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奕指江山_七弦儿【完结】(83)

  这人是赖上自己了!李青筠无奈地笑道:“讨教不敢当,不过今日原是以文会友,阁下既有此雅兴,自当奉陪。但不知慕容公子想在哪方面指教,可是对诗画别有心得?”

  慕容运并不打算跟李青筠比作画,倒不是他自认比不过。而是之前他一直在花丛里看着,知道在场的文士都对李青筠的画作极为赞赏。

  在慕容运看来,那幅霜痕淡扫的墨菊实在不怎么样,画不设色,全以深浅水墨而为,哪能展现出花朵的鲜艳?

  白水黑水他是看得多了,所以慕容运作画向来色彩繁复艳丽,尤喜近年来中原开始出现的没骨之法。

  可是慕容运不傻,尽管自己对李青筠的水墨画嗤之以鼻,然在场的这些文士们显然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他不仅不会与之比作画,也不会比作诗什么的,谁知道到时候那些人会怎么评判?

  ——————————————————————————————————————————————————————————

  注1:关于鲜卑慕容氏大概感兴趣的书友不少,本故事中有关情节纯属演义性质,慕容运虽史有其人,却与文中并不相符,还请大家不必深究。

  第十九章 舟棹拔破乌江月

  慕容运想得清楚,菊会中的这些文人们都是不可信的!比试诗词文赋,自己做得再出色,也未见会得到认同。

  一番计较后主意乃定,他缓步走近众人身前,微微一笑:

  “不才素喜诗赋中的骈俪之韵,不若就与李公子对上几句何如?”

  对句?

  一众名士们均有些无语。

  本朝骈赋盛行,文人间闲时以对句为趣却也平常,只是这些实属小戏,面前这位慕容大才子自信满满地站出来,立意挑战,不想要比试的竟然是对句!

  李青筠闻言笑道:“便依慕容公子所言好了。但不知怎样规则?”

  本来依照士子间的惯例,比试的方式既是慕容运所提,规矩就该由李青筠来定,这样才示之以公平。

  慕容运并不了解这些,既然李青筠让他提规则,他就提呗!于是想了想说道:“也无需太过麻烦,你我二人轮番出题即可。便以一柱香时为限,一柱香内未能应对者即为负,至于对仗工整贴切与否,就请在场诸位给予点评如何?”

  “就是如此罢。慕容公子远来是客,还请先行出句!”李青筠也不计较。

  “如此不才有僭了!”慕容运当下也不推辞。

  揖手为礼,环顾了一周,将头微微仰起,目光遥向天际:

  “天边白日悠悠逝~”

  一旁观战的文士们容色稍霁,这个胡人也不是完全不知礼。

  所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会文的宗旨在于以文会友,即使要分个高下也不可有失君子之风。若是慕容运一上来就为了取胜出个难句,不免有失礼数。

  “篱畔黄花淡淡香。”李青筠也依礼应对,轮到他出题了,看了看案上新成的画作,吟道:

  “墨菊不为春色动~”

  “白梅偏欲斗雪开!”

  如此就有些意味了。慕容运唇角的笑意带着一丝傲然:

  “不容牡丹称前辈~”

  “只许寒梅步后尘。”

  看来这个慕容运确有几分急才,应该给他加点料了。李青筠笑了笑: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这个题目就出得有些难度了,朔日望日就是指初一十五,正好是每月上旬之初,中旬之中。

  慕容运还在苦苦思索,在场的众文士大多已经心中明了,互相含笑点头,以示对李青筠的赞许之意。

  这份赞许其中自有缘故。

  此题若是在其他时候说出,自然不易想到,然而今日恰逢重阳,不难联想到恰当之对: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因此李青筠这一题目出的只在巧,却算不得多难。

  如此出题正合了君子之风,以文会友,不为已甚。否则他大可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日”作为上联,那对句的难度可就成倍大增了!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果然,慕容运沉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下句的应对。李青筠的这一题却也提醒了他,于是他出题道:

  “端阳才过,又逢九九重阳日~”

  小子不地道啊!李青筠暗道,好在如此级数的句子于他并不难为:

  “元夕未临,莫望七七巧夕节。”

  既然如此,也不必与他客气了,李青筠目光在园子中扫了一圈,落在不远处的一张棋坪之上:

  “昨夜敲棋寻子路~”

  好句,四周立时一片赞叹之声。

  此题非但意境尽有,还嵌入了孔子高弟“子路”的名字,端的巧妙!

  一时间众人也陷入了思索。

  慕容运以手托颊,苦思不得其解。

  他身子弱,站得久了不免有些疲倦,在园中走了两步,稍觉有些头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