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奕指江山_七弦儿【完结】(16)

  韩鸣邑见到此时气氛变得沉重,笑着开口道:“好啦好啦!此事过去就此不提了,大家相处这么久,谁还不知道谁啊?秉泽以诚示人,亦筠思虑周全,此事原是我不好,在书院门前有失检点,小弟在此给大家赔不是啦!”说到这里连连作揖。

  见他如此几个人都笑了。

  宋子扬突然想起前事:“那咱们还去不去平……”一不小心差点又说出来,赶忙改口道:“凤栖阁了?”

  几人齐齐朝他翻了个白眼儿。

  ————————————————————————————————————————————————————————

  注1:原文见(《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第十一章 醉红笔墨落飞花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云爱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长相思(柳永)

  自古以来城市的繁华都少不了一样事物的点缀,那就是历史悠久的青楼妓馆。从最早的皮肉生涯到技艺娱宾,青楼妓馆发展到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士人往来的烟花女子自然不能仅以颜色侍君,而是要习得诸般才艺,知书识文、气质高雅,这样才能够迎合士人的趣味,于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楼文化,而平康坊则正是青楼文化的繁衍之地。

  士人的诗酒生涯中少不得艺伎娼优,他们将自己人生的际遇与感怀寄与花前的浅酌低唱中,更有者,才子佳句可增艺伎身价,名花一曲亦令士子扬名,美人名士,相尽欢也。

  李青筠等人此时却徘徊在平康坊的巷陌之间,不得其门而入。而今平康坊的花街之地号称“三巷九曲”,可说得是曲径通幽。文人雅士们游曳芳丛自然讲求一个清静雅致,故而平康坊中的妓所行院均位于巷曲深处,这才称得是“寻芳”!九曲巷陌中各个妓馆间的档次也是差异不小的,眼下这几个初哥自不知当往何处探幽!

  好在平康坊的巷陌间并不都是妓馆,居住在此地的人家也有不少,几人厚着脸皮终于打听到了一处著名的行院——绛云楼,乃是长安颇富盛名的两位才女栖居之所。

  **********************************************************

  宅院门庭不大,漏花对扇门扉,半掩半合。沿此望去,一座秀丽的木栋阁楼隐现园间。

  李青筠等人方在门外停驻,便听得庭内有只鹦鹉的鸣叫:“客来,上茶!”

  众人闻之皆笑,李青筠却笑问:“你们听得的是什么?”

  宋子扬奇怪地问:“不是‘客来,上茶’吗?”

  李青筠点点头,故作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听得的却是‘客来,赏钱’!”

  几个人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园内却传来一声女子轻笑。

  只见一对青衣小鬟迎了出来,嘴角带着笑意,脸上现出浅浅的酒窝,煞是可爱。

  几个初涉风月场所的学子立刻调整神态,摆出一幅优雅士子的模样。

  韩鸣邑整了整衣襟,首先风度翩翩地问话:“敢问两位姑娘,此间可是绛云楼所在?”

  一名青衣小鬟笑着作答:“正是呢,几位公子是来造访我家小姐的吧?快请入内!”

  `

  深巷小园,两字细柳垂烟。

  疏丛花枝栽于庭院,幽相掩映。院落净无纤尘,惟见嶙峋怪石之上分缀着青苔点点。

  青衣小鬟引领几人向小楼行去,边走边巧笑着与李青筠几人攀谈。

  绛云楼这两位才女,一者善歌,芳名采云;一者善舞,唤作绯衣,双姝并艳,两相搭衬,颇受长安士子们的追捧。

  在韩鸣邑他们到来之前,已有一些士子先后拜访,此时皆在厅堂之中,欣赏两位名花献技。

  垂帘掀起,耳边琴声悠扬,但见堂前一名红衫女子正和着乐声舞动翩跹……

  轻纱幔动,红衣如荼,舞者脚步轻盈,流云般的飘移、回转,忽而低眉垂睫,透着娇羞无限;忽而笑靥如花,漾着满心的欢喜;一时眼波横睨,春色旖旎;一时眉黛蹙颦,哀怨神伤,舞者整个身心似已浸入自己的舞蹈中,像是在演绎着一段曲折凄美的悲欢离合……

  此时,一阵缠绵悱恻的歌声冉冉传来:

  “帘内笙歌曼舞,尊前笑语羞颊。醉红笔墨落飞花,付与春风作画。

  一曲弦如相思,三生梦里韶华。奈何散落棹天涯,终是烟波虚话。”

  ……

  歌者的声音如柔缎一般轻滑,没有过多的渲染,似乎只是在平静地诉说,却自然流露着甜美与忧伤,丝丝萦绕流转,牵动着人的心弦,曲到终处音渐低婉,似已心随那解舟的良人远去天涯,此地只余下一水烟波,满楼怅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