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必须想好步骤,乔治。实际上,风险已经反复分析过。总统也支持--派出卡尔迅本身足以说明。"
"不确定的就是路线、谈判和适当妥协、以及如约的实施。"马歇尔沉吟。
史汀生部长
(62)
陆军部长在草坪边站定,倒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评价。
"嗯。那个思路相当大胆,出人意料。看来这个卡尔迅倒是不乏勇气,下次我想见见他。虽然他……是个海军人员。"
"他现在接受陆军领导,部长。"
"是啊,他首先是个美国军人。你考核过他,乔治,这人综合素质怎么样?"
"一个老行伍。虔诚的基督徒和理想主义者。上次大战前16岁虚报年龄参了军--因为个子高没有被识破。1919年是炮兵军官。1931年在尼加拉瓜清剿过游击队。服役25年以上,当过基层指挥官、参谋军官、警卫军官、情报军官、总统侍卫队长、突击队长。去过中国五次。"
"五次?什么时候?"
"1927、1933、1937年这是公职,每次两年左右。1940年是自费去的。现在是第五次。总共在那里呆过七年以上。会讲一些中文,可以阅读。"
"这个好。语言问题不会过于影响沟通,有利完成任务。其他呢?"
"受过完整军事训练。当过报刊兼职记者和评论员,还出过几本书。"
"嗯哼?有那么点文武双全的意思?并非科班?"
"并非科班。但从军后上过短期军校,军事效率课成绩突出。受过飞行训练。有意思的是,前年他曾辞去军职。"
"辞去军职?为什么?"
"因为身为外交人员--助理武官,过度宣传抵抗日本、支援中国。被日本外务省提出抗议,惹起纠纷;遭到他上级的申斥和限制。于是一怒之下辞职了--放弃就要到手的军阶晋升也在所不惜。他说,就是要自由地把真相告诉国民:日本很快即将对美国开战。"
"说对了。果真不就开战了么。"史汀生摊开双手。"小伙子有点性格啊。辞职?一个唐吉柯德?不过我喜欢。"
"1941年被陆战队召回。受命组建突击大队,一个加强营的规模,研究特种战术。他约束部队的口号叫做'工合'。"
"工合(Gungho)?什么意思?"
"意味着一种协作精神吧。是个中国词的缩略语。"
"嗯,这也没什么错。还有?"
"他的师长报告,他在这个突击队里尝试中国八路军的管理方法。搞什么官兵一致、同吃同住等等,还有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的军歌里面有一首《游击队之歌》,他书里整段引用那首歌词。"
"那书,你读过?"
"为了全面考核。"马歇尔点头,"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共产党,将拥有中国的未来。"
"啊哈?他真的这么想?"史汀生喃喃道。"对中国着迷了。"
"确切说是对那个共产党,对那种不同的治军和作战方式。小罗斯福是他的营参谋主任,每周要给士兵们作一次'国际政治形势报告',还要召开'民主生活会'--这也来自八路军,现在成了他们突击队独特的制度。"
史汀生皱眉头:"这,不会乱了套吧,有点走火入魔?"
"小范围尝试暂时被许可,因为战争缘故。但他的上级时常表示不满。"
"他的兵--我是指他所带的部队,战斗力如何?
"选拔的。第一批通过考核开赴前线。尼米兹将军倒是十分认可。据说被称作'尼米兹专用部队'。"※
"这就是了。别的不重要。那么,总的来说他是那种……身体力行的人?"
卡尔迅在给自己部队作报告。
"至少目前这个角色是胜任的,除了他的政治倾向。这是个具有战斗精神又讲究作战技巧的典型美国军人。虽然我还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最好的军官。"
马歇尔很少这么一口气讲解,除非在会议上讲解美国战略。现在他收住话头,注视着年迈的战争部长。
※卡尔迅突击队被尼米兹用于最早的反击。
(63)
"我知道。你心目中最好的军官是那个约瑟夫·史迪威。呵呵,乔治啊……"史汀生慢悠悠地揶揄道。
"您不认同,部长?单就军事业务本身来讲?至于其他,那很多不是一个军官的责任。"马歇尔急急辩护。
"行了乔治。你知道我是赞成你的。史迪威……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毫不犹豫地临危受命。在将军中还没有第二个做到这点。自视甚高的德卢姆怎么样?一听说不会派美国部队,马上拒绝了。即使麦克阿瑟,也不会不提条件。只有史迪威二话不说。派出他的时候是我找他谈的话。※"
马歇尔静听部长评价。史汀生继续:
"这种责任感,这种不畏逆境的品格,是军人的第一素质。优势兵力、顺风仗,谁不会打?逆境才见真性情,这是个有肩膀的人。这就够了。至于军事能力,你是内行,自然比我清楚。"
"他本是我们非洲远征军司令官的第一人选。已经由他起草《黑色计划》,就要出征了……现在却困在缅甸,不得施展。"马歇尔惋惜地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