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放战争_王树增【完结】(178)

  此时,郑州守军已经全部走出郑州城,队伍的前锋在薛岗被阻,指挥中心还在老鸦陈寨,后卫部队过了距郑州六公里的十二里屯——国民党军暴露在郑州以北的旷野中,已无回撤的任何可能。

  秦基伟认为,凡是突围逃跑的队伍,总是两头强中间弱,于是命令二十六旅突击逃敌的腰部老鸦陈寨,攻击时间定在下午十五时。

  下午,没等二十六旅发起攻击,第九十九军参谋长佘辉庭亲自指挥三个团,对七十九团的阻击阵地发起猛烈冲锋,企图在薛岗与苏家屯两个村庄之间撕开一道缝隙。在几十门火炮和机枪的掩护下,三个团的步兵冲进两村之间的洼地,北面赶来接应的国民党军也开始向这个洼地靠拢,南北两敌之间的距离仅剩一千五百多米。七十九团官兵在密集的两面炮火中,利用每一道土坎和每一道断墙顽强抵抗。秦基伟给团长任应和政治委员田耕打电话:“坚决顶住,郑州之役全胜,此是关键一着。”十五时,二十六旅对老鸦陈寨的攻击战打响。炮火把寨墙轰开后,各团从四面突入寨内,国民党军拥挤着四处逃散,老鸦陈寨旁边的公路上车炮拥塞,人马践踏。从北面增援的国民党军远远望见一片溃败的景象,竟急忙收缩兵力开始回撤。郑州守军北逃不成,就往东朝开封方向跑,但是七十六团早已在那个方向等着他们呢,混乱的队伍刚一出现,立即受到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拦截射击。惊慌失措的郑州守军只好又往回跑,最后全部拥挤在方圆不足两公里的野地里。

  第十二章淮海战役:喊杀之声不绝于耳(5)

  郑州之战最后的战果是:歼敌一万一千余人,除第四十军军长李振清负伤逃跑之外,第四十军少将参谋长尹继英、一六师少将师长赵天兴被击毙,第九十九军少将参谋长佘辉庭、二六八师少将高参李福五等被俘。

  本来是配合华东野战军的牵制作战,由于国民党军出人预料地将郑州放弃,毛泽东原来设想的淮海战役(小淮海)结束后再西进作战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这就使得战场态势呈现出新的格局,即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已处于从东西两面夹击徐州的作战态势上。

  中原野战军占领郑州的当天,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建议中原野战军“迅即全军东进”:

  刘峙认为我华野有出苏北企图,停止邱(邱清泉)、孙(孙元良)向鲁西南行动,以李(李弥)兵团之第九军加入东面防堵,以邱兵团由商丘向砀山收缩。白崇禧则为对付我二、六、十纵,以黄(黄维)张(张淦)两兵团向桐柏方面进攻,陈邓攻郑作战完全不受南面威胁。因此,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钳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

  同一天,毛泽东再次致电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

  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白崇禧)部黄(黄维)张(张淦)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吸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有利于我陈邓在攻郑胜利后,以一部或大部或全部向东行动,协同三(第三纵队)广(两广纵队)两纵,不但牵制孙(孙元良)、刘(刘汝明)全部,而且可能牵制邱、李一部。具体行动在攻郑后决定,我们预计是以一部留郑州、淮阳之线,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这是毛泽东根据战场态势变化作出的一个重要的设想,即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共同进入徐州战场。其中,建议中原野战军对宿县、蚌埠发起攻击,已经明显带有合围刘峙集团进而展开决战的意图。

  宿县,徐州以南津浦铁路线上的重镇。

  蚌埠,宿县以南津浦铁路线上的重镇。

  一旦占领宿县与蚌埠,就等于截断了徐州战场上国民党军南撤的退路。

  出乎陈毅、邓小平的预料,郑州丢失后,国民党军随即放弃了开封,全部兵力东撤蚌埠以拱卫徐州,致使中原野战军未费一枪一弹重新占领开封。

  开封被占的那天,即十月二十四日,陈毅、邓小平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中原野战军东进作战的三个方案:一、向东歼击集结在蒙城附近的孙元良兵团;二、向东直接出击徐蚌线,攻占宿县、蚌埠;三,东进至河南商丘地区,待黄维兵团东进时寻机歼敌。

  第二天,中央军委复电,认为中原野战军“应从现地取捷径”南下蒙城集中,因为位于皖北的“蒙城是机动地带,可东、可西、可南、可北”。然后,再从蒙城“直取蚌埠,并准备渡淮南进”,“控制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淮南铁路以东、运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如此一来,徐州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必定要“分兵南压”,或者是位于华中的白崇禧集团要“调兵向东”,华东野战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歼灭刘峙系统五十五个师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十八个师左右,取得大胜”。

  第十二章淮海战役:喊杀之声不绝于耳(6)

  陈毅、邓小平回电,认为挺进淮南不妥,因为地域狭小,缺粮缺水,大兵团难以机动,因此主张部队集结在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的永城、亳州、涡阳中间地区,这样“无论出宿蚌线或打孙元良均更方便”。而目前还是“以力求歼击孙元良为第一要着,如不好打,则向宿蚌线进攻”。就在这时,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准备攻击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老河口地区,驻守在那里的国民党军是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团第二十军,白崇禧急忙命令黄维西出增援,这就使得黄维兵团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掉头向东。同时,孙元良兵团的两个军已从蒙城北进至永城,而刘汝明的部队也有放弃商丘东移的迹象。根据国民党军的行动变化,陈毅、邓小平再次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改变原拟的作战方案,新方案的要义是:中原野战军全部进入徐蚌战场,负责牵制邱清泉和孙元良两兵团,如能达成歼敌目的,可直接东进攻击徐州,配合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