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所需后续兵力问题,朱可夫同志负责组织。铁木辛格,和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继续负责监视欧洲。"
(529)
下午一直没说话的卡冈诺维奇这时轻轻地问道:
"斯大林同志,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考虑……用中国共产党人和他们的军队打击蒋介石?至少可以配合我们?"
斯大林心事重重地放下烟斗,转头看着米高扬。米高扬低下了头。
"这正是我们的心病所在。现在的中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政党。他们从起家时就掺杂了太多的农民成分和农民意识。前几年我们忙于卫国战争,没有关注这个党的彻底改造。我们培养的干部没能在他们的中央占据主流或者核心位置。现在,对于我们多次诚恳的、绝对有吸引力的建议,毛泽东和他的政治局一直没有给予正面答复。"
"我觉得,他们好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铁托……"莫洛托夫喃喃道。
"某种意义上,比铁托更危险。"
"那么他们能够保持中立……作个旁观者么?"
"我们给了他们明确提醒和警告,至少要求做到这一点。"米高扬分工负责同中国共产党的联系。
"那么他们能够做到了?"卡冈诺维奇再次问。
"不能这样想,"斯大林摇头,"要从最坏处作准备。中国现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个党有成为敌人的可能。必须严密监视。"
"他们不想借此机会打倒蒋介石,夺取全国政权吗?"
"缺少民众支持的政权难以巩固。他们比我们……更讲究人心向背。"
"据我观察,他们过去还是很会作群众工作的,怎么在这个问题上连这点民众基础也没有了么?"
"不一样了。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了。现在认为我们是--外族入侵。"
"建议提供物质援助。我们,还是可以挤出一点武器--现役的、甚至是先进的,而不是以前那些过时的--支援和装备他们。"卡冈诺维奇负责国防工业。
米高扬摇头。"试过了,他们没有表示出兴趣。"
"哼!美国。美国到底给了他们些什么?"伏罗西洛夫愤愤道。
"情报现在不准确。总之多于我们,也可能远远多于。他毛泽东访问了美国,却没有请求访问苏联。"米高扬说。
"这样说来,这次作战岂不是变数很大?留有这么一个不确定因素……我们还能排定那些准确的时间表吗?"卡冈诺维奇存有不安。
"我们这么伟大的红军,总还不至于让天平失衡吧?"米高扬具备信心。
(530)
斯大林灵活地转动一下手中的烟斗:
"对于这个不确定因素,方针就是:力求配合,争取中立,确保无害。需要密切监视。前两点米高扬同志再作工作。第三点,"斯大林抬起头:
"科涅夫同志?"
地图前的科涅夫元帅拿起指示鞭:
"我来汇报一下军事上对于--对于华北民主联军的准备。现在基本就绪,并且我们有时间。从双方地理态势上看,满洲,是个适合向心突击作战的地形。情报说,目前对方只有70万军队在满洲,其余大多在回国的路上……"
他讲了15分钟,然后回答了20个各种细节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掌握中共动向,以便下决心?"最后一个问题是莫洛托夫问的。
斯大林把目光转向贝利亚:"拉甫连季·巴甫洛维奇?"
"这一点我来负责。"贝利亚胸有成竹,简洁答道。
散会前,贝利亚轻声问道:
"最后一项,斯大林同志,就是那位……毛岸英上尉,已经安排他们到了赤塔。下一步?"
"按照原计划,送回沈阳。"
"可是斯大林同志,这本是一个重要砝码,或者说,一个很好的、可以充分利用的人质……"
斯大林不耐烦地挥挥烟斗:"我们不搞那一套。不在道德上留下污点。"
"好吧。那么相信他--会用他在苏联的见闻,影响他的父亲。"
"对,应该相信年轻人的觉悟。道义上我们不能输分。"
531)
1946年5月3日。乌苏里江。虎林,虎头要塞。
这里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时期,关东军为抵御和进犯苏联,强征中国劳工,修建的一系列钢筋水泥结构的、坚固的大型筑垒地域。
这样一批要塞沿着乌苏里江和黑龙江3000公里的国境线重点分布,从东段的东宁、绥芬河、虎林、富锦,到中段的黑河、呼玛,一直到西段的海拉尔、满洲里,共有几十处,坚固程度不等。
抗战胜利后,华北民主联军陆续从日军、或击溃日军的苏军手里,接管了这些要塞。但因为过去并非主要备战方向,进驻的只是一些低级别的边防守备队,武器则是日本留下的旧式火炮枪械。
随着边境气氛紧张,驻守兵力换防为第三兵团要塞旅。
纵队副司令兼旅长胡奇才准将,近来不断接到前沿哨兵报告:江对岸苏联小城达利涅列琴斯克附近的铁路线,日夜不停地奔驶着列车,十分反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