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集团军撤销的时候,其所属第190机步师划归给了第39集团军,这个第190师在1955年接受原驻大连苏军摩步第7师装备后并曾改称为陆军第1机械化师是中国军队第一个机械化师。 2003年的时候,第190机步师改编为第190机步旅。而第39集团军的头号王牌当属是第116机步师了,解放平壤、攻入汉城都是这支英雄的‘红军师’。第116机步师-347机步团为‘红军团’,该团3营7连就是赫赫有名的‘钢7连’了。
凭着这份光荣的军史、靠着那往昔的战功,说什么第39集团军的官兵们也不甘心坐冷板凳。英雄部队就是英雄部队,从来都不屑于做旁观者。当日军近畿方面军展开反攻,一度迟滞了近卫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的攻势时,总前委将这支英雄部队派往了前锋位置上,并决定由其和第12集团军共同担负起攻占东京的作战任务。摩拳擦掌、憋得嗷嗷叫的第39集团军的官兵们意识到这是到了由自己为第39集团军这支英雄部队再谱新的华章的时候了。
在陆军航空兵的武直群的掩护下,第39集团军以第3装甲师为突击群,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京都市外线的日军第17师团防线发起了冲击。由于在近畿地区作战,中国军队多少有些顾忌,炮火的掩护也不是以往那种猛烈的弹幕覆盖,而是改为精确的压制性炮击。在炮兵校正无人机的方位引导下,第39集团军直属炮兵旅一股脑儿的将炮弹狠狠砸向了日军第17师团的阵地。炮弹爆炸的烟云还未散尽,冲击的装甲洪流便到了日本人的眼前。
在这样猛烈的攻势下,尽管日军第17师团做着拼命的抵抗,但显然这些鱼腩并不是和第39集团军这样的虎狼之师是同一级别上的。当第3装甲师的99D型主战坦克和2005式主战坦克咆哮着碾压过日军阵地的时候,多数漆有旭日标志的日军战车都已经在火光中猛烈的燃烧起来。很多幸存下来的日本在战后回忆当时的一幕时都显得有些心有余悸,那些日本人在讲叙战地上那血与火交加的一幕幕时,依然是口沫横飞、两眼发直。没有人知道这些日本人在想些什么,是为自己最终活了下来而庆幸呢,还是为死去的胞泽而感到悲哀。没有人知道。
当第39集团军打开外线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中国远征军的老冤家-兵库反击战之后一直没有露过面的日军第1空降旅团突然鬼魅样的冒了出来。
第三十二章节
大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找不出哪一个国家会是像日本那样的充满着趣味,一个国家能够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中经历两次国家命运的大起大落,单是这一点就足一让人乍舌了。
是什么使得这个并没有任何资源的岛国从崛起走向覆灭,又从覆灭走向崛起,并最终彻底覆灭的呢,是贪婪?愚蠢?还是?其实这些都并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若是翻开日本的历史,在这个国家短短的兴盛衰落史上,人们总会发现一个名词‘军国主义’,当初普鲁士也走过‘军国主义’这条国家发展路线,但要是和日本比起来,铁血宰相-俾斯麦那是叫做睿智,而日本人却只能够叫做疯狂,一种近乎于愚昧的疯狂。日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当初确定下国家发展走向的时候,会注定下怎么样的结果。起码当初伊藤博文这一明治维新的头号功臣并不知道,如果他知道日本后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的话,这个老头子到死怕是都要和山县有朋这个事实上将日本带上不归之路的军国主义鼓吹者斗上个你死我活。
其实从客观因素上来讲,伊藤博文并不是一个疯狂者,起码他知道什么是见好而收,没有这个出色的政治家,日本赢不了那场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为日清战争),起码伊藤博文在被安重根刺杀在哈尔滨火车站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和自己一起缔造了明治维新神话的山县有朋所鼓吹着的‘皇国论’、‘军国主义’会将日本带往一条死路。没有伊藤博文,日本强盛不起来,而没有山县有朋,日本将不会走上那条死路。正是这位山县有朋,为日本开启了‘军人干预政治’的先河,也正是这位山县有朋一手创立了后来培养出诸如东条英机、石原莞尔、岗村宁次等无数战犯的陆军大学校。可笑的是,这是这些陆大的精英毕业生们,死心塌地的将他们的老校长-山县有朋指明方向的死亡之路走到了底,来拖带拽着将日本带着上了不归之路。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并没有去反思这些,尽管在他们的字典里存在有‘昭和军阀’这样的词语,但并不是说日本人就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罪、什么是恶,狭隘的岛国意识使得什么东西到了日本这里都变了味,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来说吧,本是讲求‘忠、孝、仁、礼、信’的儒教到了日本就惨遭到了腰斩,日本人别的没有学会,倒是将个‘忠’发扬到了极点,成了‘愚忠’,看看太平洋战争后期,那些鬼叫着‘曼塞’(日语意思为万岁)向着美军的火线冲上去的那些‘蝗军’,就知道什么是‘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了。什么叫自取灭亡,日本人的历史最能解释。
1886年的‘清国水兵长崎事件’是事实上日本走向第一次巅峰的开始,有人会疑问着,这‘清国水兵长崎事件’明明是我大清国的那些牛掰水兵们为了个破‘嫖娼事件’去和日本人发生矛盾的吧,并不仅仅如此,那些牛X北洋舰队的水兵在将长崎警察局砸了个精光的同时,更扬起了‘定远’、‘镇远’两艘巨舰的舰炮,硬是逼着‘大日本帝国’赔礼道歉,这不明明是大清国一次忒牛气哄哄的舰炮外交嘛。可是中国人有没有去将这一事件和接下来发生的那些事联系在一起呢?此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大清帝国的北洋舰队在1894年的甲午之战被日本人给灭了门,‘定远’、‘镇远’一艘也没跑得了。要知道8年之前被北洋舰队吓得够呛的也是这些日本人。‘清国水兵长崎事件’事实上是日本人赢了,而并不是志得意满、抖了一通威风的大清国。为什么这样说?又为什么说这是日本走向第一次巅峰的开始?,这是因为通过这次事件,日本人开始意识到如果不能击败北洋舰队,日本就不可能打败中国,于是这8年里,日本人疯狂的掀起了海军热潮,造舰、购舰,就连明治天皇都省出了‘口粮’去买船买枪。反过头来再看看大清帝国,到底是到了灭亡边缘的帝国了,也难怪日本人最终战胜了这一‘僵尸’,8年内北洋舰队没有新增一艘战舰、就连海军军费都被那位‘老佛爷’抓过去庆生修园子去了。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