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老人的讲话,老洪才感到他们过去这一段斗争,在敌伪以及沿铁路线人民群众的心里,引起多么大的影响啊!他现在又要带领他的队员到老人的家乡去迎接新的斗争任务了。现在他迫切需要了解的,是那里的一部分未来的队员的情况。他问:
“他们人数、装备怎么样?”
“九个人,五棵枪!”
“都是短枪么?”
“不!四棵长枪,一棵短枪;步枪都是土压五!”
“土枪不管用,上火车找步枪也不得劲呀!”王强从旁边插进话来了。
“是呀!我们也很想弄短枪呀!可是没机会。搞这几支土枪也还是费尽了唇舌,从地方上动员出来的,我们那里的地主很顽固呀!”老人诉苦似的说。
老洪点了点头,他从老人的话里听出来,他未来的队员们还没有经过什么战斗锻炼。到那里后,应该很好的影响一下他们。接着他就和政委、王强商量了行动的时间,然后对老人说:
“我们明天晚上出发!”
“好呀!越快越好!”
“明天白天我们移到洪山口,天一黑我们就过津浦路,”政委对老人说,“那里的路你都熟吧!”
“熟。”
“那么,你就作我们的向导吧!”
“保险没有错,”老头肯定的回答。
“你能走得动么?”
“别看我年纪大,一天百八十里路,我还可以和你们年青人赛赛,前些时我到山里去看张司令,九十里路两头见太阳。”政委叫小坡在屋里打了个地铺,照顾冯老头睡下,他和老洪、王强,在仔细研究着出发动员的问题。
第二天,这支小部队顺着道南的一溜山坡,向西移动。这东西一带山坡下的村庄,离鬼子占领的枣庄铁道线有十多里路。除了扫荡,敌伪还没活动到这里。晌午,天很热,他们在一个小山村庄头上停下休息。庄里的老百姓都拥上来看这支从东开过来的小队伍。庄稼人在窃窃的交谈着:
“嘿!看这一班子人多整齐,又年青,又神气,一色的匣子枪!……”
这山村里也常有抗日游击队出现,扛着土压五,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整齐的游击队。一排溜十八棵匣子枪,每人都是一身蓝色裤褂,穿在身上是那么合体;走起路来利利索索的分外精神;胸前一排密密的布扣子,这是在枣庄矿上常见到的式样。红色的绸子在匣子枪把手的地方随风飘动。全都是黑色的力士鞋子。排起队来一般高,又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强力壮,脸上发着红光。大家都在望着那个眼睛非常有神的在队前讲话的带队的人,声音是那么响亮,挥动拳头,满身都是劲。
冯老头在庄稼人的称赞声里,摸着胡子,咧着嘴笑着,对身边的李政委说:
“这简直是一群小老虎啊!”
政委笑了笑,等老洪讲完话,便对他说:
“大队长!队员们这种穿戴,到农村来有点刺眼了。我看到那边去后,我们的服装也要换一换,更适合于农村些才好。……”
“这是王强同志的点子,”老洪说,“他听了你的动员以后,认为到那边去,要给新参加我们部队的人一个好的印象,他就把枣庄搞火车得来的家当都搬出来了!”
这时王强走过来,听到大队长和政委的谈话,就眨着小眼插进来说:
“政委!我们这一去,可得象个样呀!我们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使人家看到咱这枣庄搞洋行、打票车的铁道游击队,到底不熊气呀!穿戴好,武器好,这一切都是从鬼子手里夺来的呀!”
“这样对他们,当然是有作用的。不过我们这次是到一个新地区,而且是农村,在服装上和农民很悬殊,就会随时暴露我们的目标。暂时这样搞一下还可以,因为那地方可能是个空隙,以后斗争残酷了,我们就得和农民一样打扮了。”“对的!”老洪点头同意政委的意见,“咱们应该走乡随乡才对!”
“对!”王强眨着眼,摸了一下自己的分发头,笑着说,“这个样子,在枣庄很普遍,可是在农村打游击就吃不开了,到时候我领头剃掉它!
队伍又向西进发了。傍晚到达洪山口,出山口不远就是津浦干线。他们在一个山庄里吃晚饭,准备天黑后,横越津浦路。
在吃饭前,政委和老洪、冯老头三个到山口的高处,眺望着西边的地形。三个人站在高石头上,身上浴着夕阳的红光,静静的屹立在那里,象三座紫色的铜像。
政委向西望去,眼前除了一两个小山头,全是一片碧绿的平原。津浦铁路象条黑线似的,从北向南伸去;在右边铁路尽头的绿树丛里,有个巨大的水塔伸出,那就是临枣线和津浦线的会合点——临城车站。他把眼睛越过铁路向远处望去,看到一望无际的湖水,夕阳照耀着水面,泛着一片琥珀色的光。靠近岸边有一座黑色的小山,象伏在水里的一只骆驼,背峰露在水上,政委便问冯老头:
“那是什么地方?”
“微山岛,方圆有十来里,上边有六七个小庄子,据说那里是汉张良隐居的地方,是真是假不知道,不过那里确有个张良墓。这山岛西北边是上百里的水路,东边靠陆地较近,坐船走八里水路就靠岸,再往东走一里陆路,就是沙沟车站了。从临城往西到湖边,走十多里上船;从杨集上船到微山,得走十八里水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