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筠笑道:“那是因你太过聪明,老天看不过去了,所以给你添点儿小麻烦。天不允全,十全九美就好!”
“听你如此讲来我倒舒服多了!”罗文幍笑道:“亦筠惯会安慰人。”
又走了一段,罗文幍忽然斟酌着说道:“亦筠,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来……”
李青筠微感诧异:“文幍何时如此见外,有话但讲何妨?”
“亦筠素来识见清明、行事澹定,然文幍时有觉得,君心远在遥遥之外,甚或恍若非此世间之人,淡然旁观,诸事与子无碍……想来君子风度超然,不滞于物,便当如此罢?”
说到这里,罗文幍面向李青筠,郑重言道:“然亦筠亦须听文幍一言,世间人行世间事,既入红尘如何不惹尘埃?君子有当为之做、当担之责,奋然投入方不负男儿此身!”
罗文幍说完又觉自己语气过重,补充道:“文幍之辞或有偏激,然皆为肺腑之言,望亦筠万勿见怪!”他语出真诚,平日难得讲出这许多话语。
李青筠闻言神色凝重,沉默半晌。
所谓旁观者清,李青筠两世为人,不论所求为何,隐约间不免存着一丝过客心态。
“镜里拈花”,若看真也似幻,又如何得以拈花呢?
良久,李青筠朝罗文幍深深一辑:“多谢文幍指点!如果不是你一言点醒,亦筠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醒悟过来!”
罗文幍慌忙回礼不迭:“亦筠客气了,朋友间本就当示之以诚,文幍不过道出自己一点愚见,何谈得上指点?”
两人正说话间,远远过来几个人,朝李青筠叫道:“亦筠,原来你在这里,我等找你有一会儿了,你两个站在书院门口做甚?”
来的三人分别名为韩鸣邑、纪秉泽与宋子扬。
纪宋二人幼时与李青筠共在长安琅玕学馆读书,同年进入了凤栖书院。
文雅俊秀的这位是纪秉泽,纪家儒门世家、家风严谨,纪家的女子更以才貌双全、温柔贤淑名动天下,士林所言人生四大美事,其中一则即为“娶纪家女”,不知得多少人向往以求!出于这样的家庭,对纪秉泽而言,亦不知幸或不幸……
长得乖宝宝般可爱的叫宋子扬,天生一张娃娃脸,性格也天真单纯。
韩鸣邑则比较有意思,他便是两年前在西坊市与冯童彤发生口角之人,两人比剑以决争端,却险些误伤了旁观的李青筠……一场风波之后,他二人反而由此相识,后来成为了好朋友。
韩鸣邑虽文采略逊,却出身于军功世家,自幼好兵事,勤于练功习武,是以得顺利考进书院兵科。兵科考试比的不是剑术、兵法,而是骑射、平射、角抵、负重这类的项目,与文事并重。
说话间韩鸣邑走近李青筠身前,亲热地揽过他的肩膀,凑到李青筠耳边低声笑道:“今日我等一同去个好地方!”
看他笑得这般古怪就知别有隐情,还未待李青筠发问,宋子扬就先兴冲冲地说:“子扬说要去平康坊九曲巷瞧瞧呢!”
汗啊,一个个才多大呀,就开始惦记风月场了。韩鸣邑两年前还不解风情地跟小姑娘打架呢,宋子扬则根本就是一小屁孩儿……
李青筠无奈地摇了摇头。
韩鸣邑见状却暧昧地一笑:“听闻亦筠最近新结识了一位美人儿,莫不是怕被佳人嗔怨啊?别老当宝儿藏着,什么时候也让咱们兄弟几个见见呀?”
李青筠闻言上下打量韩鸣邑,突然笑了起来:“这个佳人却是韩兄旧识呢!”
“我何曾认识过什么佳人?”韩鸣邑大感诧异。
李青筠的笑容带着些古怪:“韩兄可记得两年前你我初识的情景?”
韩鸣邑歪着脑袋想了想,猛然大叫一声:“你是说……那个蛮……呃,那个小姑娘?”
宋子扬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啊,鸣邑快说与我们听!”
韩鸣邑的表情也变得有些怪异,将当日之事的来龙去脉大致讲述了一遍。
纪秉泽听了放声大笑,用手指着韩鸣邑说:“不想鸣邑竟如此唐突佳人,真是不解风情啊!美人邂逅于前,反让亦筠得了机会,啧啧!”说着连连摇头,摆出一幅替他惋惜的样子。
韩鸣邑苦着脸,底气不足地道:“我那会儿不是还小么……”
众人一阵暴笑。
韩鸣邑赶紧转移话题:“我说哥哥们,还去不去平康坊嘛?”
其实他们几个对男女之事也不甚了了,不过几分青春期的萌动,再加上少年人的好奇心理。
此时却听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你们几个在书院门口喧闹,不觉有损士子的形象吗?”
众生回首一看,却是书院的讲书朱老夫子。
朱老夫子治学严谨,在书院中素有威望,这会儿面色阴沉地走近继续说道:“再有,老夫适才听得有谁提到平康坊?竟似在说些烟花之事!读书人不知潜心学问、刻苦功读,聚在学府清静之地讨论花街柳巷,当真是有辱斯文!”
第十章 曲解君子欺以方
少年人聚在一处,开怀说笑,往往随意不拘,忘记场合。几人今日此举实在有失庄重,也难怪朱老夫子生这么大的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