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了弹药的卡车就在大街上,但当地人司空见惯,不惊不怪。
中午,我们半排人乘坐二辆悍马车先回驻地去,车在半路,忽然车载电脑的屏幕上传出信息,说是现场军火发生爆炸。我们立即掉转了车头。
四五个钟头后回到现场,这时天早已暗了下来,我们先在周围设了路障,爆破专家说要等二十四小时后才能靠近现场,现在随时可能再发生爆炸。
昏暗中朝发生爆炸的地方看去,那儿的情景真是让人惊骇不已:
这是一条宽十米以上的大街,沙土路面。地上已被炸出了几个大坑,车轮滚落道房,车后大梁炸歪了,一头高一头低搭在车架子上;街两旁的店铺炸塌了十余间,四周一片焦黑。
原来,我们走后,这里又装满了两卡车大大小小的弹药。车就停在警察局大门口,一个当地司机上车刚刚发动机器,忽然发动机起火,司机吓得从车上滚下地。
紧接着油箱起火。
司机赶紧逃离。这时,车厢上的弹药爆炸了,一整车的弹药啊!
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巨响,倾刻间就将这辆卡车炸得只剩下一堆烂铁,再也难以想象出它原先的模样,而它后面的一辆卡车也开始爆炸了。
一枚弹头飞出,在一堵墙上炸开一个直径半米的洞口。
一枚坦克弹竟连穿4堵墙,最后落在墙后的学校旁边。
第二天,二十四小时刚过,我们马上赶到现场。只见附近一株大树还在燃烧,树干上弹痕累累,弹洞吓人。地面还散落许多未曾爆炸但被烧得黑乎乎的炸弹、枪弹,有的还在冒着烟。
我们立即布好警戒线,将那些想挤到爆炸现场去看热闹的当地人劝开。
有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好像在找什么人,虽然外面套着长袍,但我还能感觉得出他身上扎着雪白的绷带。
布朗告诉我,这人就是那个炸了卡车的司机,下车逃离时他惊恐地转过身,这当儿有一枚火箭弹头飞来,擦过他前胸。火箭弹居然没爆炸,只是将他的胸部灼伤了一小块。
这家伙命真大,但是当他带着一股火焦味,带着一脸惊惶,逃出后遇见美军士兵的第一句话居然是:美金,美金,你们要赔我钱!
14.3
一堆火星未灭的灰烬中“啪”的一声响,如鞭炮爆响,
//
---------------
第十四章销毁军火(3)
---------------
那几个人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有的扭身就跑,跑丢了拖鞋也顾不上捡,
有的趴倒在地,抱住脑袋不敢动弹
和我们一起来到这儿的有拆弹专家,还有负责为当地人理赔的公共事务官员。
那两辆早该报废的货车炸坏了,车主开口报价竟是二万美元,公共事务官员也真慷慨,略说了几句,便照报价赔付。
接着对被毁坏的店铺房屋作估价,也多是由当地的主人报价,不大功夫,就一一处理妥善。
手中有钞票,工作效率就是高,而且效果也特好。那些当地人喜孜孜接受了赔偿。
但是那两个拆弹专家的工作就显得吃力不讨好了。
他们必须亲临爆炸现场,走近那些尚未爆炸的炸弹,检查鉴定,挑出没有爆炸危险的弹药,指挥人搬走,对于不宜移动、不得碰撞的危险爆炸物,就要在边上做个显眼的记号,然后装上雷管和少量炸药,将它们就地引爆。
两个拆弹专家从我的车上下来,看到现场如此杂乱,遗留下来的未爆弹药如此之多,又如此集中,不由得摇摇头。这些弹药存放十几年以上,稳定性大打折扣,很难预测会在什么时候爆炸。其中那个年纪稍大的看了我一眼,说:“这真是一项自杀性的工作……”
我听不出他这是自谑还是炫耀,但眼中闪现的异光和嘴角撇出的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却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人迈开脚步,走进那一片飘游着死神的现场,他们的步伐显示出一种职业性的从容和小心翼翼。
我们在现场周围担任警戒。
有些当地群众也忒胆大不怕死,他们探头探脑的,甚至要溜进现场去看拆弹专家如何工作。我们劝他们离远点,他们还嘻皮笑脸的,跟我们纠缠。
忽然,十几米远的一堆火星未灭的灰烬中“啪”的一声响,如鞭炮爆响,那几个人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有的扭身就跑,跑丢了拖鞋也顾不上捡,有的趴倒在地,抱住脑袋不敢动弹。那狼狈样儿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原来刚才不知有谁恶作剧,将一只废电池丢在焚烧的垃圾中。电池被烧爆裂,引出一场虚惊。
由于当时现场有两大车弹药发生爆炸,炸毁了大半条街,所以现场清理工作十分艰巨,忙到天黑时,我们才处理了一小部分。估计全清理完得花三天时间。
为安全起见,我们在现场重新布上了警戒线,驱走了好奇的围观者,近半夜时,才就地躺下睡觉。
夜里很冷,风又大,地面上冰凉冰凉的,有人受不住,就躲进车里。但里面空间太小,睡上一小觉,就憋得骨头酥麻、肌肉酸痛,不得不又睡到地上去。
我个儿不高,这会儿便显出了优势,抱了睡袋爬到悍马战车的前车盖上,舒舒坦坦地躺下。
车载仪器机件耗电大,所以每过二三个钟头就得发动机器给蓄电池充电。我们现在已适应了艰苦的环境,所以发动机的转动并没有吵醒我,那热量倒是帮我驱散了夜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