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脱离第10航空队,扩编为独立的美国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准将担任指挥官,同时,兼任新组建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队长。※
中国空军,就此开始迈向现代化。
早在1941年7月26日,罗斯福就曾经宣布,用500架飞机装备中国空军。这一计划陆续付诸实施。
到1942年下半年,又加快了装备中国空军的步伐。
美国在把飞机转往中国的同时,还在印度的卡拉奇创办了飞行员学校。1942年底,训练完毕的飞行员,驾驶着370架美国飞机回到广西、贵州等前沿地带,使中国空军得到切实加强。※
这批飞机包括B-24型重轰炸机30架;P-40驱逐机82架;P-66驱逐机84架等。中美空军混合大队在数量上已对日本在华空军占有优势。
(227)
陕北,黄土高原。
这期间,延安旧机场也整修完毕。并扩建为2条跑道的野战军用机场。
延安动员数万军民,用原始工具--铁锨、镐头、碾子、石头辘轳等,忙了整整一个冬天,以此迎接"空中英雄"杜利特、李梅部队。
美国陆航第316联队从苏北白塔埠机场撤回后,就留驻延安机场,继续执行对华北日军据点和"满洲国"工业城市的打击任务。几个月来,大连、鞍山、奉天、汉城……陆续吃了他们的炸弹。
这就逼迫牢骚满腹的中菌盛孝中将,抽调南方本来已不充裕的航空兵力,来应付北方的天空。
柯蒂斯·李梅现在是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只有36岁。他以对飞行员严格要求和无情训练而著称。脸上很少笑容;但每次轰炸他都亲自带队。
"他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不成功"--这是人们的评价。
李梅担当316联队指挥官的使命,又继续了三个月,才由霍华德上校接替。
在他调任新职告别之际,应邀访问了延安枣园,并得到毛泽东主席的礼物:一幅丝织的工艺品。
李梅将军回忆道:"我们双方的关系如同这丝绸一般,光滑柔顺。"※
※李梅原话。据卡特《延安使命》,与毛泽东互换礼物是1945年。
从四月起,永坪炼油厂已能为该联队提供燃油。
驻勤延安机场的316联队是由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各2中队混编组成,共有76架飞机,担负着综合任务。
对于美军飞行和地勤人员来说,唯一的不便,是生活比较枯燥。于是杜利特将军派人给他们运来一批好莱坞电影,以及战争新闻纪录影片。
电影屏幕悬挂在草场边支起的木杆上,每到晚间露天放映,吸引得附近居民也跑来观看。这些令人大开眼界的新奇玩意儿激发了封闭地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望,大洋彼岸的一切都让老百姓感到新鲜。放映电影的时分常常就像延安军民的集日、乃至节日一般。
为方便看电影,还流行起一种便携式座凳--马扎。后来,因为形状类似,山头上的警戒雷达天线也被人们简略地称为"大马扎"。
这时的雷达还没有正式名称。英国人一直叫它"空中截获(AirInterception)设备"。直到1944年春天,美国人才确定了"reder(雷达)"这个名字。
在第316航空联队,"大马扎"的名声反而比"雷达"更响亮。
(228)
冀中平原,白洋淀。
泰勒机动巡视小队的吉普车给这里的游击队送来20支"巴祖卡"火箭筒。他还亲眼观察"端炮楼"的过程,以验证卡尔迅制定清单时的执著建议。
某凌晨,埋伏在一个县城外围的游击队员,对城墙边一座坚固的三层炮楼实施抵近射击。泰勒带来的射击手打出两发火箭弹,引起了炮楼的浓烟和火苗。彻底摧毁用了4发。
窜出的敌人纷纷倒在冲锋枪火力下。游击队员随后乘吉普车撤出战斗,全过程只用了16分钟。
泰勒准将还了解到前不久战斗中的一些有趣细节:
入冬后的一天,八路军某部武工队,护送数名城里的知识分子前往根据地。路过封锁线时不巧和日伪军两个小队遭遇,双方激烈交火。
鬼子把八路军包围在一个小村庄的残垣断壁之内,架上了两挺歪把子机枪突突突地扫射。但武工队的猛烈还击大大出乎鬼子意外。
忽然鬼子那边枪声停了,墙后用刺刀挑出一顶军帽,唧唧呱呱喊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个翻译官举着铁皮喇叭,扯开嗓子:
"嗨!八路!等会儿再开火!太君有事问你们!"
"呸!那是你的太君。有屁就放!八路爷爷没功夫等!"武工队不客气。
"太君问你们呢--拿的是什么枪?啊?说说吧,没见过!"
这边战士转头问指导员:"狗东西问咱使的什么枪?"指导员趴战士耳边说了句。战士一笑喊回去:
"嗨!鬼子听着!俺这是'朱德式'!厉害的狠!投降吧!"
鬼子阵地嘀咕一阵,翻译又喊:
"太君问你们,换不换哪?我们一挺机枪换四个,啊?公平啊!"
"换?一个换一个,少了不干!"
那边喊过来:"八路!做梦呢吧你们?会做买卖吗?"
"少废话,拿命换吧!狗汉奸,"一梭子过去,那边躲土墙下边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