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奕指江山_七弦儿【完结】(59)

  野梅居士本是狂狷之人,先前见到裴峻崧如此选题已大生认同之感,此时更是触动了心曲,不由击节赞赏!

  “好一个‘清绝占尽江头雪,何曾曲枝到堂前!’”逸竹子也忍不住感叹。

  归隐南山,有几个果对世事无挂于心?高蹈遁世,其间又多少能真个逍遥?

  孔子有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生逢乱世,高士振衣而归,当可见“不得已”三字!

  单就意境而论,此诗画强于杜子喻的山居图多矣,最重要的引起了山中几位隐者的共鸣!

  良久,苍松叟叹道:“笔劲而墨苍,其意高格风标,若非亲眼所见,老朽实难相信出于年未及弱冠少年之手!”

  `

  此画作一出,众人已对李青筠的表现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两人一写隐士逸趣,一写贤者高洁,试问李青筠又该如何选题,总归是无出其外!无论他选哪个方面,珠玉在前,怕也很难超越,况且李青筠素不以画技闻名。

  李少昕低声对李青筠说道:“筠儿,不必太过着意,你不是擅琴曲吗?咱们可再请逸竹先生推介!”

  李青筠闻言有些哭笑不得,李少昕是在安慰他还是打击他呀?自己还没开始画呢,就已经被认定必输了。

  不过李少昕的话也激起了李青筠的争胜之心,两世为人,难道还就此输于古人不成?

  ≈≈≈≈≈≈≈≈≈≈≈≈≈≈≈≈≈≈≈≈≈≈≈≈≈≈≈≈≈≈≈≈≈≈≈≈≈≈≈≈≈≈≈≈≈≈≈≈≈≈≈≈≈≈≈≈

  揖手一礼,缓步走到画案前,瞥眼见到裴峻崧含笑的目光,关注中似乎带着一丝挑战,李青筠微微一笑。

  他虽在绘画方面下的功夫不多,不以画作见长,却也蒙顾简斋这样的名师指点,眼光与境界是尽有的,况且上辈子虽没有习过画,历代的画作总还是看到过不少。适才裴峻崧作画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暗自思考,此刻心中已有定议。

  不焦不燥,细细研墨,神情专注沉静。

  苍松叟点了点头,单看这磨墨的气韵风仪,足见其读书养气之功。

  饱蘸浓墨,李青筠这一落笔,众人皆是诧异,李少昕更是脸色一变,险些没叫出声来!

  只见他直直地一笔奋力长划,观者望之莫名,怎地这般画来?

  ……接下来几根枝条分布,挺劲洒脱,众人才觉恍然,却又相互对视无言,盖因从李青筠所画的枝干可看出,他画的又是梅花!

  李青筠在枝干上所用的笔墨不多,横斜勾勒,骨架初成,随即开始以淡墨圈花,一笔两顿。

  野梅居士“咦”了一声,这种勾花的手法画梅,他是首次见到,而这之后的过程更是令他惊异不已——

  时人画梅多以疏枝浅蕊,李青筠的梅花却是丛丛簇簇,间疏有致,但觉曲枝重叠之间,生机盎然。

  待到李青筠提笔点蕊的时候,野梅居士的眼睛更是瞪得大大的。这种几百年后方才现世的“破蕊之法”于今即现,自是新奇无比,乱拈轻点,似须似英,正是后代的书画名家王冕独创的野梅画法,零而不散,挥洒写意!

  随着朵朵白梅渐次成形,风姿绰约跃然纸上。

  “墨梅!”野梅居士神情似明悟、似赞赏,紧紧盯着画中的朵朵白梅。

  众人也暗暗称奇,现在大家渐渐看明白了,李青筠的画法水晕淡墨、浓淡相间,根本就没打算着色。

  自有绘画赋彩以来,作画讲求写实精细,画必着色。直至本朝山水景物开始做为画作的一大主题后,开始浮现诸如“没骨法”这样的新画法,近年来也有人尝试墨法作画,然而这种水晕墨章的手法从未得见!

  正当诸人不解画面上为何有大片留白之时,李青筠竟然在墨梅之侧画起了松、竹,这三种草木固然均历寒冬,又如何交叉生长于一处,出现在一幅画作之上?

  众人不解的目光相互交流一番,虽困惑却没有嘲讽,更无人出声打扰,主要是因为李青筠前面的冲击太大了,到这里纵有疑惑也不能妄下判断。

  整个画面全部以水墨深浅凸显层次,松竹梅相映相趣,虽不设色,然远近高低、寒暖晦明之妙堪称绝奇。

  白梅清雅高逸、翠竹挺劲洒脱、苍松浑朴自然,团团化开的水晕时见冰雪严霜,时觉烟雾空濛……

  如果说杜子瑜画的是隐士逸趣,裴峻崧笔下的是贤者高洁,那么李青筠的这幅水墨就是仙人之境,即便浅傅淡粉都嫌污了颜色、俗了笔端!

  草字成书,一气呵成,挥手写就的题诗飘如游云,其字如下:

  “冷骨凝香凌风雪,

  苍姿劲节履霜冬。

  百卉千花皆面友,

  岁寒只见此三人。”(注1)

  `

  众皆动容,良久无声。

  “岁寒三友”的说法彼时尚不曾有人提出。终南三隐以志趣相投结为知交好友,并以兄弟相称,于今二十余年矣!恰为凌冬草木,自比风节,并未做他想。今日李青筠一幅水墨画作,寄物抒情,不仅点出了三位名士的高洁情怀,亦道出了三人之间深厚的情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