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1:“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出于《庄子内篇·齐物论》
第二十二章 颍川阳翟逢故旧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缓缓行驶在通往颍川阳翟的官道上。
李青筠就坐在前车的车厢里,与他同车的则是书童半山、作书童装束的丫鬟澈菊。
离开登封之时,自然不似当初冒牌“亦筠公子”走时那般,有一众士绅依依惜别相送的场面,不过还是来了几名书院中学画的子弟为其送行,其中更包括新结识的朋友方玮兰,在峭寒秋意中也营造出了一番萧瑟景象……
这会儿,马车中的李青筠正低头深思,他掌心中握着一枚玉璜,以羊脂白玉琢成,温润莹泽;取透雕龙形,精巧细腻。
此物正是他从张玄良留下的铜箱中得来!
所谓“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早先的玉璜就是一种礼器,到后来为贵族所喜,多以此作佩饰。
李青筠手中这枚玉璜就是佩饰,其形环作半圆,呈扇面状。良材美质、镂玉雕琼,当得上传世之珍品!
然而,张玄良留下这玉璜,究竟是何用意呢?
铜箱中并没有得到李青筠本来要找的答案,除了这枚玉璜,就只还有一张手绘的帛图。
帛图分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简单勾勒出一方山川地理,下半部却是一座府邸的布局示意图。
上半部分的地形他们已经分析出来,恰巧便是此行要到达的地方——颍川的治所阳翟!
图中府邸具体指的是哪里尚不清楚,褚彦超与包柄均已经先行过去打探了。
那份帛图看来似是一张传说中的“藏宝图”了,不过李青筠觉得,张玄良既然如此郑重其事地将它深藏在藏书楼秘地,又设计了后世穿越者才能打开的暗锁,只怕还另有深意,便如同自己手中的这枚玉璜……
“少爷,打从早起上车您就一直握着这玉璜,看不够似的!莫非此物件乃是张姑娘送予你的?”澈菊在旁抿嘴笑道。
自离开长安以后,大约因这男儿打扮使她少了许多拘束,澈菊的话明显比过去增多了,脸上也常现浅浅笑容。
李青筠笑了笑:“应当说,是别人托张姑娘送予我的!”
小铜箱的秘密却是仅褚、包两人知晓,连澈菊也不清楚。
“少爷!”护卫邓吉打马过来,揭开马车轩窗侧方的帏帘,探头问道:“行了这许久,您看前边是不是找个地方歇息一下?”
李青筠略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这等小事他自己安排即可,何须请示?
瞥眼间却见到邓吉飞速地朝澈菊看了一眼,目光随即又垂了下来,神情有些扭捏……
李青筠这才恍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于是他又转而看向澈菊——
感受到李青筠探寻的目光,澈菊俏脸一红,低头道:“少爷,邓护卫问您呢!”
李青筠轻轻一笑,“歇息一下也好!”
车外的邓吉耳根也有些红了,忙点头应是离开。
若是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外院的护卫与仆役是不能窥伺内宅侍女的,当初李玉成就是因为在成纪李府与侍女私通往来被赶出府的,此后才得以被李青筠收入门下。
不过李青筠不大讲究这些,眼前又是出门在外,邓吉与澈菊不免多有接触,两人年少方艾,暗生好感也是自然。
澈菊从小就跟在李青筠身边,与他感情笃厚,邓吉也是自李青筠离开成纪府就一直跟在身边的,素来稳重,若能成就一桩姻缘,倒也不失为美事。
想到这里,李青筠笑吟吟地看向澈菊,适才澈菊取笑自己,现在却轮到自己奉还于她了。
“少爷,您可别想歪了,不是那样的……”见他如此模样,澈菊忍不住申辩道。
“我想歪什么了?”李青筠奇道:“你倒说说看!”
澈菊气结,只低头搓着衣角,愈发红透双颊。
她本来模样清秀,此时的嫣红却使得素净的容颜平添了几分艳色,格外动人。
半山在旁低头偷笑,却被澈菊余光瞥到,恼羞着轻声嗔怪:“你也这般不老实!”
李青筠终忍不住大笑,“连我都数落进来了!”
澈菊方才意识此言的不妥,又羞又窘,更垂头不发一语。
深秋峭寒,然小小车厢内却温暖如春……
~~~~~~~~~~~~~~~~~~~~~~~~~~~~~~~~~~~~~~~~~~~~~~~~~~~~
颍川为豫州九府之一,也是豫州的州治所在,其治所阳翟位于登封以东偏南,一日可达。
黄昏时分,两辆马车踏着暮色静静驶入了阳翟城。
“云青兄弟!”
正当李青筠一行打算驶往客栈落脚之时,不料城门口有人招手呼唤!
竟是古风书院会课时有过短暂交往的颍川士子黄名秀,其字希仁。他一身衣衫华美,静立于城门附近,见到李青筠后一脸欣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