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爱尔兰团结会的全权代表泰勒先生,这位是爱尔兰自由军的最高指挥官赫斯顿上校。”皮尔斯将这两个陌生面孔介绍给夏树认识。
简单的寒暄之后,夏树带着他们从寒风萧瑟的甲板走进温暖的舰舱,但没有去舰尾的军官会议室,而是在军官餐厅一起喝了杯咖啡。
“虽然我们不仇视民主共和体制,但是诸位也都知道,德意志帝国的盟友都是君主制国家。一旦战争结束,我们将会停止对盟友以外的国家提供直接军事援助,这是惯例。”
夏树的语气不温不火,可是话语的内容却不失为赤裸裸的威胁。
面前三人皆沉默不语。
“不瞒各位说,在来之前,我已经为爱尔兰的未来发展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经济方面,前十年我们将每年从德国获得一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五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这些资金将用来修复战争中受到破坏的港口设施、工厂船坞、学校教堂等等,并且保证每一个爱尔兰人都能够吃饱穿暖。军事方面,我将用个人名下的产业与德国政府交换武器装备用于充实国防,这其中包括一批德国现役舰艇,爱尔兰将拥有自己的舰队和航空部队,并将逐步建立完整的军工体系。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对爱尔兰的统一和团结最为有利,国王和议会共同管理国家,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君主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宗教方面,爱尔兰的天主教人口居多,而我个人也将皈依天主教,但信奉新教的民众不应被排斥和敌视,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应该永久休战、团结友爱。”
用英语流利地讲完这些,夏树静静地喝着咖啡,等眼前这三个人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
“我个人非常支持爱尔兰采取传统的君主制,正如殿下所说,这是目前对爱尔兰人最有利的选择,殿下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谋必定让爱尔兰在独立后迅速获得稳定发展的环境。”爱尔兰团结会的全权代表虽然作出了近乎逢迎的表态,但他这句话显然留了半截没说——他个人的意愿并不能代表一切。
爱尔兰自由军的指挥官是个敦实而粗犷的中年人,他高声说道:“在科克成立临时政府,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这些都是共和兄弟会自作主张的决定,从未征求过其他参加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党派意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他们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是建立爱尔兰王国还是爱尔兰共和国,至少要由全部党派投票决定,或者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嗓门大不代表实力强,爱尔兰自由军只是有个响亮的名头,其规模不及爱尔兰志愿军的十分之一,影响力仅限于戈尔韦郡西部和中北部,并与爱尔兰志愿军共同控制戈尔韦港这个重要的出海口。
有德国皇室以及德国海军作为后盾,夏树并不在乎爱尔兰团结会和爱尔兰自由军的强弱,在共和兄弟会的主流领袖们断然宣布建立爱尔兰共和国的情况下,他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合理介入的支点。
皮尔斯为他带来的恰恰就是这个撬动局势的支点。
第140章 曲线策略
英国海军接连败于海战,英国陆军在西线战场牛入泥潭,英国的经济、工业因德国的海上封锁受到重创,英国的国际声望也一落千丈,可病怏怏的狮子对付一头绵羊还是绰绰有余的。正因为英国在爱尔兰的军事力量还很强大,夏树和他的爱尔兰盟友们决定采取明智的迂回策略,新一批运抵爱尔兰的德军部队及作战装备全数在戈尔韦港登岸。紧接着,夏树给爱尔兰的德国远征军指挥官威廉·格里恩茨将军传去密信,要求他以集结兵力夺取利默里克为由,尽速从爱尔兰各地抽回德军作战部队。
历史上,动辄数月的战役屡见不鲜。利默里克战役从1914年11月下旬拉开帷幕,期间德爱联军一度对利默里克港形成包围,随着英国陆军新编第4师和加拿大第3步兵师的抵达,联军被迫后撤,并在利默里克以南阻挡住了英联邦军队的反击。进入12月之后,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倾力投入法罗群岛战役,派往爱尔兰的兵力只有小幅度的增加,而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爱尔兰独立武装也不愿意在利默里克集结重兵,双方由此进入拉锯战。按照德国海军的原定计划,夏树随行的这一批德军部队将在距离戈尔韦百余公里的香农湾南岸登陆,配合在此作战的联军部队发动攻势,德国远征舰队的战斗舰艇也将溯流而上,策应联军再次进攻利默里克港。
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戈尔韦登陆的八千多名德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并不急于奔赴前线,而是不慌不忙地安营扎寨,休整待命。抱夏树大腿的爱尔兰团结会和爱尔兰自由军拉立即得到了奖赏——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装上了他们的卡车,团结会和自由军的武装人员“一夜暴富”,不足万人的部队配发了200支左轮手枪、100支麦德森轻机枪以及20挺马克沁重机枪,而且弹药充足、辅助装备齐全,不起眼的杂牌军摇身一变,立马成为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之师。
得到梦寐以求的武器、弹药、粮饷之后,热血沸腾的团结会和自由军战士却没有被派往战场,而是在德军官兵的教导下进行日复一日的作战训练,一些接受过文化教育的爱尔兰战士还被选去学习火炮操作,编属团结会和自由军的炮兵联队很快组建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