起阵阵雷鸣电闪。随着炮火的弹幕延伸,从毗邻对马海峡的福冈西区至筑柴郡一线,第54集团军所属第127机步师、第160装甲旅、第130机步师以及近卫集团军第85机步师全面展开,六万将士、近千辆坦克装甲车在百余架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着当面防线的日军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
夜空中满是星星点点狂乱飞舞的曳光弹,一架架战斗轰炸机呼啸着而过,掩护着地面部队的前进。咆哮着的钢铁狂潮如同惊涛样翻滚着涌向被炮火和空袭炸的面目全非的日军防线。爆炸的火光将夜空照得通亮,不时的升腾起一两颗照明弹,整片战场顿时的亮如白昼。
搭载着步兵的坦克、装甲车沿着猛烈的炮火开辟的通途,展开掩护队形向前攻击前进。迷彩涂装的车体上,用于敌我目视识别的‘☆’暗色军徽在夜视仪的惨绿中泛着诡异的荧光。前卫部队不时的和敌军发生猛烈的交火,一阵火蛇乱舞。
萧扬指挥着装甲营在战斗打响的同时立即呈菱形攻击队形展开。随着炮兵的延伸射击,急不可耐的装甲兵们在萧扬怒吼般的命令声中,迅速的驾驶着那些钢铁巨兽,向着远处那片火树银花般盛开着爆炸烟云的日军防线碾压过去。头顶上不时的有担任航空火力掩护的武装直升机呼啸着低空掠过。
“压上去,压上去,碾碎这些狗娘养的”看着战术指挥平台上清晰标注出的各车组位置,指挥车中的萧扬恶狠狠的大声吼骂着“切过去,打掉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