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 《细说三国》作者:黎东方【完结】
代序(序一)
说三分——序黎东方先生《细说三国》(序二)
原出版自序 写在《细说三国》之前
一 合久必分
二 黄巾
三 董卓
四 吕布
五 袁术
六 公孙瓒
七 陶谦
八 早期的刘备
九 袁、曹之战
一○ 乌桓
一一 公孙度
一二 公孙康
一三 公孙渊
一四 孙策
一五 孙权
一六 诸葛亮
一七 赤壁
一八 孙夫人
一九 荆州问题
二○ 益州易手
二一 曹操收降张鲁
二二 刘备攻取汉中
二三 刘备称王
二四 孙刘翻脸
二五 汉吴同盟
二六 诸葛亮北伐
二七 诸葛亮的为人
二八 蒋琬
二九 费祎
三○ 从董允到樊建
三一 曹家的事
三二 孙家的事
三三 刘家的事
三四 司马懿
三五 司马师
三六 司马昭
三七 姜维
三八 分久必合
出版说明
一、本书原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分为上下两册出版,今合为一册。
二、由于两岸政治环境与史学观点的差异,经作者同意,在这次出版时,我们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提法稍作修改。因受上下行文限制或其他原因难以修改的部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
代序
(序一)
顾毓琇
人类有文化,文化成历史,历史即文化。
黎东方教授将重印《细说三国》,函嘱以诗词代序。一九九二年以后,余已停作诗词,因此只能抄录旧作若干首,以应雅命。
满江红
长江赤壁(上阙)
滚滚长江,浪淘尽,英豪俊杰。叹蜀相,鞠躬尽瘁,出师未捷。借箭东风烧赤壁,抚琴天水悲明月。至今留,两表见忠贞,空心血。
临江仙
用李清照韵
玄武名湖湖水涨,紫金山色青青。挑灯夜饮到天明。春归碧霞岭,人老石头城。金粉六朝多少恨,秦淮旧事伤情。苍松犹在放芳馨。玉笙吹散曲,花影惜飘零。
南乡子
用辛稼轩韵
滚滚大江流,无限风光黄鹤楼。天下兴亡多少恨,休休。明月轻舟赤壁游。极目望神州,大地丰收众志酬。千古英雄无敌手,悠悠。如画江山何所求。
菩萨蛮
用辛稼轩韵
贺兰山下西江水,长安北望离人泪。街雁报平安,可怜江上寒。春光留不住,江水东流去,江岸有垂杨,能教夏日长。
以上数词,分咏南京(吴)、成都(蜀)及长安(魏)。兹录二词,祝文艺复兴,以颂黎东方教授的历史名著。
临江仙
文艺复兴一九九一年
文艺复兴今日事,开来继往精神。山河大地尽回春。九州同意志,五族一家亲。诗圣词仙书画妙,况加科技更新。年丰物阜最堪珍。仁人心日月,天际摘星辰。
一剪梅
一九七二年
浩荡长江卷浪花。大哉中华,美哉中华。黄河一泻倾天下。复兴文化,发扬文化。雪耀昆仑映日斜。易水悲笳,胡马鸣笳。巍峨五岳彩云霞。爱我邦家,护我邦家。
黎东方教授受业于梁任公先生。任公先生在清华讲《历史研究法》,东方教授得其真传,留学巴黎,讲学美邦,著作丰富,发扬文化。
作此代序,祝寿而康。
一九九八年十月于费城
时年九六
附诗四首
(一)和李白《忆东山》
奇才楚屈子,汨罗起浪花。
江山摇落处,空忆贾长沙。
(二)和王之涣《登鹳雀楼》
长城延万里,黄河九曲流。
千年大雁塔,天际耸层楼。
(三)和杜甫《蜀相》
锦城翠柏早成林,丞相祠堂最足钦。
自有丹心昭日月,长留华表矢忠忱。
三分天下隆中策,六出祁山汉帜临。
昭烈帝陵呵护在,英雄终古感知音。
(四)和杨慎(升庵)《武侯祠》
茅庐三顾怀先主,诸葛画谋史迹闻。
剑阁关山愁落叶,锦城江水漾秋分。
回想蜀汉争雄日,怅望峨眉入暮云。
五丈原头想往事,猿啼巫峡绿沄沄。
说三分一一序黎东方先生《细说三国》(序二)
唐振常
黎东方先生既以九二高龄于一九九八年初逝世美国,他那写完出齐从史前到民国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雄伟计划,自然中道而废,这于黎先生的名山事业自是莫大遗憾,而对喜读“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众多读者来说,更感损失无穷。所幸黎先生生前已有台湾传记文学丛刊《细说三国》上下册之刊行,上海人民出版社信守前约,今兹出版《细说三国》大陆版,我承命续为之序,今番拜读黎先生两年前寄来的这部大作,写下这篇序文,惜不能就正于黎先生之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