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他的遗体,并指定了元首继承人:邓尼兹海军元帅。
几天后,邓尼兹新元首作出第一轮重要决定中的最重要一项,就是:接受《亚琛宣言》,德国实行无条件投降。
其他就只是些事务性安排了。
邓尼兹海军元帅
(494)
柏林近郊。波茨坦小镇。
凌晨,小乔治·巴顿上将再次被噩梦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1918年夏天,在法国前线,他作过同样的噩梦--梦见战争突然结束,和平降临了。他孤独而彷徨,浑身冷汗。※
※见于《巴顿日记》。
这一次他部队前锋已进入柏林外围,明显超过那位赛场上的老对手-蒙蒂。成绩令人欢欣鼓舞。
勃兰登堡门在招手。
菩提树大道是否也该清扫一下?
勤务兵,已默默开始熨烫将军亲手设计的阅兵式军礼服……
突如其来的,柏林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然后,第二天一早,传来了邓尼兹的《投降公告》……
冲出帐篷,巴顿用马鞭痛苦而疯狂地抽打他的吉普车,发出最愤怒的诅咒。
(495)
1945年8月1日。柏林。勃兰登堡门。
9点整,举行了德国正式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各参战国代表参加仪式。
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戴高乐、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最高统帅部副统帅朱可夫、中国政府行政院长、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华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朱德等,出席并签字。
受降式由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五星上将主持。
德国国防军代表凯特尔元帅、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分别签署了投降书。
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当天下午(华盛顿时间上午9时),杜鲁门总统在白宫宣布:美国《租借法案》完成历史使命,从即日起,中止执行。
(496)
德国。图林根州,提罗尔。
小城西部,那座褐色小砖楼是德军装甲兵临时总监部,此时人去楼空。
一辆带蓬的美式吉普车里,林彪将军不动声色地注视着楼门口。
台阶上的那位国军中校带人冲进楼房,不久又低头走出楼外,大失所望地摇头,摊开双手。
林彪不易觉察地笑一下,吩咐司机:
"我们走。"吉普车绝尘而去。
那位长方脸中校他认识。不是别人,正是委员长的二公子。十年前蒋纬国就在德国学习装甲兵。可这次他来晚了。
上午林彪就专程来到这里,接受了前德军总参谋长、装甲兵总监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将及其部下的投降。
古德里安诧异地打量一阵眼前这位着装朴素、面孔白皙的中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位上将要亲自干这种尉级军官就可以干的事。他犹豫一下,交出手枪,行了一个德国军礼。
林彪利索地还了一个军礼,便用手势邀请古德里安乘坐他的吉普车。
古德里安困惑地对中国翻译说:
"如果…可能,或者方便的话,我宁愿…在你们的坦克中被押走。"
林彪点头同意,挥手带他到一辆谢尔曼式面前。古德里安也困惑而得意,看看对手武器的愿望满足了。爬上车身、钻进舱口,露出脑袋又敬了一个礼。
作为一个头脑缜密、善于学习的将领,林彪十分清楚这批人的价值。他早已打定主意,要完整地搜罗这份资源。
人、档案和图纸,样样都不能少。
机器的事,他交代给杨成武、黄永胜两名师长。他本人要在盟军眼皮底下的战争混乱中,让这些战俘失踪--至少失踪若干个月。为了沈阳兵工厂顺利运转,他要亲自处理这件事。
装甲兵总监部的其他人员用封闭的卡车接走。所有办公室他一一看完,连地上剩余的纸片也让警卫员看了又看,这才满意地上车。
在布拉格、西里西亚那些工厂也是这么做的。今后还有若干目标,他的小本子上记着那些名字:亨舍尔、克虏伯、MAN、戴姆勒·本茨、梅赛施密特……
既然《租借法案》中止执行,远征欧洲的代价就由战利品补偿吧,特别是那些无法计算价格的技术人力资源。
中央军委在这一点上眼光深远,早早就作出布置。日前赶赴欧洲的恩来同志为此长谈一夜,还反复电话叮嘱。
再说,取之于敌,为我所用,改造战俘--早在工农红军时代就成为传统了。甚至有敢于把敌军电报员改造成我军机要干部的成功事例……
不出所料,国军没忘记这里。可他们致命弱点是动作迟缓、效率低下。在德国学习过装甲兵的蒋纬国中校,落在了半路出家的林彪将军之后。
回到驻地,眉飞色舞的许光达师长跑来向林总汇报:
昨天在捷克受降区,俘虏一批德国飞行员。其中有个他的"长沙老乡"价值不斐。那俘虏是个少校飞行队长,名字么,--叫做,埃里希·哈特曼。※
※ 哈特曼 1925年3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长沙,1929年7岁时离开。他是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确认纪录为352架。空前绝后。
(497)
亚德里亚海北端,第里雅斯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