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也不再是日本的内湖了。
6月4日,关东军负责对苏作战的喜多诚一大将在牡丹江前线失踪。后来查明是被苏联第88特别教导旅--原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李兆麟领导的部队设下埋伏,打伤后生擒了。
北海道东北部小城网走市,竟当天就被登陆的苏联红军占领!
小樽和札幌也受到牵制性的苏联舰队炮击和空袭。千岛北端的占守岛、幌筵岛发来苏军登陆电报,结果无人理睬。日本已没有一寸宁静土地。
雪片般的战报,象两年前的捷报一样,在大本营各个参谋的桌上堆积。
所不同的是内容和反响:那时战报引起的回声是一片"班哉!"而现在回声则是低低的"八嘎"。
……汉城失守。奉天失守。南京失守。汉口在激烈巷战。长春遭到围困。满洲里边境守备队面对苏军一溃千里。新加坡发来告急电报。关东军地下总指挥部灌满了水,无法使用……
联合舰队覆灭之后,陆军,特别是中国和海外派遣军已是皇国唯一支柱。现在陆军也不复存在。一个两只手都被打断的人,怎样生存?谈何抵抗?
所有飞机厂、造船所均已中断生产。
皇宫和内阁都只能使用蜡烛。
港口被水雷彻底封锁。夜航派往釜山的近卫师团第二旅,触雷沉没,两千人再次葬身海峡。那已是最后的帝国精锐。
粮荒使乡村中公然出现"食人尸"现象!这惨绝人寰的情景正向城市蔓延。
即使玉碎,也有无玉可碎的一刻啊。
颤颤巍巍的铃木首相,泪眼昏花,再次恭请"天皇陛下圣断"。
(393)
同日,蒋委员长致电罗斯福总统。
他指出:
"如果苏联参战、进入朝鲜、满洲、登陆北海道等,将使形势复杂化;欧战尚未结束,宜早日了结日本。不必拘泥于形式,可给予投降者适当体面"等等,--"还盼总统阁下首肯"。
罗斯福没有正面答复,回信中却重点谈及占领区划分设想。这是秘密破译所提供的情报分析,已使他心中有数。
一位反对对日让步的盟军将领是蒙巴顿勋爵。他是盟军将领中对日本态度最强硬的,说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一般说来,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如果我们手软,日本人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向下一代灌输这类思想:即日本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如果我们不强硬,他们会卷土重来,发动下一场战争。"
战后蒙巴顿勋爵访问踪迹遍及世界,却惟独不肯去日本。
终于,1944年6月7日,天皇裕仁发表了《投降文告》。
(394)
1944年6月7日, 清晨。
东京上空,积聚的阴云还没有因为阵风而消散。全体国民前一天晚上就接到通知,今天要聆听"玉音"。
面带饥色的市民们三三两两从自家湿漉漉的防空洞中钻出来,积聚在街头临时架设的高音喇叭下静静等待。
新加坡、金兰湾、海南岛榆林以及各海港,水兵空着肚子在甲板集合。
朝鲜釜山阵地,疲惫不堪的士兵尽管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还是被军官驱赶着,勉强站成队列。
8时,低沉的《君之代》之后,一个中年男子的沙哑声音在上空响起: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有关各国,接受其《澎湖宣言》和联合公告……"
市民和士兵们迟钝而麻木地听着文绉绉的"玉音"--或者是"鹤声",有人还难以理解其内容,更多的人却明白:战争终于结束了。
没有声音,只有流泪。
有人流泪是想起亲人,那些死在遥远的岛屿、热带丛林、黄土高原、蒙古戈壁、或者海洋深处、甚或是自己面前的父亲、丈夫、情人和儿子们……
也有人流泪是因为,帝国竟然真的战败了。一亿国民的血汗,自从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来对大国屡战不败的神话,"开拓万里波涛"的雄心,以及天照大神的庇护……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
日军代表,根本博将军签署投降书
(395)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灯光一直亮到天明。最高统帅部又渡过一个不眠之夜。
"很明显,远东当务之急是尽快进攻满洲北部、萨哈林南部和北海道。也就是这里、这里和这里……可惜远东部队机动能力不够,汽车十分缺少,原有坦克装备大多还淘汰给了八路军。远东空降兵也只组建了一个团。"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遗憾地阐述着总参谋部对远东地区下一步行动的意见。
斯大林拿下嘴边的烟斗:
"马上告诉前线,不要因为日本投降而放松。即便只是步兵部队,也要向南,再向南,直到……"
他顿了一下,"直到遇到中国军队为止,不要停下来。要向战士们说明,现在是为40年前我国在那片土地上蒙受耻辱而报仇的大好时机。北海道一定要占领,宗谷海峡一定要控制!"
"斯大林同志,是否……不再抽调乌克兰那几个军?情报表明,德军在那个方向会有动作,最近叛徒弗拉索夫军队在那里活动猖獗。"朱可夫建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