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斯塔科夫大尉在紧急警报声中醒来,急忙穿起衣服,跑出营房。
头上传来隆隆马达声。经验告诉他威胁来自天上。抬起头,熹微的晨光中,果真发现了成百--不,成千的伞花。
一会儿,开始有探照灯的光柱对着天空乱晃。稀稀拉拉的炮声迟缓地响起,但完全没有目标。
这些接管防空的"满洲人民军"怎么素质这么差?基本的瞄准都不得要领!简直如同内奸。
大尉一边集合队伍,一边咒骂着完全无效的防空。
他想,机场要失守了!光看降落伞,就知道敌人兵力至少比自己多三倍……
还没等他向睡眼惺忪的部队发出口令,就听见猛然一阵巨响,两公里外的师部方向腾起一片火光。爆炸声连绵不绝于耳,像中国人节日里的烟花爆竹。
舍斯塔科夫明白,3号军火库被引燃了。上个月,本营就担当那里的守卫。师部离那儿很近,看来凶多吉少……
(741)
大连港。6号码头。
两条"民生"油轮--202、203在此靠泊,又是15200吨燃油到港。
主管后勤的副总司令贺龙,乐得合不拢嘴。
他亲自督运着卡车把一部分桶装油料转移到火车车厢,又跑到日占时期修建的油库,亲眼看着油管与油罐的接口固定好、油泵启动、存油指示表节节上升,这才让空军后勤部长曹里怀准将,跑去给辽阳空军司令部老聂打长途电话。
这是船王卢作孚渡过"担保危机"之后的第一个回报。
贺老总嘱咐港务局--向"民生轮船"发放优先进港、优先卸货、优先配货的证书。
华北空军得到这次油料充实,于是又一次对苏联赤塔东南铁路枢纽卡雷姆斯克耶举行大规模空袭,一周内出动了数百架次,迫使那里的修复再次停工,几座铁路桥梁也被再度摧毁。苏军向远东增兵的计划于是再次受阻。
科涅夫元帅为此扼腕长叹!
但由于苏军新调来赤塔的一个空军集团军的强力反击,华北空军出现了25%的高战损率,损失了将近20架B17和31架B25。轰炸,不得不在第四次进行后暂停。维尔西宁空军上将脸上终于出现笑容。
华北空军攻势暂时被遏止了。
1946年9月,双方都在为自己远程空袭力量不足而苦恼。
(742)
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
日前,这里为巴顿将军举行了葬礼。
这位美国战争英雄的意外身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专门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公布了第一轮调查结果:
酒后肇事的卡车司机在车祸中当场毙命,但现场搜集到的证据表明,事故发生时在卡车驾驶室中还有另一个人,至今不知去向。
这就使这场车祸变得扑朔迷离,引起纷纷猜测。
还有报纸把它和前不久苏联前任大使李维诺夫在塔什干的车祸身亡联系对比,试图诱导人们去推论它的潜台词。
《塔斯社》随即发表声明,指出,这是别有用心。
巴顿将军被送入医院抢救时,弥留中留下遗嘱:"请照顾好毕阿特丽丝……请转告乔……请打理好我们的基金会……"。
病中的史迪威,再次遭受痛苦的巨大打击。他怎么也想不到,生龙活虎般的巴顿,竟会先他而去!
他不顾医嘱,坚持飞到首都,坐在轮椅上参加了葬礼。并挺着瘦弱不堪的身躯,向巴顿将军生前友好,发表了3分钟的演说。
最后他声明,基金会将正式改名为"巴顿-史迪威基金会"。
西点军校校长,马克斯韦尔·泰勒少将专程赶来参加葬礼。并始终亲手推扶史迪威将军的轮椅。
葬礼的高潮是另一具轮椅的到场。
年逾86岁、在军界享有盛誉的"铁锤"将军、合众国特级上将约翰·潘兴亲临葬礼。为他推扶轮椅的是马歇尔五星上将。
这位多次提拔过青年巴顿、并曾就1916年巴顿擒杀一名显赫匪首而向全军提出过表彰的老将军,久久地注视棺木,只说了两句话:
"我想知道,是谁杀死了我的乔治。"
之后,马歇尔推他来到灵柩前。抚摩着巴顿的遗像,老将军喃喃地说起他在二十九年前法国战场上常说的一句话:
"巴顿。小伙子。好样的。"
"铁锤潘兴"老泪纵横。继续低声自语着:
"睡吧,乔治。睡吧,男孩。……我,为你祷告。"
(742)
洛杉矶。好莱坞影城。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表示了深深的负疚--将军是从座谈会后离去上路的。他们如果周到些的话,本可以护送将军驶上高速公路,那样或许避免这场遗憾……
华纳公司宣布,将开始筹拍一部新的大型全景战争影片:《巴顿将军》。
并把成本外的全部收入,投入"史迪威-巴顿基金会"。电影巨头的盛举引起媒体又一轮广泛报导。
从旧金山赶来的中国吊唁者乔冠华和龚澎,代表周恩来,向华纳影业公司赠送了几组卡尔迅和巴顿将军在中国生活、战斗的现场记录影片,和一些珍贵历史照片。并提前向华纳公司预定了300套他们的电影拷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