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澈菊依言将锦盒放回了柜子中,却听得李青筠似叹息地喃喃自语一声:“载不动啊……”
澈菊看了他一眼,也不再说话。见李青筠没什么吩咐,转身去收拾此次出门的行李。
隔了一会儿,李青筠端起茶杯,却发现茶已经有些凉了,抬眼见澈菊依然忙忙碌碌地转来转去,不由好笑:“这行李你已经收拾好几天了,怎地到现在还在收拾?”
澈菊抬起头来,却也笑了,走过来给李青筠把茶换过,口中说道:“不知怎地,越是临近要走了,越觉得好似忘记带什么了。”
“你又不是第一次出门!”李青筠说完忽又想起,当年他们从陇西来长安之时,出门前自己嫌行李累赘扔下了两个箱笼,小丫头气得一天没和自己说话。思及旧事不由莞尔一笑,“咱们这次轻车简从,以免为人关注,你可别又带上一堆东西!”
澈菊也记起了当年情景,红着脸笑道:“知道呢!……便是如此,才更要仔细收拾!”
李青筠摇了摇头,也不再管她,随手从案上取过一本书,翻阅起来。
`
直到眼睛微觉疲倦,李青筠再次抬起头来。
见到澈菊又打开了一个早归置整齐的包袱,细致地将里面的衣物重新叠过……
李青筠无语地望了眼屋顶,转头正待出言取笑,却见小丫头平日沉静的眼中,闪耀着一丝难得的兴奋与憧憬。
心中一动,李青筠故意逗她道:“澈菊,此一去旅途迢迢、车马劳顿,我看你还是留在长安吧!”
“那怎行?”澈菊一听就急了,“少爷你,你可是说好了会带我的!”
李青筠笑了起来,“那你说说,你何以就这般想去?”
澈菊见他的神色,知是玩笑之语,方才松了口气,噘嘴说道:“少爷惯会取笑人!”
低头接着整理衣物,好一会儿方才轻轻说道:“澈菊从小听少爷吟诵诗文,对江南风物常怀思慕……少爷此去是做正事的,澈菊却是只想看看那十里香尘、杏花烟雨,这辈子也不算枉过了!”
便是这微不足道的心愿,对于生在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女子,也是难以岂及的奢求了!
李青筠唇边一抹笑意,“好,便带你看看这十里香尘、杏花烟雨!”
————————————————————————————————————————————
(卷二《墨梅曲》终)
卷尾语
终于离开长安了。
没有灞桥柳友人相送,没有风潇潇马蹄嘶鸣,似乎颇有些遗憾。
但可知有佳人自必妆楼凝望——
此去孤蓬万里,山高水长!
`
这如画江山千般风流,
敬请关注本书——卷三《颍水寒》
≈≈≈≈≈≈≈≈≈≈≈≈≈≈≈≈≈≈≈≈≈≈≈≈≈≈≈≈≈≈≈≈≈≈≈≈≈≈≈≈≈≈≈≈≈
由于这段时间都是随写随传,为了保证每日更新,一直没对前文进行过整理,今天借着两卷间歇,自己翻回头看看,稍作修改。
明日更新保持不变,七弦儿会尽量争取加快行文速度,还望继续关注支持!多谢了!
第一章 嵩高脚下谈高士
更新时间2010-9-30 18:44:49 字数:2188
“菘高维岳,峻极于天。”
嵩山,古之朝宗之地。夏商周三代帝都,皆于河洛之间,故天下五岳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就在这巍巍名山脚下,汩汩清溪曲折流出,渐次汇聚成河,那就是悠悠颍水。
它迤逦东下,一路行吟,润养着这方文化滥觞之地……
`
“颍水之滨,自古人杰地灵,才俊辈出。这其中,有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不可不提,因其委实太过与众不同、为后人推崇不已,那就是上古高士许由了!”
走在登封县的街坊之间,李青筠向身边的半山与澈菊笑着谈说风物,邓吉则在其后跟随。
他们这一路行来游山玩水、增广见闻,着实去过不少好地方。
澈菊此时与半山一样,青衣小帽,做书童打扮,却是李青筠为了满足她的心愿,方便其在外边行走。
“少爷,那许由怎么个与众不同法啊?”半山歪着脑袋问道,澈菊也是一脸好奇地看过来。
“相传三皇五帝之时,尧帝听闻了许由的贤名,打算让位给他,许由推辞不受,之后就躲到箕山种地去了。尧帝不死心,又找到他,请他出任九州长,许由听到此语后立刻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觉得这话脏了自己的耳朵!”
“连皇帝都不做啊?”半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点头不已:“这人确是太与众不同了!”
“然后还有更绝的事情呢!”李青筠笑着讲道,“许由有个朋友叫巢父,正好牵着头牛过来饮水,看见许由在水边洗耳朵就问其原因,许由如实以告。这位巢父比许由还要高绝,闻言后十分不屑,说道‘你躲在深山老林里面谁能找到你?我看你是故意在外头招摇,沽名钓誉,不配为我朋友!你这洗耳朵的水呀,我的牛喝了都嫌脏!’于是这位老先生牵着牛跑上游喝水去了。许由闻言惭愧不已,从此羞于与巢父相见。”(注1)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