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位置很安全,不会被敌人发现。可两个人看见鬼子进了山上的洞口,又听见洞子里传出土炮的声音,难免有些担心,于是就离开了藏身之所,向山坡上摸去。
潘晓穿着一件长袍式样的棉衣,爬来爬去的很不方便,潘发说:“你把棉衣脱了嘛”,潘晓就把袍子脱下、搭在肩头。
这时候,洞子里走出了一伙日本兵,前面的三个人还挑着腊肉,这大概是村民们放在“亮洞”里的食物,被鬼子们抢来了。
潘晓问:“发,整不整?”潘发说:“整!”于是就开枪。
两声枪响,有个鬼子倒下去,不知是被打死了还是打伤了。其他鬼子纷纷向潘发和潘晓藏身的大石头射击,两个小伙赶紧溜下山坡、跳过山涧,钻到树林子里去了。
好不容易摆脱了敌人,潘发问潘晓:“你被打中了没有?”
潘晓说:“好像打中了,又好像没有打中。”
全身上下检查一遍,发现搭在肩头的棉袄被打穿了一个洞,两人都说:“好玄呀,好玄。”
在树林里又遇见了两个人,潘命和潘让。他俩也是由于退路被阻断而躲在这里的。
潘让扛着一杆三八大盖,这本来是潘秀辉的武器,因为子弹打光了,就叫潘让帮忙拿着。这虽然只是个做样子的东西,但潘让还是觉得扛在自己肩上十分神气。
潘发总队长白了他一眼,说:“把枪交给潘命,你连猎叉都不敢用,扛大枪做什么?”他还记得潘让在鸡贾河边的窝囊表现,对这小子的胆量很是瞧不起。
潘让只好把手里的新式洋枪递给潘命,委屈得差点哭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石板寨里传出了杀猪宰牛的声音,鬼子们正在洗劫百姓的粮食和牲畜,肆无忌惮地毁坏着村庄。
日军把兵力分成了两个部分,大队人马在寨子的民房里住宿,小部分人在山坡上扎营、担任警戒。
入夜以后,喧闹的山村变得死一般的寂静,鬼子走了一天的山路、又打了几个小时的攻坚战,终于疲倦了、也消停了。可是,潘发却睡不着,他想到山坡上侦察一下,看看能不能与溶洞里的乡亲们取得联系。
这时,树林里有四个人,还有三杆洋枪和七颗子弹。潘发决定由潘晓负责掩护,他自己带着潘命摸上山坡。至于潘让,就让他在原地休息好了,“又不会打枪、胆子又小,带你出去有什么用?”
山坡上有两个鬼子在站岗,他们的眼睛始终注视着“梨洞”的方向。通往洞口的道路被盯得死死的,看来,想要溜进洞去是不大可能了。
山上点起了篝火。透过谷草燃起的光亮,可以看见十几个鬼子横七竖八地躺在谷草上睡觉。潘发和潘命轻手轻脚地摸了过去,发现鬼子兵精明得很,虽然睡着了,却把步枪的背带缠在手上、弹药包也枕在脖子的下面,俩人没有办法偷武器。
转了一圈,发现有棵树底下摆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估计装着什么军事装备,于是爬过去拎了起来。潘命在拎包的时候,看见树杈上还挂着一顶日本钢盔,顺手就扣到了自己的脑袋上。
两个人美滋滋地回到田坎,在石头后面担任掩护的潘晓接过帆布包,打开一看,搞不懂:“这是什么鬼?”
包里装着九副防毒面具,三个小伙都不认识这是啥玩意。
忙活了半天,尽弄来些没用的东西,潘发很不甘愿,决定再去摸一趟。
潘晓的任务还是望风,他十分诚恳地央求潘命:“兄弟、兄弟,记得帮我偷一顶钢盔回来啊。”
“没问题!”潘命答应得挺痛快,好像鬼子的钢盔是专门给他预备的。
可是,这一回的运气就没有上次那么好了。
有个日本兵被冻醒了,“嗬哟、嗬哟”地叫着,一会儿搬谷草、一会儿拣木柴,来来回回地折腾那堆篝火,好不容易把火整大了,这小子却又支起一口锅,“咕嘟咕嘟”地煮起肉汤来。潘发和潘命只好远远地趴着,不敢动弹。
俩人正等得不耐烦。忽然,山下的石板寨里响起了枪声,这枪声惊动了山坡上的鬼子,他们顿时不睡觉了、纷纷爬了起来。负责监视的潘晓看见篝火旁边人影晃动,以为是潘发和潘命被敌人发现了,“叭勾——叭勾”就是几枪,打得鬼子乱成一团。
这一下,再想偷袭已经没机会了,潘发只好领着潘命跑了回来。
三个人把帆布口袋拖回树林,清点战果——弄回来一些没用的东西,却用掉了六颗子弹,有点得不偿失。
潘发一个劲地埋怨潘晓:“有事没事,打那么猛干什么?现在好了,三条枪只剩下一粒子弹,你看怎么搞?”
潘晓却有点不服气:“我打的才不算猛呢,山下的寨子里打得更猛……”
潘发也觉得纳闷:是谁在寨子里头打鬼子?
三个人愣了一阵神,这才发现——潘让不见了!
第三十五章
在石板寨里捣乱的人,是潘让。
先前,潘让被安排在树林里“休息”,队长给他安排的任务是“保管好三件棉袄和两把砍刀”,这让小伙子感到十分郁闷。
其实,潘让并不能埋怨伙伴们“不给面子”。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胆量比不上潘发、枪法比不上潘晓、腿脚灵活不如潘命,再加上鸡贾河边的窝囊表现,人家不带他出去玩也是正常的。可是,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一旦别人真的被别人抛下了,潘让的心里还是很难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