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把枪埋在地瓜沟里,在上边盖上地瓜蔓,隐蔽好,便绕过鬼子的岗哨,回到枣庄。老洪到了炭屋子里,已经是下半夜了。
天一亮,王强依旧到站上去。老洪叫来小坡,交代他天亮以后带点干粮,背个粪箕子,到埋枪的附近守望着,他就直奔向南山边的小屯,去找老周了。
当老周听到他们搞到了枪,一把抓住老洪的手,摇晃着,欢喜的叫着:
“咦!老洪!你真行!”
“这算得了什么?”老洪微笑着回答,“你快送信到山里,叫咱们的队伍来取枪,时候长了怕会丢失。在土里埋得太久了,也容易损坏武器。因为枪都是新的。”
“好!现在马上派交通去……”老周正要出屋门,被老洪一把拖过来。
“老周,你给山里司令部捎个信,能不能给我们捎两棵短枪来,因为我们最近就要组织起来啦。”
老周连声喊着:“行!行!”就匆匆的出去,派交通去了。回屋后,约定天黑以后把武器取出来,山里会派人来接。这天晚上,老洪和王强、小坡,三人到地瓜地里,取出了武器,到小屯去了。快要进庄时,突然一个岗哨向他们叱呼:“谁!干什么的?”老洪知道是自己的队伍过来了,他是多么熟悉这个声音啊!
他答了话,随着他的话音,老周和另两个人影,向他跑来。老洪在黑影里一看,看到老周身后,是他们的张连长,另一个是指导员,一见面他们紧握着手,兴奋得要拥抱起来。回到屋里,他们把武器放下,老洪才在灯光下更仔细的端详他过去的连长和指导员的面孔。那黑瘦的面孔,说明他们为革命多么辛苦,但从他们眼睛里却看出愉快和力量。半年没见面了,老洪和王强,在连长和指导员面前,有点久别重见亲人的、带苦味的狂乐的感觉。小坡在旁边拆除枪上的稻草。
当连长看到摆在屋里的、一排排崭新的、发青蓝色亮光的武器,郑重的对老洪和王强说:
“临来时,张司令和政委委托我向你们传达:由于你们为革命的英勇行为,要我代表部队,向你们致以谢意!”
老洪为上级的奖励感动得眼睛里泛着泪水。他立正挺站着,严肃的回答道:“请你转告上级,我们要为党的事业更好的战斗。”
连长和指导员从身上摘下了两支匣枪,交给老洪和王强,说这是上级要他转交给他们的。老洪把短枪从匣子里取出,把两只木制的匣子又交回连长:“在敌人身边作战用不着这个。”老洪和王强把光光的枪身子别在腰里,王强把自己的那支手枪交给了小坡。
因为这庄离枣庄铁路线很近,敌人最近有“扫荡”山里模样,部队不便久待,当夜就匆匆进山了。临行时,连长对他们说:
“我们夜里来回过铁路,路边的碉堡,常对我们打冷枪,这次过铁路,我们要用这挺新机枪,对准敌人的碉堡眼,扫他一梭子试试怎样?”
当老洪、王强、小坡和部队分手后,在走回枣庄的路上,听到西南铁路边有几阵“达……达……”的机枪叫唤,老洪猜着是连长带部队过铁路时,在打鬼子碉堡。他听到这清脆的音响,高兴地笑了。正文 第三章 合伙开炭厂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 http://www.txtbook.com.cn
半个月以后,一个下雪天的上午,老洪到小屯去。当他拍着身上的雪,要进庄的时候,看到庄头上的一家门楼底下,站着一个扛枪的庄稼汉,在打量着他。不一会儿,那庄稼汉朝他走过来,问道:
“你从哪里来?到这里干什么的?”显然是个放岗哨人的口气。
“枣庄。”老洪简短的回答,“来找老周的。”他指了指西边那个门。
一听说是从枣庄敌人据点来的,放哨人的眼睛就放尖了,又不住的上下打量着老洪,冷冷的问:
“你找他干啥?”
“我和他是老朋友呀!”说到这里,老洪哈哈的笑起来,“半个月前我还来过的。”
这时从街那边又过来一个扛枪的人,他看了看老洪,仿佛认识似的,很和蔼的说:
“你来找区长么?他在家,我领你去!”
“不用,我知道。”老洪说着就大步走进老周的门里。等老洪进去后,扛枪人低低的对放哨的人说:“你不认识他么?那天夜里他来送枪的。”
“他就是在鬼子火车上搞枪的人吗?”放哨人瞪着眼睛问。“是呀,那天他来时,我见过他。听说他过去和区长,在一块打过游击。”
“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呀!”放哨人说,“他出来,我得好好看看他!”
老洪一见老周,就笑着问:“你什么时候当区长了呀!我被你们的哨兵盘查了一阵,这儿真有些根据地的味道了。”老周弄了些柴火,给老洪烤着,笑着回答:
“因为我在这一带地方关系比较熟,咱们的峄县办事处就确定我在这里当区长,开展这一带的地方工作。现在我已初步把南山沿这一片庄子的抗日民主政权组织起来了。部分的庄子已成立了农民自卫队。刚才村边问你的那个岗哨,就是本庄的农民自卫队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