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见她天真无知、不明世事,心中又是一声长叹,瞬时已明白自己跟她终是镜花水月梦一场,只觉万念俱灰,把她扶起来,退后一步,说:“公主,告辞了!”也不等吉儿回答,转身就要走,却又停住,问:“我真糊涂,竟还未请教公主芳名。”
吉儿忙道:“我叫吉儿。”
“吉儿公主,再见……不,不会再见了!”言罢翻墙而去,只剩吉儿独立夜风之中,泪流满面。
李世民向着家中方向急奔,忽从小巷中蹿出一人,拦在当道。他吃了一惊,退后一步,右手已按住了腰间配剑。却见那人纳头便拜,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李世民定睛一看,认出正是刚才隐身树中的“刺客”,忙上前扶起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何必如此多礼?”
那人喜道:“这句话说得再好也没有了。我刚才得脱大难,却反而累您陷身宫中。我本打算再进宫去,无论如何也要助您脱险,幸好您已脱身。您我今夜共历患难,何不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李世民原是少年心性,好交朋友,一听之下,喜不自胜,刚才的心灰意冷早已一扫而空,道:“那真是好极了!”
于是二人撮土为香,结为兄弟。那人自称史利,年纪略幼,便居了弟弟之位。
李世民问起他入宫的因由。史利说:“我父亲本是当今皇上当晋王时的部属,不小心触怒了他,全家惨被诛杀,只有我逃了出来,我如今是回来报仇的。”
李世民又问他是否打算再入宫行刺,史利说如今已惊动宫中侍卫,暂时不能再入宫,眼下只有先出城躲避一下再作打算。于是二人互道珍重分手。
李世民回至家中时,天已微亮。他入房合了会儿眼,见天已大亮,便又到书房去向李渊请安。他将昨晚进宫之事说了,吉儿之事自然只字不提。
李渊听了道:“果然不出我所料,皇上此举另有用意。”
李世民急道:“这如何是好?难道明知皇上要将我们置诸死地也坐以待毙?”
李渊微微一笑道:“君命不可违,眼下只有到太原上任。二郎,你昨天刚听到任命时不是很高兴吗?”
李世民面上一红,道:“那是孩儿考虑不周之故,如今听表姐一说,才知皇上用心险恶。”
李渊摇头道:“然则你当初到底认为去太原有什么好处才这么高兴?”
李世民想了一想,才说:“孩儿以为,爹爹在京中做官,天天看那皇帝的面色,当真气闷之极;若到了太原,爹爹就是一方之主,要做什么都不必太顾忌会给皇上知道,办起事来可就痛快多了!”
李渊轻轻一拍几案,说:“着啊!到太原赴任固然有弊,却也有利,若然利大于弊,则又何乐而不为?再说大可趋利远弊、扬长避短啊。”
李世民喜道:“我明白了!皇上要借突厥来打击我们,我们却也可以暗中与突厥结交,皇上便想用什么诡计也是白费心机,我们反而可以乘此机会在太原做一番在长安不便公然做的大事。到时,皇上见我们势力大盛,反而不敢向我们轻举妄动了。”
李渊微微一笑,道:“这下子你又将我们的处境想得太好了。皇上既存心对付我们,岂会猜不到我们的打算?所以我准备将家眷留在长安,以安皇上之心。我孤身赴任太原,或许皇上反能因此而体谅我的一片赤胆忠诚,延缓他的谋划。”
李世民一听大急:“爹,我可不愿再留在长安,我要去太原!”
李渊侧头打量他,笑道:“怎么?你一人去太原?弟兄们可都留在这儿,你独个儿在那里不寂寞吗?”
“去到太原,还怕结交不到新朋友吗?”
李渊点点头,肃然道:“太原人杰地灵,英雄豪杰极多,你到那儿,确实是要多多结交朋友了。”
李世民喜道:“这么说,爹爹是答应带孩儿一起去了吗?”
李渊颔首微笑。
李世民一声欢呼,叫道:“多谢爹爹!”
当下他退出书房,忽想到这一去太原,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长安来,这下子要见到吉儿,可就比留在长安要艰难多了。言念及此心中一阵难过,但随即想到这段情缘本已无望,多想何益?眨眼之间,一颗心已飞到太原去了。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秋季,杨广率领大批官员出塞巡边。他这次巡边完全是炫耀国力,那里是借以督促边境战士加强防备?反倒带了一大串文武百官、妃嫔彩女,吉儿亦有随行。
巡边大队每到一处,必催逼地方官献上美酒佳肴,侍卫随从更是横行霸道、随意鱼肉百姓,所到之处如蝗虫经过,无不弄得天怨人怒。杨广等人深居华厦之中,对这些怨恨自然一无所知,目之所及,只是威仪慑众;耳之所闻,只是歌功颂德,但觉国力空前强盛、皇威空前广被。杨广得意非凡,发梦也想不到危机正在逼近。
原来突厥的始毕可汗听说杨广巡边,所带护卫不过数千,余者尽是不能上阵厮杀的文官和女人,不禁喜出望外,决意在雁门关突袭巡边大队,活捉这大隋皇帝,从此可以躁控中原、入关为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