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陈立夫为此丢了乌纱帽
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长,一方面收容、安置流亡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发展培植自已的势力。进行反共宣传。美国指责陈立夫“统制思想”,为此丢了教育部长职务。
全面抗战开始后,陈立夫出任军事委员会经六部部长,由于第六部是由国民党中央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训练部。中央调查统计处和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六个单位合并成的,在合并时大批人员被裁并下来,再加上1936年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常会提议设立,行政院附设的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未派工作的学员,总共有50人需要安置。这时由于北平附近已处于战争状态。大批北平、天津学生南下,这些人到南京后,也需要安置。于是,陈立夫、张厉生以这些人为基础,组织战地服务团,以利用闲散人力,为抗战服务。军事委员会第六部战地服务团共100人,由“诚社”组织者,张厉生的亲信胡梦华任主任。下辖两个大队,每大队50人,大队设大队长一人,大队副一人,每个大队分5个分队,每个分队有团员10人,设分队长一人,分队附一人,团员都享受中尉待遇。
战地服务团第一大队由国民党中央各部裁并剩余人员和训导班未派工作学员组成,大队长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沈亮,大队附为第六期毕业生孙寅。第二大队由北平流亡南京的学生组成,基本上都是胡梦华手下的“诚社”分子,由刘青原任大队长,郭雅云为大队附。
战地服务团的任务为配合国民党军队就地动员民众,联系党政部门协助抗战。其具体工作为对民众宣传,指导民众组织训练,协助军队挖战壕,建筑工事,救护伤员,搜集日军情报以及侦查汉奸等。其工作方式为:以一个大队为一单位,配合蒋军一军或一师工作;或以一分队为一单位,配合蒋军师旅以下单位工作,工作时分为小组,每两人为一组,承担上述动员和组织工作。原计划第一大队沿津浦路北进,配合津浦路沿线军队;第二大队沿平汉路北进,配合平汉路沿线军队作战。
战地服务团两个大队分别在南京市立中学和安徽中学集训1个月,随后,胡梦华放弃原计划,率两个大队一同到达汉口,再转车北上,将团部设于郑州,开始工作。同时扩充组织,建立第三大队,收容从北平,天津南逃的各校学生。
1938年第六部取消后,战地服务团改称政治部直属政治大队,退至豫南一带。1938年底政治部直属政治大队撤销,所有人员都派往各军、师中充当政工人员。
从根本上说,战地服务团并未起到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宣传抗日的作用,但在当时局势比较混乱的情况下,战地服务团对收留流亡学生,使这些人免于失业和流离失所,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1938年1月,陈立夫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离开了他长期把持的国民党组织系统。在他担任教育部长期间,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前期主要是收容、安置流亡学生,后期主要搞反共教育。
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长时,日军在华北、华东都已占领大批地区,同时徐州一带战火又起,从战区和沦陷区逃往后方的中小学生、教师人数极多,教师生活无着,学生无法安置,一时急得教育部诸官员团团乱转,束手无策。这时,教育部官员顾树森向陈建议,把大部分中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分别在适当地区设立国立临时中学,予以收容,对一部分中学教师和一些小学教师、社会教育人员,设立战区中心小学教师服务团,使他们得以继续工作,维持生活。此建议得到陈立夫的支持,他先在河南斯州上集设立国立河南临时中学,专门收容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等省市流亡教师学生,以后又陆续在贵州钢仁设立国立贵州临时中学,在四川合川设立国立四川临时中学,专门收容南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逃亡后方的中等学校教师,学生。后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各临时中学去掉“临时”二字,改为国立中学。陆续在陕西安康设立国立陕西中学,甘肃天水设国立甘肃中学,湖北郧阳设国立湖北中学,陕西洋县设国立山西中学3湖南乾城设国立安徽中学,分别收容各战区陆续退到后方的中等教师和学生。教育部迁到重庆后,陈立夫将这些国立中学,按照成立的先后顺序,分别定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中学,到1942年,共成立国立中学22所。此外还专门设有招收女教师和女学生的国立女子中学,专门招收华侨学生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华侨中学和其它特设的国立中学。
国立中学收容的一般都是流亡后方的零散教师学生,还有一些大学、中学、小学整个搬到后方,但在搬迁过程中,由于人员流散,已不能单独成校,陈立夫便把这些学校,收拢合并,采用战时措施,成立联合学校。联合学校大学、小学、中学都有,其中以中、小学居多,大学著名的有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西南联大设在昆明,西北联大设在西安。
国立中学的设置,包括高中、初中、师范、简师,职业各科训练等。国立中学校长人选,由教育部秘书主任张廷体把持,经费的支配和发放,由总务司长CC分子章品掌握。陈立夫基本上管不了各联合大学,但对各国立中学控制极严,竭力防范各校教师,学生思想左转。为了约束学生,他大发国民党人党志愿书和党证,动员中学教师和学生整批人党或集体人党。为了随时观察学校动向,他极力在各校中发展CC分子,从内部监视教师、学生的动向,有的学校发展不了CC分子,他就派人强行打入,充当教师或学生。有的充当教师或学生的CC分子,既不教课也不学习,整天在学校四处乱逛,查找别人的思想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