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之魂_邓贤【完结】(14)

  抛进血泊中。更多的人听见枪响,不是拿起武器战斗而是争相钻出营房和阵

  地,向着中国境内的山谷和丛林溃逃。

  少数守军进行了英勇的还击,但是日本的坦克的履带只用了几个小时

  就碾碎了所有抵抗。

  日军缴获的军火武器和战争物资堆积如山。这些物资后来在日本进攻

  中国和印度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晚,渡边师团长噙着激动的热泪将一面太阳旗挂在最先冲进腊戌的

  坦克上。第五十六师团穿插成功,师团向军司令部发出报捷电。

  同一天,各个战场的日军都开始向敌人大举进攻,套在缅甸盟军脖子

  上的绞索被拉紧了。

  2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缅甸盟军三方指挥官在曼德勒西南小镇皎

  施举最后一次联席会议,讨论紧急撤退的对策。出席会议的有美国将军史迪

  威,中国指挥官罗卓英和杜聿明,英方是亚历山大总司令。另有参谋军官数

  十人。

  史迪威头戴上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式宽边战斗帽,身穿卡其布士兵服,

  不佩戴军衔,也不刮胡子,一副怒气冲天和玩世不恭的样子。罗卓英大腹便

  便,怏怏不乐:杜聿明则满脸阴鸷,心神不定。只有英国人显得情绪很好。

  亚历山大像个衣冠楚楚的绅士,嘴里衔着雪茄烟,并不时对他的参谋们开上

  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会议开始,尴尬数分钟。形势很清楚,盟军已经落入敌人的三面包围

  中,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退到印度去。

  亚历山大发言:

  “诸位先生,我很容幸地报告大家,鉴于日军已经攻占腊戌的严重局势,

  敝国政府正式通知本人并由本人转告诸位:不列颠联合王国准许中国在缅甸

  的军队及其装备到印度避难。有一点需作说明:按照国际惯例,贵军入境前

  须申报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矛以收容,并在指定地点集中管理,诸位如果

  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此协商解决。我的话完了。”

  一片难堪的沉默。

  很明显,英国人达到了目地。他们既有理由从容不迫地撤出缅甸,又

  能体面地收容中国十万大军,这些军队日后还能帮助保卫印度。这样的好事

  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将军却无地自容。他们原本到缅甸来是为了拉英国人一把,不料

  反倒成了难民,落到被人家收容的地步,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柄?!

  杜聿明站起来发言。

  “先生们,我的部队不能接受亚历山大将军的好意。既然我们从中国来,

  就该回中国去。我想我有自己的国家,不必上印度去做难民。我相信日本人

  挡不住我的道路,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话。”亚历山大做个遗憾的手势,宽

  鸿大量地表示理解。

  “如果杜将军什么时候改变了主意,我本人随时表示欢迎。”

  罗卓英悄悄阻拦杜聿明:“我们应该先向重庆请示在说。”

  杜不理睬,历声回答:

  “谢谢阁下,杜聿明决不会改变主意,除非我不再是军长。”

  史料载:“……杜聿明戴上军帽,凛然退场。”

  史迪威无动于衷地喝着浓咖啡,把玩咖啡杯子,咖啡的苦味悄悄在嘴

  里漫延。他突然觉得自己处境同喝咖啡很相似——本来可以放一把糖,可是

  人们偏偏喜欢自讨苦吃。

  缅甸之战远甚于咖啡之苦,它简直是一场恶梦,把人折磨得要疯。好

  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史迪威唯一自慰的是没有像新加坡和菲律宾盟军那样

  挂出白旗投降。

  杜聿明一走,罗卓英再也坐不住了。他只是个空头司令,既约束不了

  杜聿明,又得罪不起史迪威。于是他左右为难了一阵,也悄悄抓起了帽子。

  “罗将军大概打算跟我上印度去,对吗?”史迪威突然抬起眼睛,讽刺

  地问。

  “不不……将军,你知道,我得立刻向蒋委员长请示。”这位有职无权的

  总司令结结巴巴地解释。

  “你又错了,你该先向我请示才对。可是我命令你一个人撤退到印度有

  什么用处呢?”史迪威说。

  罗卓英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终于叹口气,抓住帽子的手又慢慢松开

  来。

  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默没能持续多久,屋外响起了尖锐的空袭警报声。

  很快天空中传来日本飞机的呼啸和扫射。会场大乱,人们纷纷跑到屋外去躲

  避。罗卓英趁机抓起帽子,连蹦带跳地溜走了。屋子很快空下来,会场上只

  剩下两个面对面坐着穿军服的人:一个是衔着雪茄烟满不在乎的英国绅士亚

  历山大,一个是抽着烟斗若无其事的美国中将史迪威。

  “先生,我能帮什么忙吗?”四目相对,这回亚历上大没有摆架子,诚

  心诚意地问史迪威。

  史迪威朝他探探身子,嘟哝了一句《圣经》上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