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表姊、我,和邻厢的人,除了高小姐,都笑了起来。
回到家,姑母表姊都说那位高小姐很好,表哥也吞吞吐吐地说高小姐比以前“相”过的那几位高明甚多,再加上两位媒人一吹嘘,什么门当户对,什么郎才女貌,什么天赐良缘,恨不得马上就应该“下聘”成亲。可是人家高老太太和高小姐是否认为表哥合格?还不知道哩!两位大媒当时夸下海口,保证凭他们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马到成功。
这桩亲事果然成功了。最后一道关口也通过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给命相家合婚的结果,是大吉大利。
于是,查皇历,办聘礼,定了好日子,“换帖”!
“换帖”那天,姑母全家喜气洋洋,我当然也不例外。南市聚合成饭庄的名厨师一清早就到家来生炉烧菜,中午姑父姑母要大宴亲友。一上午,都在忙着送聘礼,接聘礼。我看见装着表哥三代姓氏与他本人生辰八字的龙凤喜帖,和八大条匣——里面分装着:笔锭、如意、衣料、四大金(金耳环、金项链、金镯子、金戒指)、龙凤饼、喜字粿、古玩玉器,由一伙头顶荷叶帽,身穿紫袍,腰束红带,足登朝靴的人们,四平八稳地端向女家去。姑母对我说:“将来你订婚时,照样给你也准备这全套。”
不久,就看到一批同样装束的人,由女家端着聘礼,迈着方步到来。我赶忙到门口燃放起“万头鞭”来迎接。那些聘礼和方才送到女家的大致一样,不过多了一些男人用的大礼帽、礼鞋、文房四宝,和用大绒花编缀成的福、禄、寿、喜等等巨字——姑母指挥着收下聘礼,一面对表姊说:
“高家的聘礼,还够讲究。等你订亲,妈会准备比这些更好的东西。”
“妈,干甚么说我?不跟您玩啦!”表姊脸一红,然后,羞怯地跑开去。
来贺喜的客人真不少,姑父的大客厅和饭厅里摆不下那么多餐桌,女客人便都被请到姑妈和表姊的卧室里去吃,那里也分别各摆了一桌酒席。表哥接受了姑母的命令挨桌挨人敬酒
,并且穿着袍子马褂出场。姑母说“相”亲时不穿中国大礼服还情有可原,订婚大典的日子,可不能稍有含糊。
大家热闹了一天,却始终没见高家一个人。高小姐当然更没有露面。后来,我才知道,旧规矩男女订婚,是不许两造会面的。
从此,高小姐成了我的未婚表嫂。
高小姐是一位恬静、端庄、沉默寡言的少女。“女孩子家,应该这样。”姑母常如此嘉许她这位未婚媳妇。表哥自从订了婚,精神百倍,显然对他这位未婚夫人甚为“拜倒石榴裙下”。表姊和高小姐恰巧是同校同学,不过不同班次,因为有了这种新亲的关系,她俩便格外显得亲密起来。
高小姐的家庭也属于半新半旧型。高老太太治家管教子女很严,处处讲究老规矩,但是还不算过于老古板,譬如,她绝对不准许高小姐在结婚以前到表哥家来玩,然而,她准许每隔一两周表哥可以到她们家去一次。表哥又告诉过我和表姊,他已被允许和高小姐通信,但来往信件都必须经过高老太太的检查,高老太太念过四书五经,粗通文墨,如果他们的信写得太亲密或是有点肉麻时,马上就会受到申斥或被扣留。后来,我知道了,表姊因为和高小姐同学的关系,便替表哥和高小姐传递了不少封“漏检”的情书。
表哥每次到未婚妻家,总是带着表姊,或带着我同去。有时候,我和表姊提出,我们不应该去做“电灯泡儿”或是去给他们“夹萝卜干儿”;可是姑母说表哥单人去不太好,而高老太太也一再表示应该有我和表姊陪着那一对未婚夫妻在一块比较妥当“得体”,尤其他俩想出去看场电影或是到北宁花园、青龙潭划划小船时,如果没有我或表姊参加,那是绝不会获得高老太太“批准”的。
我和表姊也很愿意去高家。第一、高老太太疼姑爷,表哥每到,一定马上摆出干果、鲜货、精美细点,和应时的上等饮料,而饭桌上更会襬满特别加添的色香味俱备的好菜。我和表姊少不得就大大地帮吃帮喝一回。第二、高老太太很喜欢我和表姊,尤其常当着人面夸奖我聪明、有礼貌。第三、那时候高大少爷已有了好几位男女公子,最大的八、九岁,最小的五、六岁,这些天真的小把戏们很欢迎我,因为我有资格做一个“孩子头儿”,带着他们做种种新鲜的游戏。
那一个时期,我对田径赛发生了兴趣,学校里要开\动会,我和我的同班同学贺蒙一起发誓非夺得几项\标不可,于是两个人一天到晚苦练不息。因此,再没有时间到高家去玩。
就在这时候,表姊开始第一次告诉我:她在高家碰见了一位被她视为天仙一般美丽的少女,她把那少女一再详细地加以描述;可是,我完全当耳边风似地毫未在意,我的脑子里实在再装不进一点别的东西,因为已完全被百米、四百接力、低栏、三级跳远,——塞得满满的了。
不久,表哥也告诉了我,他在高家碰见了深为表姊羡艳的那位少女。后来,姑母和表姊一道上街,碰见了那位少女,姑母回来也开始对那位少女品头论足地批评不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