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卫秘事_夜行独侠【完结】(35)

  于是三杨内阁经过紧急磋商,在给太皇太后的报告里说,这次事件不但要处罚那些参与舞弊的士子,更要在朝廷里为皇上立威,而由三法司来执行的话需要走的程序太多,时间拖得太长,不足以产生震慑力,所以请太皇太后以皇帝朱祁镇的名义下令,由锦衣卫出面抓人。

  锦衣卫可又逮着活儿干了,立刻缇骑四出,将编修谢连和监察御史赵全给抓到诏狱里。编修是负责看卷子的,监察御史有监考的责任,把这两个人抓起来,既坐实了舞弊的罪名,又维护了帝王的尊严,加之在外朝大臣看来,锦衣卫威势犹在,可谓是一举多得。

  像这样由内阁曲折下令的事情,在朱祁镇亲政前,锦衣卫还干过不少。由于皇权出现真空,从而被迫和掌握实权的内阁合作,这也是锦衣卫不得已的选择。在权威的三杨内阁领导下,锦衣卫很少出现纪纲时代的恣意枉法行为,并且刘勉、徐恭这两个指挥使也是少有的几个史书上评价较好的卫使,《明史》上说他们"皆谨饬"。

  不过这点好名声并没能持续几年。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十六岁的朱祁镇亲政。此时的朝廷里,老成持重的三杨内阁已经不复存在,杨荣已死,杨士奇告老还乡,只有杨溥依旧站立在朝堂上,可也已经快七十岁,在内阁的权力基本被架空,只是个光荣的摆设而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导政务的是有明一代第一位擅权的大太监--王振。

  朱祁镇刚登基时才九岁,年纪还小,他的奶奶--太皇太后--在和内阁大学士们商量后,决定每天只是象征性地挑出八件事写成奏章给小皇帝过目,他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治国之道,好为将来亲政做准备。

  虽然朱祁镇父亲死了,但他身边的亲人并不少,奶奶、母亲、弟弟还都在,可在他登基之后,这些人一下子都和他疏远起来。母亲这时成了皇太后,不再和他住在一起,要见一面不但得提前预约,还得在一大票宫女太监的包围下隆重地行大礼,再也不能趴在母亲怀里撒娇耍赖--皇宫里的亲情都用问安、行礼、赏赐、谢恩等等冰冷的程序所取代了。

  九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谨守礼法的皇宫给他的感觉却是冰冷和寂寞的。朱祁镇还是个孩子,他需要的情感,真正的亲人们给不了他,他只有从身边最亲近的人中去寻找。

  此时在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无疑就是日夜服侍他的那些宦官了。其中有一位宦官,朱祁镇非常依赖,在寂寞的深宫里给了他心灵上的依靠,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替父亲的人物存在,这个人,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

  王振并非从小进宫,他年少时也曾饱读诗书,但屡试不第,只有靠教书为生。他不甘心就此在乡间埋没一辈子,曾经参与过一些不法之事,被官府判为流放之罪,适逢宫里到他的家乡招收宦官,于是为了逃避流放,同时也为了进宫赌一把人生,一狠心就挥刀自宫,干脆进宫做了太监。

  王振入宫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加上识文断字,又有社会经验,谈吐见识绝非那些从小入宫、涉世未深的小宦官可比,很快就从一众宦官中脱颖而出,被宣宗朱瞻基选为内书堂的教师。

  宣德年间,朱瞻基信重宦官,但苦于那些小太监都不认识字,登不得大雅之堂,于是在内宫开设内书堂教他们读书认字。开始的时候是由翰林学士之类的外臣当老师,后来觉得不太方便,就让宫里识字的大宦官当老师。王振在宫外就当过教书先生,在内书堂自然驾轻就熟,那些小宦官们都对他服服帖帖,尊他一声"王先生",由此更加得到朱瞻基的赏识,让他去东宫服侍皇太子朱祁镇。

  朱祁镇生下仅四个月就被立为太子,皇宫里除了皇帝属他最大,小孩子胡闹起来谁也制服不了--当然也没人敢制服他。朱瞻基见王振教小孩子教得好,就把他调去东宫,看能不能让宝贝儿子学点好。

  第38节:惊变土木堡(3)

  王振倒真有些教小孩子的本事,他不是一味地迁就太子,而是既将太子的生活照料得很周全,又敢对太子的错处明确指出。朱祁镇只是年幼顽劣,并非不可救药,日积月累,对这个"王先生"的感情越来越深。

  朱祁镇其实并不算昏庸,他只是从小生长在深宫里,缺乏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而已,因此对于曾在宫外生活多年,似乎无所不知的"王先生"是打从心眼里的信任。在朱祁镇眼里,自从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周围人都变了,只有王振没有变,还是那个让他又敬又怕的王先生。

  而王振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正统初期,内有太皇太后,外有三杨,他还没法大展拳脚,直到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去世,三杨老病,朱祁镇亲政,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王振既敢自宫进宫,又从永乐朝一直隐忍到正统朝,为的就是逐步接近最高权力核心,现在这一步终于走到了。意气风发的王太监头一件事就摘下了皇宫里太祖朱元璋立的"内臣不得干政"的铁牌,而外臣们胆敢和他对着干的,一律交给锦衣卫处置。

  王太监主政,锦衣卫自然也得跟着换成自己人,刘勉、徐恭太过老实,一直被外臣牵着鼻子走,把个堂堂皇帝私兵变成了三法司的外援了,这怎么可以!

  于是他说动了朱祁镇,将自己的亲信马顺提拔成了锦衣卫指挥使。从此锦衣卫就成了他王太监的左膀右臂,指哪儿打哪儿,当真是得心应手。马顺和王振的配合,史称"流毒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