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捷缅科曾因贝利亚事件受到株连。他制订过1950年金日成进攻李承晚的作战计划,和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的完整计划,均得到流畅执行。
年青时的什捷缅科
"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全军欢迎你!"科涅夫张开双臂并把他迎进司令部大厅,随即向他介绍当前战局态势:
--两周里,西路、北路进展顺利,突破边境筑垒地域、大兴安岭和松花江阵地,正向哈尔滨和长春发展。
--东路不顺手。因为长白山地形复杂、森林众多,加之对方利用日本时期修筑的坚固要塞,顽强抵抗,目前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突破。
"可惜啦,梅列茨科夫--这个'机灵的雅罗斯拉夫人',在芬兰就取得丰富的森林战经验……他去虎头前线视察,敌人在达曼斯基岛,发动了一次火箭炮覆盖的夜袭,结果他周身皮肤被大面积烧伤。"元帅感慨着。
梅列茨科夫
"搞不好,那火箭炮还是我们当年提供的,1944年,我们给过他们一两个团。"什捷缅科判断道。"那么元帅同志,敌人抵抗的情况怎样?"
科涅夫回到座位上。"目前除各别地段,总体上不堪一击。他们坦克不多。在大平原上没有还手能力。这在中亚和蒙古方向得出过证明:中国名将,什么'镇西、平北大将军'--胡宗南傅作义之流,不是当了俘虏,或者落花流水么?哈!大体差不多。预计一个月,我们可以推进到沈阳。"
什捷缅科点点头:
"路过伊尔库茨克时,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告诉我,中路,后贝加尔方面军也攻克了张家口。只有巷战中,敌人才能顶住坦克进攻--他们使用缴获德国人的'铁拳'。我怀疑他们仿制了。"
"一定是,否则数量不会那么大。这是抵御我们的主要兵器--他们的士兵藏在树洞、草丛、水沟或者单人掩体里,用这类东西向我们射击。"
"麻烦大吗,元帅同志?"
"不算什么,骚扰而已。"科涅夫摇头。"有点麻烦的是飞机。我们战略轰炸能力有欠缺,空袭他们城市的多数还是低空战术飞机。敌人使用那种缠斗性能不错的'野马',我们有损失。另外他们的地面防空炮火--保护城市的那些,也超出原来预想。"
"这说明他们在欧洲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学了点技巧,还带回一些武器。"
(560)
科涅夫给新参谋长的奶茶里加上方糖,交谈继续:
"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统帅部和斯大林同志的意图--或者说我们整个这次作战的意图,有什么变化没有?"科涅夫犹豫一会儿,问道。
"没有改变,元帅同志。还是打到对手愿意谈判为止,但又要速战速决。"
"可这两者是有些矛盾的。"科涅夫指出。"我这么理解:只有大量歼敌,才能使敌人无力还手,最终签字。"
停了一下他继续道:
"可敌人如果龟缩回去,我们没抓到他的主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岂不难以完成战略目标?要知道他们幅员也够辽阔。德国或日本这一点上不能比。虽然他们军队弱,可'牛皮糖'战术……"
"我想,元帅同志,您能领导我们捕捉到有利战机。"什捷缅科鼓励道。
科涅夫踌躇着,挥一下手臂,表示自信。并再次问道:
"你从莫斯科来,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我们西部国境线怎么样?会有行动么?那边,对我们才有决定意义。"
什捷缅科:"西边目前安定。罗斯福曾向斯大林同志承诺,美国将在两年之内撤出欧洲※。那么我们可以等待。这是目前我们政策的基点,也是远东行动的最好机会空档。"
※此说法见于雅尔塔会议记录。
"可罗斯福不在了。这承诺还有效么?目前的迹象……"
"元帅同志,你似乎希望对欧洲动手?要知道我们自己也需要休养生息。"
"明白了。"科涅夫颔首。"另外,我一向觉得,中国的长城一线,就是我们行动的中止线。莫非我们这次……有什么明确的土地目标么?"
什捷缅科(大将时期)
(561)
什捷缅科想了想回答:
"据我所知,斯大林同志没有土地要求。除了蒙古必须独立,最多考虑过租借大连深水不冻港。……倒是贝利亚同志说过,条件成熟的话,实现新疆和满洲独立,这样我们与中国之间就有足够的缓冲带,以后可以不必直接发生冲突了。若是满洲、新疆打算加盟,我们也不拒绝。苏维埃阵营逐步扩大。"
"这样的话,扶植当地政权就是必要的了。我们不可能永远替他们守卫边界吧?现在看来,敌人退入长城以内,其实最好。"科涅夫道,"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战线,方便守卫。如果一定要歼敌主力,三个月恐怕来不及。办法一是宽限时间,二是增加兵力。"
"西伯利亚铁路状况,运力上有一定限制。这才是我们掌握时间、兵力的基本计算理由,元帅同志。所以兵力上,不能完全从自己这边打主意。"
"你是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