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杰米还帮助周恩来结识了另一个杰米: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
小罗斯福准将本想在上个月25日实现他更进一步的愿望--领着中国朋友赶赴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去看看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核试验。因为离那儿不远的马金岛环礁是他的卡尔迅突击大队,向当年风头正健的日本人发动第一次陆地反攻的地方。
周对此也颇有兴趣。可是由于种种限制,终于没能成行。
几个月来,周恩来守候在旧金山,协助病重的史迪威将军处理"史迪威基金会"的日常事务。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基金会已收到包括世界各地华侨捐款在内的一亿多美元。加上华北自治政府的土地和矿产开发信用担保,这个基金会短期内成为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基金会之一。
周恩来被华人基金捐助集体推举为理事长,因而成为史迪威上将的合作者、基金会两主席之一。
基金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史迪威和周恩来两个都是效率感极强的人,手下也多是精明之辈。它的采购队伍由拥有丰富后勤、军械经验的前军方背景的退役校官群体组成,年富力强,阅历和能力均属上乘。
干练的小组里人手并不多,但效率、状态和薪酬,都远高于五角大楼那些领联邦薪水的在职官员。
(670)
福莱斯特部长这次接受了周恩来的反复劝说,终于同意把那艘"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拯救出比基尼环礁的试验靶船队伍--反正状态更差的废船还多,不愁候补替换--例如日本那条未完工的、倒霉的"信浓号"等等。
如果中国人能使"独立号"这艘具有光荣历史的"老舰"延续它的光荣,海军部长乐得成全。
"独立级"远眺
拗不过基金会里那群陆军背景的老朋友以及小罗斯福的软磨硬泡,部长还把已下令封存的2艘"亚特兰大级"防空巡洋舰--圣迭戈号和圣胡安号※,一并作价,3条船按照重量,以每吨50美元的高等级废钢价格,卖给了史迪威基金会。
圣胡安号
反正这一级4艘船中的2艘("亚特兰大"和"朱诺")已经战沉,同级舰型不再生产,改良型"奥克兰级"业已服役。因此"落单"的这一级迟早也要解体,这一处置顺理成章,没有引起风波。
※史实是,两舰于3个月后的11月4日被封存,后解体。
福莱斯特向周恩来介绍说:总统和国会正在酝酿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国防部,来把全美军事力量统一起来,或至少使之置于统一指挥之下。
这位美国第一任国防部长候选人,这样评价这次统一进程:"美国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的使命,就是毁灭国防部。" 它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庞大怪物,无法对其实行有效控制。
由于遇到周恩来这样一位专注倾听、反应机警、又有礼貌的对话者,福莱斯特今天谈兴勃勃,交流了不少过去他来不及系统表达的观点。
象政府中很多人一样,他面临着战后由于一时不适应而普遍产生的困惑。
(671)
大战结束后,福莱斯特曾表示,美国海军有能力、也愿意接过孱弱的皇家海军的责任,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开创海上稳定的新世纪:
一种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即上一个百年--1815年至1914年英国统治下的和平的继续。
但此时美国,正在经历一次不断出现的、强烈的反海军主义的冲击。
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共有1190艘大型作战舰只、1256艘两栖舰艇、41000多架飞机,300万现役人员,比皇家海军和英联邦全部海军的总和还多一倍。
但复员立即开始了。尽管在某些议员看来,复员过程拖得很长,实际上却进行得很快,很有效,很彻底。以致一年后现役海军只留下267艘大型舰只。
海军正应了那句老话:物极必反。
轴心国舰队已摧毁。海上没有象样的敌人可以交战。至于中苏战争,不论残酷程度如何,在美国人心目中,那还是一场遥远的、局部的、陆地的边境冲突……
海军部长忧虑着他的海军。它为打赢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却岌岌可危。海军痛感人们忘恩负义,正在为生存而战,其中并非不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强大的敌对海军为它提供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周恩来提起中国一句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福莱斯特会意点头,认为这是哲理。并继续表述思想:
"此外,还有'炸弹'带来的可怕希望。
"在原子时代玫瑰色的黎明中,核武器似乎完全排除了对战列舰、航空母舰这类过时武器的需要。比基尼环礁的水下爆炸,激起直径半英里的水柱,蘑茹云直径达2英里,用作试验的73艘废军舰,迅速沉没或严重毁损。
"人们模糊了解到,原子战争的危险要比常规战争危险大得多;人们还看到,苏联,或许还有别的国家,正试图填补德国和日本留下的势力真空。"
福莱斯特认为,苏联在1955年以前拥有核武器的希望很小。美国将在十年里享有和平、繁荣以及绝对的安全。而1955年,他希望原子能委员会能达成一项除和平目的外,禁止使用核力量的协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