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句,“李亦筠”头上汗珠隐隐渗出,目光游离不定。
方大老爷干笑一声,温言道:“亦筠公子,令表兄所言确是正理,老夫知你心志高远,然君子以孝为本,还需遵从长辈教诲,况你此次出来一路迢迢,实令人堪忧啊!”
众人闻言皆连连点头,也从旁劝慰。
“李亦筠”更是有苦道不出,只得微微点头认同。
方大老爷又转头对李青筠说道:“公子所托老朽不敢怠慢,自当派遣府中精干丁壮,一路护送亦筠公子安然返还家中!”
其他人自也纷纷响应,气氛竟不亚于先前索取墨宝时的热烈。
虽说得到亦筠公子画作的事情泡汤了,然一路护送李家的公子回府,李相能不领这个人情吗?费不得什么力气,却得了结交权贵之机,此事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除了倒霉的“李亦筠”如坐针毡地不发一语,宾主俱是其乐融融。
——————————————————————————————————————————————————————————
注1:“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中语。
第四章 携子秋狝欲何为
翌日一大早,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满眼幽怨的“亦筠公子”就这样黯然地告别了登封。
对其无限仰慕的少年子弟,如方家大老爷之子方玮兰等,不免赋上几首萋萋别情的诗句,险些流下伤感的泪水。
当然,其中最为痛苦地当属被表兄强行送返家中的“亦筠公子”了,但见他脸色苍白、两眼失神,以至于连诗都不曾留下一首,更是让登封少年子弟们失望不已、遗憾万千了……
送走了“亦筠公子”,这些少年们自然对眼前的“云青表兄”好感欠奉,神色不加遮掩。
李青筠也不在意,微笑着远望着那渐渐远去的一行人……
长安距此千里之遥,“表弟”还要自求多福啊!
他更另行派了护卫,一路“护送”那位冒牌货直抵长安,自不予他逃跑之机。
送走了“表弟”,李青筠与在场的士绅们寒暄几句后,也不理会周围冷刀子般的目光,自带着半山、澈菊他们在登封城中游玩去了。
≈≈≈≈≈≈≈≈≈≈≈≈≈≈≈≈≈≈≈≈≈≈≈≈≈≈≈≈≈≈≈≈≈≈≈≈≈≈≈≈≈≈≈≈≈≈≈≈≈≈≈≈≈≈
“少爷,从这里到长安可不近啊,您干嘛不就近收拾了那西贝货,却将他千里迢迢地送回家呢?”半山不解地问。
李青筠坏坏地一笑:“我在长安这么长时间闭门不出,总难免会有人生疑,此人出现得倒也合适,现下亦筠公子从登封返回了长安,又有登封这许多士绅们为见证,岂不正好?”
澈菊从旁抿嘴而笑。
半山这才恍然笑道:“原来一个骗子竟还有这般用处,少爷果然高明!”
几人一路说笑着,走进了坊市间一座名叫“静茗斋”的茶楼。
……
“客官里边请!”
“给我家少爷安排一个清静点儿的雅间。”半山吩咐道。
“如此客官请楼上坐,二楼有雅间清静宽敞,定合您的心意!”
茶楼的伙计点头哈腰地迎了李青筠几个上楼,进了雅间。
这类茶楼中的雅间面积并不大,主要是方便宾客的谈事之所,坐北朝南,却是明亮干净。
“客官是等人呢,还是专为品茗而来?您看先来上点什么?我们登封本地的首乌茶可说别有特色,取上等首乌加山楂、野菊蜜制而成,客官不妨品上一品,这个时节最是滋补养身呢!”伙计殷勤地介绍。
李青筠摇头笑道,“那个我却是喝不惯,有今春的义阳毛尖吗?”
“原来客官是茶中的行家,咱们这儿有四望山谷雨前后的春品毛尖,你看可好?”茶楼伙计恭维着道。
李青筠点头示意,伙计自下去备茶。
一会儿,茶送了上来,案上还布了四色精致细点。
李青筠又似不经意地问道:“我听闻此间能见着京城递过来的《半月闲谈》,可有此事?”
“有是有,不过京城离这里路途遥远,能看得的却只是月前的了。”伙计笑道。
“无妨,我只想瞧瞧两年前的旧刊,不知可还有存着?”
茶楼伙计摆茶地手略顿了顿,赔笑道:“客官,这两年前的旧刊可不好找,怕是您得多等等了!”
“左右无事,我这里等着,你去找来吧!”
伙计诺诺而去。
不过半盏茶功夫,一人敲门而入,模样像是此间的掌柜。
“听得伙计言道,这位公子对两年前的《半月闲谈》有兴趣,但不知公子是要看哪一时节的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