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另一种历史_铁血熊猫【完结】(89)

  一连串来信都猛烈抨击史迪威,认为那种轻视蒋介石、坚持军事改革的做法,将招来敌意。艾尔索普的观点是,国民党面临着共党颠覆和苏联侵略的双重威胁。华盛顿应允许蒋保存实力,有必要召回史迪威,并解散共产党。

  总统认为,考虑到艾尔索普的物资分配人员的敏感身份,他对史迪威的看法和意见应该有所折扣。

  但毕竟蒋史关系日趋紧张,已呈冰炭之势。如果事态发展到必须在蒋和史之间取舍,看来只能舍弃后者……

  3月里总统在答复马歇尔转来的史迪威来信中,已批评他"在与蒋委员长打交道时所采取的完全错误的方式"。总统告诫说,"蒋既是行政首脑,又是最高统帅,我们不能用严厉的口气同这样的人说话,或是象对待摩洛哥苏丹那样,去逼迫他作出许诺。"

  同时总统要求:"让陈纳德有机会去做他认为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这就是唯一的选择么?罗斯福也并不甘心。他对霍普金斯有所流露:

  "战争的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我们应更多地着眼未来。

  "未来的、与我们打交道的中国,应该是怎样一个国家?不,她既不应该是蒋介石的,也不应该是朱德、毛泽东或者什么人的。而应该与我们有类似的体制、价值观和共同语言……作到这一点,比赢得战争本身还要艰难。"

  这次纷争的结果,以史迪威和陈纳德应召回到华盛顿,参加五月份代号为"三叉戟"的盟军作战会议,而告一段落。

  蒋氏夫妇与陈纳德。

  (235)

  重庆,白市驿机场。

  回国启程的日期到了,4月23日,史迪威上将与陈纳德少将同行。飞机上,两人之间有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史迪威认为:光靠"飞虎队"不能左右战争形势:"真正赢得战争的是战壕中的士兵。"

  陈纳德回敬道:"见鬼了,乔。天上根本没有战壕。"

  ……

  陈纳德与史迪威

  史迪威给夫人温妮写信,告知行程。

  他最担心的驻缅甸部队38、22两个主力师空运到丽水的问题,突然由于英国人大力配合,而在他回国前夕得以解决!

  这使他悬着的心有所放松。

  他明白,韦维尔将军为此派出逾百架运输机,趁着日军缺少制空权的空档,夜航飞了半个月-这并不是他一向鄙夷的英国佬如何发了善心,而恰恰是因为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不希望中国军队在刚刚夺回的、英国的传统殖民地上,以战功为借口,长期赖着不走。

  那么帮助中国、帮助史迪威把军队送上前线,多么堂皇而又顺理成章!

  各取所需吧。英国人善于这么做。也不能完全归之于狡猾。

  中国成语,所谓"两全其美"呢。

  (236)

  这期间还发生一件事,也使史迪威的紧张有所缓解。

  四月里,某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照片,登载的是李奇微将军与一对双胞胎水手--华人陈氏兄弟的合影。

  他们生于新加坡,已有二十余年的水手生涯。两年前被雇佣在日本货轮上,担任大副和二副。

  日军占领缅甸期间,修复了英国人自毁的仁安羌油田和仰光炼油厂,并向本土运送石油产品。雇佣陈氏兄弟的日本船主自愿被军方征用,经营仰光到长崎的航线,运走炼的汽油,运来枪炮子弹。

  盟军在仰光登陆时,俘虏了几条已经半载的日本货船,也包括这兄弟两人。

  扣押日本船主后,在商讨怎样处理这些船只时,史迪威将军的副官,被称为"平可顿"(大侦探)的多恩中校提出一个大胆建议:

  装满货船,物色人选,经过日本控制的南中国海航线,把船开到盟军控制的浙江温州港!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就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史迪威和巴顿都欣赏这个建议。于是两个熟悉航路的华人-陈氏兄弟,便成为故事主角。

  史迪威司令部的夏威夷华人上尉迪克·杨(杨照辉)被派去执行这一任务。

  木讷、质朴的双胞胎兄弟听懂杨上尉的意思后,憨厚地点了头。因为他们答应得太爽快,盟军感到可疑,在船上派出了持枪的监视小组,并在船底龙骨周边秘密安放了炸药,以防万一。

  两条各4500吨、"原汁原味"的日本货轮,加载后,很快出发了。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南海、台湾海峡……陈氏兄弟从容应对,稳健操舵,全无破绽。

  一路上未加掩饰、未遇盘查、未出纰漏,顺利得无以复加、不可思议。十五天后的夜晚,在国军控制的温州港卸货,送来了3600吨汽油、1500吨弹药、2500吨食品、100吨药品和48辆卡车--这超过四个月的空运量!

  专程赶到温州港的李奇微将军热烈地感谢了他们,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惊奇的记者们围住兄弟俩询问,怎样创造的奇迹?

  他们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并无关于"奇迹"的心得。双胞胎困惑地对望着,判断或猜测道:

  "可能系海龙王,或者妈祖?保佑。"

  记者于是问,如何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没有被发现?

  哥哥诧异:"这,不是日本船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