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非也非也。是委员长的学生,林彪的思路,另一个准学生,粟裕的手笔。"
蒋介石忽然满怀惆怅,感慨地,望着已经枝叶参天的清樟林。
(779)
阿穆尔河入海口小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普里卡耶夫上将的指挥部,从1000公里开外的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迁移到此半个多月。他的东路攻击群早已分解,第五集团军加强哈尔滨方向,第一集团军则转移过来,争夺萨哈林。针对长白山区的攻击扫荡,已经名存实亡。
三天前,在他坚持下,对萨哈林岛的争夺暂时中止。
部队伤亡实在太大,得不偿失。
鞑靼海峡的夜间强渡,在对方照明弹和探照灯下暴露无遗,那些临时征集、不合用又缺少防护的民船商船,完全经不起来自舰艇和陆地的炮击,几乎一半兵力就折损在鞑靼海峡冰冷的海水中。
上岛的另一半,也始终不能巩固住一块有效滩头阵地--敌人兵力有两个满员纵队、8万人之多,自己用于反攻的4个师才不过3万多人,明显弱势。
勉强上陆的步兵完全缺少重武器,以至于敌人那些笨拙的"水牛"、甚至"鸭子"都可以靠着两挺机枪就敢逞威风。
火箭筒没有运上去,红军战士们只好重新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这种老办法,最终当然败下阵来。
与这支过去看不上眼的土八路交手,怎么越来越感吃力呢?普里卡耶夫把这种体会上报新任的叶廖缅科大将。
萨哈林岛陷落,使苏联远东滨海边疆区的弱点暴露--漫长的海岸线缺少守卫,很容易遭受优势兵力攻击。没有海军,上千公里的防线哪里是重点?
兵力分散的每个据点都可能成为敌人突击的牺牲品。
敌人果然就这样消耗我们。
前天那个邓华纵队就对苏维埃港南部200公里的叶金卡小镇,实施营级规模的突袭式登陆,吃掉苏军的一个守备连。等援兵匆匆赶到,敌人已经撤离,坐上登陆舰跑回萨哈林岛。
今天凌晨是北边的木尔库姆,又是打了就跑,我们损失一个营。
这种零打碎敲是他们惯用、熟练的游击战法,可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日常消耗--15天里就出现近万人的减员。
残余的那点海军航空兵尤其不争气。
他们在敌人的"海盗式"面前一筹莫展,常常给对方充当靶机,连5:1的交换率都拿不到。而有战斗力的第10航空集团军又根本顾不上这里。
普里卡耶夫上将在远东先后呆了10年,现在是他最感痛心的两周。
(780)
庐山,憩亭。天色逾午。
马歇尔没有深究蒋、毛之间那段小对话,回到他的主题:
"关于军队作战效能,我不应对中国军队提出更多评论了。我的总体感觉是,比起四年前,这支军队的能力和效率明显提高,视野已经开阔,对现代战争的规则和特点已经初步把握。相信它将步入一支强国军队的行列。一个不很重要的建议是,你们的军校在方便时,可以开设军事效率学课程。会有好处。"
"这个,不但要开课,而且欢迎将军给我们派来教官。"
"阁下,我此刻只是退役上校,这些是私人评价和建议。"马歇尔看看手表。
"最后一个建议--可能也是你们关心的问题:尽管战争剩余物资价格会便宜很多,但它不意味着等同于《租借法案》,所以要付钱。此外汽油粮食和药品,也还不会折价处理。那么就是,购买这批物资的经费,从哪里来?"
宋美龄翻译完这句话,两位倾听者都变得神情专注。
毛泽东熄灭香烟,缓缓道:"中国连年战祸,百废待兴。这方面确有实际困难,将军也许是了解的。"
蒋介石也在皱眉盘算:"我们筹集到的点点经费,除了应付战争,还有战后大量恢复工作……"
马歇尔点头。"我想到了。因此,开辟一个新的财源是迫切的。我的建议就是:你们可以有效利用战争赔款。"
"战争赔款?可是将军,战后和平会议还没有召开,盟国之间也还没有就此商定哪?"蒋介石感到诧异。
"但这是迟早会有结论、可以期待的事情。根据中国在战争中的贡献,她理应享有战败国赔款中的合理部分。那么你们可以用部分应赔款数额作为抵押,以政府信用担保,向美国政府和政府指定的银行,提出申请。"
马歇尔停顿一下又说:
" 政府之间的借贷是常有的事。例如去年,英国政府就向美国借贷了43亿美元,用于解决他们在《租借法案》中止后的经济危机※。这是个巨额数字,也为你们提供了参照系。"
※史实,该项贷款2006年才还清。
听众屏息静气,微微颔首。
"因此,操作的要点是,额度适当控制,要与需求相符。我想20亿美元这个数字具有可操作性;利息支付可以略高,但不过分;年限应该足够长,我想四分之一世纪--25年比较恰当,因为你们的本金到那时,战败国也许才能还清。"
听众们眼睛渐渐发亮。
(781)
"此外,建议你们只使用日本一国应赔款数额的一部分就够了。不要去涉及欧洲--那样会使事情复杂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