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将军请坐!辛老弟随意!”沮授不冷不热的对着进门的两人招呼道。
高干脸色一变,想不到沮授看到自己两人进屋,竟然没起身相迎,反而是自顾自的坐在窗口读书,连头也没抬一下。
“好!好!”辛评立刻拉了高干一把,笑道:“沮兄清高之士,不拘俗礼,将军随意坐就行!”
高干本来有点恼怒,听到辛评这样说,立刻释怀。反倒觉得是沮授是把自己当自己人看待了,也就微微一笑,坐在了沮授附近的一个软垫上。
“嗯哼!这个……沮先生才名远播,如今那张辽小贼兵围邺城,不知道沮先生可有退敌良策!”
高干胸无点魔,虽然心中很想先跟沮授假意客套一番,谈谈风月。无奈组织不出好的言语,就干脆直接向沮授提出了要求。
“沮授微名,当不得将军谬赞!至于如何退张辽,自有军中才能之士负责!沮某不在其位,不敢谋其政!” 沮授淡淡的道。
还是头也没抬一下,翻了一页手中的书卷,继续认真的读下去。
“呃!呵呵!这个……”高干尴尬的一笑,“沮先生乃是冀州名士,若是冀州落入张辽手中,沮先生面上也不好看!”
“哼!当初韩州牧丢冀州时,沮授面上已经不好看了!”
喝!你高干是什么人,那点小算盘我还会不知道,如果不是早有定计,我又那里愿意见你这样的小人。
高干见人情攻势无效,本来想让沮授只是出出主意的打算落空,不得不降下脸面来直接要求道:
“先生高才,高干佩服!如今邺城正逢危难之秋,还请先生能够出来挽救危难,帮忙守住邺城!”
“邺城危难,与我何干?”
“这个……”高干无语。
对呀!邺城失守,他好像是不用负责呀。
“沮兄!战乱一起,受害的还是满城百姓。还请沮兄以满城百姓为念,出面帮忙守城!”旁边的辛评看到高干说服不了沮授,只得亲自出面说情。
“对!对!还请先生以满城百姓为念!”高干连忙附和。
又笑着补充道:
“如果先生能够守住城池,高干愿意为先生向主公请功,到时先生必能得主公重用,高官厚禄,全都不在话下!”
他现在到突然开起窍来。
沮授脸上一副不屑的表情,但因为侧对着高干,这副表情并没落入他的眼中。
“唉!高将军!沮授岂是那种贪慕名利的小人!不过辛老弟说得有理,为了满城百姓,沮授少不得走上这么一遭!”
沮授这话说的有窍门。他只说为了满城百姓,不得不走上这么一遭,并没有说一定要守城。
别说高干头脑简单,没听出这话里的意思。就算旁边的辛评,同样没听出这里面的窍门。
“好!好!如此就好!”高干笑道。
嘴上连声的称赞着,内心却是暗自嘀咕。什么为了百姓,如果不是我在后面补上一个高官厚禄的承诺,看你还为不为满城百姓考虑。
“呵呵!沮兄!如今张辽即将攻城,还请沮兄赶快制定一个退敌良策吧!”
辛评对于沮授愿意帮忙也是非常高兴的。当初韩馥在的时候,他们就是很好的朋友,看到这么一个好友得不到重用而沦落为白丁,内心还是很伤感的。
“尚未明了敌我军情,如何就能制定退敌良策了!”沮授笑了笑,随手将书卷放在旁边的案上,站起身来道:
“还是先去看看敌我军情吧!”
高干辛评两人也立刻站起身来,一边给沮授介绍当前的情况,一边陪着往城门方向走去。
刚刚放在书案上的那卷书,一阵风吹过,露出书面的书名。
上面分明写着的是“政论”二字。
而且那二字不是呆板的印刷体,却是非常漂亮的手写行楷。
*********************************************
张辽高顺率领大军站在邺城城头。
前方就是中原最大的几个城池之一邺城。
“高大哥!今日一战,事关重大,能否攻克城池就看你们了!”张辽微紧着眉头对身旁的高顺道。
“文远!主公仅仅是要求我们袭击袁绍后路,逼其从白马退兵,如今你不但完成了任务,还大败袁绍骑兵,夺得战马上万。何必再要执著于攻克邺城呢?”高顺有点疑惑的道。
攻克只有一万人防守的,对于“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陷阵营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在让他在一天之内攻下来,却几乎是不可能。就算是他高顺,也不敢下这个保证。
“唉!高兄!主公令我三日内攻入魏郡,我却因为张杨拖延补给,导致出兵之时,已经晚了一天。虽然未致主公大败,但我心实在难安!何况我还未得主公号令,擅杀了张杨那厮。如果不攻克邺城,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对我信任有加的主公!”张辽沉声道。
高顺听了又紧了紧眉头。心中暗叹,为将者,最忌的就是感情行事。文远作为一员到目前为止百战百胜的大将,一旦被感情蒙蔽了眼睛,也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