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深山中消息闭塞,这位会写小说、剧本的将军,直到两年后才走出山林。须发蓬松灰白,原来的桶状身材只剩下一把骨头,已是面目全非了。
(343)
西太平洋航线。台湾攻克后,关岛到中国大陆畅通无阻。
武器弹药、物资油料,源源涌入。
中国战场从此不再为物资困乏、肌体贫血而萎靡不振,战局变得生气勃勃。
自从"一个PQ17船队规模的补给量"被证明充分有效、可以发动一场全面攻势(例如台湾战役)之后,马歇尔就估准了援华物资的有效量。分配租借物资的目标、数额和种类日见清晰。
随后三个月,运来中国沿海的物资吨位量达到100万吨!
虽然这不过是同期援助苏联数字的20%,但对中国战场意义巨大--这超过了前两年里中国得到物资的总和。
而且其中四分之一是供应美国航空兵的燃油、炸弹和给养消耗。
这是美国造船史上骄人的时节。
从1942年秋季开始,美国本土99个造船厂,最高月造船吨位达130万吨。几乎相当于德军潜艇历史最高月战绩70万吨的两倍!
标准化的运输船被冠以"自由轮"和"胜利轮"的美名,用流水线成批生产。在"天才的美国造船工人"奇迹般的努力下,万吨轮建造速度从年初的六个月,缩短到1942年5月的12周;再到9月的4周。直到11月12日"罗伯特·皮尔里"号自由轮用了4天零15小时29分建成下水!下水时船身油漆都没干透。创造了造船工业的当代神话。
这一纪录空前绝后,至今无人打破。
(344)
无论太平洋和大西洋,此时的主旋律是不容置疑的《自由轮交响曲》。
只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再次表达了愤慨-几个月里太平洋航线的货轮全部开往了中国!
一些物资车队反而是从纳兰基地,开向乔巴山和赤塔,出现了逆向输送。
美国方面解释:由于苏联远东港口都被日本封锁,目前物资奇缺的日本肯定会拦截货运船队;而苏联既不肯对日宣战,又无力自己护航。因此通过中国、蒙古送过去一批苏联紧缺的药品、食物和卡车,也算是对前年苏联"慷慨支持"的一份回报和补偿。
实际上,1944年陆上通道打开以后,孔庆德的汽车团就拉着油料和食品送到乔巴山,连车带东西交给苏军卡巴科夫上校。用留下的几辆车再把司机拉回来。这样的任务他完成了两次。
对于苏联提出经太平洋把物资直接运到波斯湾的要求,美国答复,那样要增加一万海里的航程、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马六甲海峡还在敌人手里。从效率角度,不如经过中国的转运。
霍普金斯补充说:如果苏联参与针对关东军的进攻,那么日本退出战争后,援苏就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3月底,由外贸人民委员米高扬和副总参谋长什捷缅科中将组成的代表团,与中共中央和华北抗日联军总部会谈的结果,确定了每个月交给苏联方面军火和物资的数量。
作为交换条件,在林彪坚持要求下,苏联终于同意交给八路军一个团的"喀秋莎"火箭炮和10个基数的弹药。
华北联军炮兵纵队的朱瑞、郭化若、赵章成的三个炮兵旅各分得一个营。
(345)
台北。桃园机场。
盟军终于夺取了台湾岛北部日本经营多年的、良好的机场群。
1944年春天到来,对日全面反攻,从空中开始。
这次当然日本人没有多少油料弹药可供缴获。阿诺德将军迅速充实和加强了第20航空队,设施完好的基隆港成为转运中心,大宗物资纷纷到岸--这得益于日本占领时期对港口的扩建。
李梅少将再次担任指挥官,大批重型轰炸机陆续进驻台湾机场。
3月中旬,第20航空队全体出动。600架B-24"解放者"、和刚刚出厂的4个中队最新式重型轰炸机B-29※,从8个台湾机场出发,进行毁灭东京的作战。
B-29"超级空中堡垒"一出场,那种无可比拟的空中优势便显现出来。它巨大的载弹量,和那种所有日本飞机、高射炮都无法企及的飞行高度,使得航空实力严重削弱的日本人束手无策。
自身性能不够稳定是B-29唯一的敌人。这是阿诺德的责任--为加快战争进程,他在B-29还没有完成最终测试之前,就下达了"批量生产"的命令。这时期B-29的若干损毁,多和自身故障有关。
※史实是,1944年4月第一批近百架B-29到达印度。
但头顶落下的炸弹成倍增加,却是日本人实实在在的感觉。悲愤不已的日本报纸再次叹息:樱花时节的东京"到处绽放着黑色的死亡之花……"
两月之后,除千代田以外的东京都,基本成为一片废墟。
千代田丘陵周围,那些一度如茵的绿草、苍翠的树木,都变成了焦土和熏黑的枯枝败叶……被盟军免予轰炸的皇宫,几乎成为东京唯一的地标。
人们只得凭借它来辨认"曾经存在过"的帝国首都。
(346)
1944年3月的欧洲。
西线。鉴于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军迅速接管了意大利北部,凯塞林元帅依托亚平宁半岛狭窄地带建立了"古斯塔夫"防线,在山峦中与盟军对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